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1)

作者

鲜鲜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我们一生中会做很多很多梦。梦之多,梦之奇妙,弗洛伊德大约也想弄清楚,便著书解析。

红楼梦里描写的梦,大大小小三十多个,不算特别多,单从书名来期待一场梦的盛宴,只怕会失望。

弗洛伊德认为梦有显意和隐意。《红楼梦》不妨看成是一场大梦,显意是书中呈现的陈年旧事,碎碎念,可以当成满纸荒唐言,隐意却是飞鸟众投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把辛酸泪。

和人物比,红书中梦的数量不堪,小巫见大巫。红楼人物有九百多,有名有姓七百多,是梦的几十倍。

但这么多人物,也都被一场大梦笼罩,而古往今来,芸芸众生,数风流人物,不也是披着同样的大梦同眠?

鉴于此书是一块石头的回忆,虽开篇就设了终局,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但回忆开启旧事通道,故不妨看作是另一场梦的开端。

假作真时真亦假,碎碎念的被石头镌刻记载,未免不是隐意,未免不是人生虚无中存留的真意。

那石头上几个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虽无名贤德能,却为石头铭记,揽在怀中,仿佛提醒它,山外的世界它走过,她们也来过。

如有幸见到青埂峰下的石头,更有幸见到上面记载的女子,那世界便不白来了。

如这般的女子,世上仿佛没有,只能梦中寻见。

但人生走走停停,有时又仿佛循得到蛛丝马迹,只鳞片羽。

石头终究狡猾,记载得虚虚实实,假假真真,全在于自己去读,用生命读,拚出图来。

杜丽娘踏春园林,方知春色如许。翠柳含烟,芍药吐芳,韶光无限。

春光明媚,大地焕新,让人欢喜,但凭般美妙,又让人生疑与担忧。

丽娘在那里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进入一场美梦的狂欢,扺抗流逝之忧。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2)

▲ 昆曲《牡丹亭》剧照 单雯饰杜丽娘

那边梦开始,这边走来一个女儿。

红书中梦不难理解,梦虽虚幻,但里面能找到现实的对应,即使最离奇的,宝玉太虚幻境之梦,除了梦中对象是“可卿”,让人有些惊骇,别的隐谕暗示,大多可以理解。

和梦比,人物倒有些惊世骇俗。

宝玉衔玉而生,已是离奇,更有行为乖张,《西江月》中就点明了,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石头上的女子,也是各有奇妙。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3)

迎面而来的黛玉,便是一枝仙葩。

春天花开花谢寻常,昨夜雨疏风骤,落红满地,麻木无感的人视而不见,敏感的心却心痛怜惜。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她拾起落花,装进锦囊,想着畸角上有个花冢,可以葬在那里,让它们有个安身之处。

便这样顺着沁芳溪走到了桃花树,遇到了偷看书的宝玉。

杜丽娘入梦前,师傅讲解《诗经》,读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丽娘心弦拨动。

桃花树下,宝玉分享《会真记》,帮收落花,也仿佛撩起前梦。

虽好,却被找来的袭人打断。宝玉去了,留下黛玉一个人,沿着溪流回去。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4)

黛玉,人间无,天上有,只因太极致了,既不合儒家的中庸,也不符道家的无为。她一味追求心中所向,哪怕付出生命。

又小心翼翼地应对世情,她其实远没有人们所想的那样任性。

但她在自己的世界里,又是很任性地,磊磊的书,一挥而就的诗,用自己的姿态飞。

她的葬花,有如做梦,说给旁人听,是要遭笑话的。

宝玉曾被吐槽,和鱼说话,和鸟交谈。

若是黛玉葬花被人流传,他们眼中的漂亮白痴又会多一个。

好在,关注她的,远没有关注宝玉的多。而她,总是一个人悄悄,或在安全的地方,做着这些。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5)

虽然很奇葩,但她身上也有熟悉的味道。

年少的时候,易感,花能入人眼,风能落人泪,生机和死亡在钟摆的两端,强大或弱小,欢悦或悲伤,情绪说来就来。人的心像小溪,清澈透亮,里面有什么,一见到底。

有人认为黛玉像青年的你我,有道理。曾几何时,我们都像她一般,为着心而活,清透,本真,又敏感,又脆弱。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6)

