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鼎卦变萃卦人生启示(居高临下临事知惧)

周易明解群20160222课中记录

居高临下,临事知惧,教思无穷——《临》卦卦辞的哲理意义

时间:2016年月日22:00-22:30

学习内容:《临》卦卦辞、彖辞、象辞串讲

导读老师:刘正平(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文智(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副教授)

课程秘书&主持人:贡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生)

导师简介:

刘正平,甘肃庆阳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现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宗教与文学、中国民间宗教,学术著作有《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发表过《<山海经>刑天神话再解读》、《<问答宝卷>解析——江南无为教觉性正宗派的传世经卷》、《南屏诗社考论》等论文。

张文智(1967-),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文学学士、中国哲学硕士、中国哲学专业易学方向博士、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担任《周易研究》(英文版)的翻译与编辑工作,主要从事易学研究特别象数易学研究及英文翻译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三部,译著一部,主要论文有《京氏易学中的阴阳对待与流行》、《<黄帝内经>中的易学象数学——兼论<易>、医思维理路之异同》、《试论<周易>中的性命哲学》、《试论<易传>象数、义理合一的理论模式与天人合一的理论架构》等。

(“周易明解-易学与哲学”群@2016版权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21:57:59 温海明:欢迎刘老师吟诵,欢迎张老师,刘老师开讲!今天讲《临》卦。

21:58:12 贡哲:欢迎!

21:58:16 刘琴宜:(吟诵《临》卦卦辞、彖辞、象辞。)

22:00:08 郑强:@刘琴宜 [強][玫瑰]

22:01:53 张文智:大家好!刘老师好!谢谢温老师给我提供这样一个与大家交流,向大家学习的平台。

22:02:27 刘正平:张老师好!各位师友好!温老师好!请张老师开讲![抱拳]我配合学习。

22:03:18 张文智:不好意思,那我就先抢一下话筒了。在开讲之前已与诸位师友谈到过《易经证释》,我这时所讲多从中择出。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序卦》:“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继《蛊》,其义以有事者必大。如人功业彪炳,誉位隆崇,则必非常人,世所称大人者也。凡易卦称大必因乾。《临》之大,则以出乎坤,返乎乾,而能应事体物,育德致用,以成资生之道,以广大生之义,故以大称。

22:07:18 张文智:临之“大”与其卦辞有关。“临:元享利贞,至于八月有凶。”临之“大”,正因其有乾卦之四德。《易》以明象,象不明,则由辞以寻象。从卦象上看,《临》卦二阳四阴,阴与阴聚,阳与阳连,故名临,如大军列阵以相邻也,如贵宾结驷以来临也,又如汇众水以临大海,连群峰以临大壑也,又如日月丽中天而临大地,风云排太空而临山河也,其势甚逼,其状甚严,其来也俨然,其加也勃焉,是曰临。

22:11:40 张文智:而从上下卦言,兑为泽,坤为土,兑在下而坤在上,犹土之防堵四旁也。水无防则泛流无止,得土以为堤,则逼处一隅,而不复漫漶。然堤防不固,必有溃决冲涮之害。二者相得则为利。事物之至非所豫曰临时,可见其与豫之义相悖。雷地豫与复反,临类复,亦与豫悖,明临豫之异趣,则明临之大用矣。

22:15:51 张文智:据“卦气”说,临为十二月卦。与后天八卦之艮卦相应,有“成始成终”之意。于时为冬之余,春之先,培蓄蛰类,涵润萌芽。化寒气以为温和,发深源以为厚泽,融冰霜以濡枯土,转星宿以开春元,则临之功也。故临在卦为大,在德为施,在用为生,在气为转,以乾元之道,成坤元之德。临为十二月卦,当春之先,正得阳刚上升之气,以应天道生发之令,故临有乾之四德,与屯相类。而屯中之震为后天之始,坎为先天之始(天一生水),亦全具乾之四德。

22:18:44 裴健智:为何八月有凶?

