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1)

巴尔干半岛似乎沉寂很久了,这个有着“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地区,在历史上饱受战争摧残,于当今世界政治依然具有深远影响。1914年6月28日,一名叫做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民族青年在此枪杀了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一千多万人丧生。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2)

冷战结束后,这里立即爆发了南斯拉夫内战,血腥的种族屠杀,造成了难以计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再后来的科索沃战争,将俄罗斯的领土排挤出东欧,对世纪之交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巴尔干半岛之所以会陷入如此纷乱的局面,与巴尔干半岛上的地理位置、宗教纷争和民族冲突有着直接关系。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3)

位于巴尔干半岛上的阿尔巴尼亚国家之命运,正是巴尔干复杂局势的真实写照,这是一个同时得罪美国与苏联,并且与中国发生过爱恨情仇的国家。

如何防止自己的飞行员叛变

1976年9月6日,正值美苏冷战斗争最激烈的关头,一名苏联飞行员别连科驾驶着苏联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米格-25借道日本叛逃美国。

他之所以要这么做,并不是不知道叛徒的下场,而是因为他驾驶的战机,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战机,快到当时的导弹都追不上,美国人对此垂涎三尺,日本军队派出的两批F-4EJ型“鬼怪”战机拦截,都被其轻易甩开。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4)

叛逃美国后,别连科被美国人奉为座上宾,他们在破解了米格-25上面的机密后,将这架米格-25大卸若干块,分成30个包裹,给苏联人寄了过去,把苏联人气得锤足顿胸!

在这件事上,苏联人成了最大的输家,最先进的战机被人破解,只因为自家的飞行员的突然叛逃。

为了防范自己国家出现这样的叛徒,当时的阿尔巴尼亚的最高领导人霍查吸取苏联的教育,想出了一个妙招:凡是阿尔巴尼亚的战机升空,必须同时是两架,一架负责执行任务,另外一架负责监视这架飞机不会叛逃!但第二架飞机也有叛逃的可能,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干脆同时起飞三架。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5)

这还不是该国唯一的特色,在阿尔巴尼亚境内,至今还保存着修建于上个世纪的70万座碉堡,几乎达到了一户一碉堡的程度,堪称建在碉堡上的国家。

这就是昔年众叛亲离的阿尔巴尼亚的真实现状!这个曾先后远离北约和苏联的国家,最终为全世界所抛弃,就连他们的老朋友中国,在提供大量援助后,依然扶不起这位当代阿斗,最终也陷入爱莫能助的旁观之中。

山鹰之国

地处巴尔干半岛这种形势复杂的地区,阿尔巴尼亚始终以被奴役的角色存在着。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古老居民伊利里亚人的后裔,却被邻居罗马人统治了几千年。刚刚独立,又被奥斯曼帝国入侵。

他们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以双头鹰作为自己的标志,带领阿尔巴尼亚人民沉重打击了侵略者。斯坎德培死后,阿尔巴尼亚再次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山鹰也成了阿尔巴尼亚国家的象征,又被称为山鹰之国。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6)

阿尔巴尼亚国旗

土耳其人,也奴役过阿尔巴尼亚长达五百年的时间。后来,无论是在一战时期还是二战时期,阿尔巴尼亚经过短暂独立后,又被邻国占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苦难的历史,造就了阿尔巴尼亚的民族精神,不信任任何人,防范任何人,是他们立国的根本。

得罪欧洲

1944年,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阿尔巴尼亚再次获得独立。在第一任首脑恩维尔·霍查的带领下,阿尔巴尼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7)

·霍查

既然是社会主义阵营,当然要认苏联为大哥,与英美等国划清界限,这当然是美国人不愿意看到的,这也是后来的科索沃战争爆发的政治原因。

在巴尔干半岛上,阿尔巴尼亚并不是孤独的,也是孤独的,这里的三个国家: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有心结盟,组建“巴尔干联邦”,效仿苏联干出一番大事业,但三个国家之间又相互猜疑,在领土纠纷上丝毫不退让。阿尔巴尼亚始终怀疑南斯拉夫会吞并自己,谈不到一块的三个国家便分开了。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8)