后来,他们走了,她顺着溪流走,梦被扰了,有些郁郁。想回潇湘馆。

过梨香院,墙内传来曲声,起初不经意,等到明明白白的两句飘到耳中,便起了感慨。

外面姹紫嫣红,歌声里留恋不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声音绊住脚步。

侧耳细听,很有同感,原来戏文里也有好文章。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心动神摇。

渐渐入梦。

梦中,她依稀是戏文里闺怨自怜的女子,叹年华似水,青春抛远,无人驻留。姹紫嫣红,可以入土为安,仿佛留住了时间。水般的光阴,也因土的阻断而不流逝了,是妄想吗?埋葬,明年生发,又是一个春天,不是妄想吧。

这个梦做下去,很长很长。长到眼泪从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等到了“你放心”,变得很沉很沉。

正恍惚,香菱打断了它。哦,偏是香菱。她并没有破坏梦境,两个痴人,一起回到潇湘馆,无甚正事,赏绣,下棋,看书。

梦长长。她一直是那个天上来的仙草,写灵气的诗,做诗性的事,当然,也一直熬着药,屋子里飘着药香。

药,为她在人间,将命续下去。

泪,暗洒闲抛,将恩情还下去。这些泪,将她的命又损耗几分。

且将梦做着。一个情梦,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至情至深的梦。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7)

写书人自是深爱青春的,将黛玉永远留在了梦中。张爱玲说,恨红楼未完,其实,若完了,她会失望。弦断,余音袅袅。缺憾如留白,想象无限,念念不忘。

黛玉和宝钗的判词合一,黛有咏絮之才,上天赏饭吃,钗具停机之德,后天修炼成。

两美对比,很多。喜欢黛玉的说她是诗意的存在,至情之人,情之真,之深,让人叹惋。又叹世间少有这样的情情,虽然小性、爱哭,却真,实在难得。喜欢宝钗的赞她修养好,学识高,处世圆融,让人舒服,总是不经意间为别人着想。都说世上学宝钗的多,但其实学成者凤毛麟角,浮躁的世界,哪里找静心修行的人。

对立起来,各说各的好。

又有的说钗黛合一便是完美,两人代表两个极致,两种人生状态。

感性或理性,出世或入世,真的是两端,不可兼得吗?

红书没有作任何明确的解答,两人判词合一,又似是暧昧地暗示不分伯仲。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8)

大观园是个造梦场所。宝钗进了园子,也和往日有些不同。

一日,她追着一双蝴蝶,玩了好一会儿,此时,黛玉往另一个角落葬花,一静一动。

宝钗向来寡言少语,却还有如此生机的一面,让人惊讶。如果找原因,可归结为园子闹的,或者,都是春天惹的祸。

她可能也没料到,生命里还有这样的奔跑,恍若梦中。

其实只要石头往那一亮相,谁不做梦呢?这场记忆便是赐予她们的最大的梦。

早些时候,金玉相逢那一刻起,梦就开始了罢。一场雪飘在窗外,窗内却是少年男女的笑语,盈盈不断。

再到这个园子,春天贴着老式邮票飞来,生机也飞了回来。

这是最好的时光,哥哥的祸事已了,贾府才接了省亲,园子里的他们青春年少。

追上那一双蝴蝶,追上的可有一个未来?

一直追到滴翠亭,体力乏了。欲离开,不经意间听到亭中有人说话。

黛玉听曲入梦,宝钗却驻足倾听后,尴尬欲退。

红书很偏心,让黛玉听到美妙的戏文,缠缠绵绵其中。让宝钗听到一段秘事,当事人是眼大心空的红玉,事情是男女间传递手帕。

生活永远是半梦半醒,宝钗一下子回到了现实,编了个找黛玉的由头,解了眼前的窘迫。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9)

酣梦长长,人最幸福。半梦半醒,最是难受。好梦被惊,有遗憾,再次入梦,不好接续。

在这个园子,最清醒的人最痛苦。宝钗无疑是看得清的那个。为了看得清,也正因为看清,她的居所布置寡淡,她的衣裳半新不旧,她不爱花儿朵儿,虽然她顶了个"牡丹"的名,任是无情也动人。

睡了她会不会做一个繁花梦?醒来四周青帐,头上雪顶,生寒。梦里的花儿都幻灭。

但梦仍是要做一做的,在这个造梦的园子,与这群青春的人。只当片刻欢悦扺一生,一点温情暖一冬。

秋雨绵绵,两个女孩子倾心交谈,话别时,黛玉恋恋不舍。

冬夜,她催促灯下的香菱早睡。

又一个夜晚,她和湘云乘兴拟题,一个又一个美妙的诗题飞出来。

占到花名“任是无情也动人”,却探望挨打的宝玉时怜惜悲感。

梦,温暖,驱散了心中的寒。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10)