22:21:17 张文智:临为十二月卦,而一届八月,气已变,令已换,则反为观,而阴长阳消,是其凶也,乃对临之时言,为临利于阳而忌阴也。八月阳消过半,正与十二月阳长相对,故当临之时为吉,当观之日则凶也。曰“有凶”者,明其属于天道,人苟善趋避,犹可免也。不过用临者至八月已穷,其数必变,若不知顺变则将罹于凶矣。易教重人事,以人应天而能趋避,则逢凶可化为吉。如卜得临者,当知临之用有穷,而预为之备,则不致有八月之凶。

不独八月为凶,凡阳之消,阴之长,皆非临所宜,独举八月者,以其时正与之反耳。凡卦皆有时令,皆有宜否。今以临明其例,使占者知所审焉。也就是说,占得此卦,不仅八月有凶,至七月已有凶兆了。

22:24:48 张文智:我们再来看一下彖传。《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彖传没什么难理解的,只是最后的“消不久也”容易让人误读。《临》卦为阳息阴消,此处的“消不久”指不久就要阳消阴息也。众所周知,《姤》卦时已开始阴息阳消了。

22:27:58 刘正平:彖传的第一个“刚”指初九九二,第二个“刚”指九二。

22:28:54 张文智: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象传。《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临以体坤合乾,备四德而刚中能应,得正位而悦泽以顺,是具天地生成之道,有乘时致用之功者也。故君子因之以兴教育、励思想,而孚乾之天行健以自强不息,不独为资生之德,且含成用之义,以兑之悦泽万物,如水之利润,坤之厚德载物,如地之广博,君子因之行仁政,敷德教,阐文明,以容民保民。

容保民无疆者,自诚以成人成物,即推己以尽性而时中,致中和以位育天地也。盖临进则为泰,泰则天地位,万物育,临之所志也。临因兑泽之象,依阳长之义,如水之渐被,气之潜移,在不知不觉中,而能使天地同化,即由教思之精弘,德泽之深远,能默化民众,使归于大治,以成元亨利贞之德也。

我先择取以上内容,请刘老师指正。

22:33:15 郑强:可否先提问?

22:33:36 张文智:可以。

22:33:47 刘正平:辛苦张老师了![抱拳]张老师先回答问题,我后面重点跟大家说说“八月有凶”的事情

22:34:54 郑强:阴与阴聚,阳与阳连,故名临,如大军列阵以相邻也,如贵宾结驷以来临也,《泰》《大壮》皆是阴与阴聚,阳与阳连,何不称“临”?有几个问题:1.您前边所说:又如汇众水以临大海,连群峰以临大壑也,又如日月丽中天而临大地,风云排太空而临山河也,其势甚逼,其状甚严,其来也俨然,其加也勃焉,是曰临。——但从卦象上看,看不出有日月、群峰、风云、山河之象。2.水无防则泛流无止,得土以为堤,则逼处一隅,而不复漫漶。然堤防不固,必有溃决冲涮之害。——与临似不相干。3.事物之至非所豫曰临时,可见其与豫之义相悖。雷地豫与复反,临类复,亦与豫悖,明临豫之异趣,则明临之大用矣。——临与复、豫关系不太。4.据“卦气”说,临为十二月卦。与后天八卦之艮卦相应,有“成始成终”之意。——临为建丑,十二月不错,但与后天艮卦相应无有来处。5.至于八月有凶,——应当是自临建丑至否建申之月,阳道消,阴道长,才说至于八月有凶。

22:36:18 张文智:@刘正平[抱拳]。@郑强 虽然《泰》《大壮》等卦也是阳临阴,但泰为阴阳之平,富足生发之象,与春天正月相应,这时阳气已发过面,阳与阴已无迫胁相临之势。《大壮》亦然,阳已过半,有盛大之势,故卦辞戒之以“利贞”。利贞者,人道也,地道也,自修也。