独立后的阿尔巴尼亚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援助,苏联人将人员,设备和武器源源不断地运往阿尔巴尼亚,将这里建设成了对抗西方的桥头堡,阿尔巴尼亚自然也成了西方世界的眼中钉。

得罪苏联

统治了阿尔巴尼亚长达50年的霍查,是斯大林的铁杆粉丝,也对阿尔巴尼亚的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弦更张,彻底推翻了斯大林路线,这当然得罪了霍查领导的阿尔巴尼亚,他们指责赫鲁晓夫的政策是修正主义,对赫鲁晓夫展开激烈批评。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9)

斯大林

在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之后,阿尔巴尼亚索性退出了华沙条约组织。苏联人一怒之下,撤走了所有装备和人员,阿尔巴尼亚立即被打回原形。

与中国的爱恨情仇

得罪欧洲,又与苏联分道扬镳,左右不讨好的阿尔巴尼亚开始寻找新的老大哥,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东方。此时的中国,与苏联交恶,与西方决裂,似乎是阿尔巴尼亚的唯一选择。

尽管与阿尔巴尼亚八杆子打不着,但为了双方共同的事业,也为了在外交领域扩展渠道,中国还是向他们伸出了援手。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10)

中国对于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可谓是不留余力。早在1961年的时候,中国就无偿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十万吨的粮食以及高达1亿多美元的资助,截止到1978年,中国一共向阿尔巴尼亚拨款75次,提供了高达100多亿人民币的款项。

中国自己生产的首批30架歼-7战斗机,一半都给了阿尔巴尼亚,甚至把中国自己研发的武器图纸直接提供给他们,任由他们仿制。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11)

中国对于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包括军事上的援助和经济上的支持,本意是让他们巩固自己的国防,免于再遭受他人奴役的命运,也希望他们能发展国内经济,建立一个富强的阿尔巴尼亚。没想到,他们光想着巩固国防了,中国提供的巨额款项,被他们用来干成了一件事,那就是修碉堡。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12)

中美建交后,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居然是阿尔巴尼亚,他们指责中国也走上了修正主义,开始处处与中国为敌,两国关系出现了无法修复的裂痕。无奈之下,中国停止了对他们的援助,两国开始交恶。

自此,阿尔巴尼亚几乎得罪了世界上的所有主要国家,他们决定关起门来走自己的道路,不与外界进行交流和贸易。

在一系列的经济危机下,国内政治斗争不断,最终拖垮了这个国家,阿尔巴尼亚成为了靠近繁华之地欧洲的最穷国。

直到2009年,阿尔巴尼亚才被允许加入北约,2014年,欧盟才接纳阿尔巴尼亚为欧盟候选国。但阿尔巴尼亚并不受欧盟待见,他们是有名的国际孤儿。

碉堡之国

凡是到过阿尔巴尼亚的人,无不对这个国家境内到处存在的碉堡记忆深刻。这个仅有200多万人口的国家,却拥有70万座碉堡,阿尔巴尼亚又被称为“碉堡之国”。这些碉堡都是钢筋水泥浇筑而成,坚固耐用,如今却是无法拆除的障碍。当年,为了修建这些碉堡,阿尔巴尼亚喊出了“一手拿镐,一手拿枪”的口号,为此,国民不得不长年居住在条件恶劣的房屋中。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13)

阿尔巴尼亚政府曾邀请北约部队帮忙拆除海滩上的碉堡,装备精良的北约部队费了很大代价,却收效甚微,只好选择放弃。

论条件,其实阿尔巴尼亚的条件并不差,与意大利隔海相望,自然资源丰富,拥有472公里的海岸线。但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综合实力,都与意大利相去甚远。这个国家,似乎被命运诅咒了一样,在历史上常年遭受他国入侵,最终形成了这个国家谨小慎微的国民性格,将所有精力放在了防范他国入侵的事情上面,防到连自己人都要严防死守,所以才有了开头所说的那样,一架飞机起飞执行任务,需要两架飞机跟着的奇怪状态,甚至在在国内修建了如此数量众多的碉堡,可谓是得不偿失。

各国都想拆除的一座塔(修建了70万座碉堡的阿尔巴尼亚)(14)

如今的阿尔巴尼亚,国家弱小,极度贫穷,长年游离于世界之外。造成如此局面,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他们自身的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