人们到了后来,心灵层层上锁的时候,大约已不大与人谈寒凉了。但一点点冷便可让人止步,一点点热也可让人生暖。

宝钗的这个梦啊,从暮年到青春,从青春到白发。

哪里是双峰对峙,分明是一个人,青春梦时,之后醒时。

黛玉可以是每一个青春的人,宝钗也可是每一个祭青春的人。

真真切切做了一个梦的,倒是湘云。

这一天,是四个人的生日。起了宴席,大家热热闹闹的,射覆或拇战。无论哪一个,湘云都玩得不亦乐乎,兴奋中也吃了不少酒。

那一日没大人在场,年青人肆意玩乐。满厅里吆五吆六,红飞翠舞,热闹得不堪。

正火热,湘云却退到一壁。她倒会找好地方,厅外芍药䄄,花正开,她倒在一块青板石凳上,梦周公。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11)

湘云的人生大约是“平凡”的,如果硬要和波折的人生比。

但如她这般的平凡却难得。

湘云健康。黛玉自会吃饭便吃药,一生又都在流泪,至死方休。宝钗有热症,一直吃着冷香丸,等家世败落,吃不起了怎么办?

父母虽早亡,却也免除了一些亲情里的尴尬。探春有亲母弟,却老给她添堵。惜春恨不得不与宁府沾边,怕她这个干净人沾了那边的污秽。迎春有父亲还不如没有,没有便不至于嫁与中山狼,丢了性命。

至于别的,元春享受无上荣耀,却称万众瞩目的地方为“不得见人”。凤姐在贾府有极高地位和权力,却仍需步步提防。

湘云依仗叔婶生活。虽是公侯小姐,却因叔婶苛刻,不得养尊处优,得辛苦做女工。她生长的环境,虽有不易,但养成英豪阔大宽宏的性格,环境应该不会太逼窄。

订的亲事门当户对,终身有托,比薛林等姐妹有福太多。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12)

梦的可贵,大约在于虚幻地成全。湘云的梦,可有所托?

众人找到她时,她正埋身香梦中,花瓣飞了一身,扇子在地上,发边还枕着一包花瓣,用鲛鮹帕包着。

她嘴里嘟嘟囔囔,说着酒令:泉香而酒洌,玉盏盛来琥珀光。

原来梦到的是宴席,吃酒,游戏。将刚才未完的生日会继续下去。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13)

若论大观园玩家,湘云大约算得上。

她女工做得多,想来不逊袭人、宝钗。但这应该不在兴趣范围内,否则,也不会到大观园就玩别的。

写诗作词,她不让黛钗。可惜,元妃省亲时她未在贾府,否则折挂的便不是黛玉而是她了。《杏帘在望》活脱脱她的风格,一派新鲜自然,宛如田野清风。

还好有海棠诗,“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神仙却诉起了忧思幽情,缠绵悱恻不让黛玉。

幸而还有柳絮词,“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豪气是她自己的底子,又挟了点宝钗的肝胆。

敢玩闺阁之外的,扮小子,维妙维肖,烤鹿肉,大吃大嚼,且真赚来了锦心绣口,接下来的芦雪庭联诗,她一人战三美,又赢了。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14)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对于他人的苦,我们都难以体会,对于自己的,却感触最深。

湘云嘱咐宝玉,提醒老祖宗接她回园子。

可见园子里的生活,比自家的自在快乐。

日日如美梦。故而连在梦中,她也梦到与大家推杯换盏。

她梦中所托,实为园子里的逍遥快活。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15)

红书未完,只能从湘云的判词中推测她的命运,再从她的诗句探轶一二。

“湘江水逝楚云飞”,灿烂云霞消逝不见,犹如青春,犹如欢悦,都是转瞬即逝。

难怪她的诗里倾诉霜娥倩女之冷,她如寒夜孤飞的鹤,孑孓而行。

她终究也逃不了那一场大梦。平凡又何为,生老病死、生存环境之约束,人生注定水花四起,做个平凡的人,也着实不易。

好在,红书倒叙,她还能在一生中的最好时光,梦到生活,生活是梦。

湘云,可以是每一个活在快乐当下的人。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16)

王尔德借自己书中角色亨利说:“人要讨回青春,就只要把以前干过的傻事再干一遍。”

石头虽硬,却有着柔软的心,它将旧事记下。有朝一日,有幸见到满纸荒唐言,开启记忆之门,它可带你回复青春。

做个美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