22:39:31 张国明:后天八卦艮对应丑、寅,《临》应十二月与后天艮卦相应没问题的。@郑强

22:40:46 郑强:这是六画卦。

22:40:57 张文智:不同的卦气图有相通的意义。《临》卦是阳来促阴,阴促不及防,为天道之始,故称大,而《泰》则是天地之和,《大壮》及《夬》则有阳决阴之势。不可称大。

有乾之四德的卦有数个,如《屯》《临》《无妄》《革》等,但乾之四德为全德,而坤之下皆为乾所生,其四德则有时地之宜焉。对于《临》卦来说,至阳消之时已显凶矣。

22:42:01 郑强:@张文智 卦气图不太懂,有时间我再学一学,谢谢张老师![抱拳]

22:42:46 裴健智:@张文智 谢谢老师!@郑强 多看几遍就了解了。

22:43:01 丰铭:八月这个事,挠头。

22:44:26 刘正平:八月有凶,一般的解释是气候的角度说的,从正月到八月,阳气渐消,阴气渐长,秋天肃杀之气,所以说“八月有凶”。这个八月就是十二月里的八月份。但也有一种解释,认为八月是八个月。孔颖达《正义》引何氏云:“自建子阳生至建未为八月”。也就是这个样子:

易经鼎卦变萃卦人生启示(居高临下临事知惧)(1)

22:44:43 丰铭 :八月份金秋,吉祥岁月。

22:45:51 罗罗仕平:马恒君解释是八月为夬,以阴消阳故凶。

22:46:18 刘正平:孔颖达《正义》引褚氏云:“自建寅至建酉为八月”。也就是这个样子:

易经鼎卦变萃卦人生启示(居高临下临事知惧)(2)

22:46:51 郑强:确实有几种说法,如,至建未、建申、建酉.

22:47:23 丰铭 :按周历八月就是夏末了。感觉秋天很难联想到凶。

22:47:28 张文智:《临》主生发,就像一个人胸怀天下之志,想干一事业一样,但后来世界有盈有虚,物极必反。至《临》之反而对面即《观》卦的时候就“凶”了。后天五行皆有其生、旺、墓、绝之序。

22:48:59 郑强:@张文智 到《观》卦就是建酉之月。

22:49:08 裴健智:建未、建酉,哪种合适呢?

22:50:22 郑强:@裴健智 建申之月是否卦,窃以为建申为是。

22:50:35 刘正平:这两种说法,即周正建子、夏正建寅之正月为“临”的起点的说法都没有充足的说服力。

22:51:09 刘云:@刘正平 为何不取商正建丑?文王在囚禁中的系卦辞吗?

22:51:37 张文智:@裴健智 天数有长者消,有进者退,有显者隐,有强者弱。临当春而利,至秋则反。八月秋半而为阴之盛,当卦之观,恰与临反,故临至八月则有凶,为数尽而气改,时过而事非也。

22:52:27 温海明:夏历八月秋分,建酉,观卦当令

22:54:41 郑强:我给大家说下我的理解好吗?复卦一阳生为建子,临二阳为建丑,泰三阳为寅,大壮四阳生为建,按地支依次类推,从姤一阴生,为建戊,从建丑《临》卦到建申《否》卦正好八个月。

22:55:03 裴健智:@张文智 多谢老师,可是到底是观卦与《临》卦反还是遁卦?

22:55:08 刘云:@刘正平 取商正,八月对应《否》卦,天地不交,故有凶。

22:55:49 刘正平:所以孔颖达认为,“据《否》卦之时,故以《临》卦建丑,而至《否》卦建丑而为八月。”也就是这个样子:

易经鼎卦变萃卦人生启示(居高临下临事知惧)(3)

那么,从《临》卦到否卦,从殷正建丑的一月到八月,正好经历八个卦,也是八个月。所以,孔颖达的这个说法比较到位。

22:55:57 郑强:@刘云 对。@刘正平 对,有几家都是这样解的。

22:56:19 张文智:合于阳者必乖于阴,长于前者必消于后。《临》为阳长阴消,观则阴长阳消,长之为吉,遇消则凶。此八月不利于临,非卦之凶,乃时之灾也。

22:57:48 郑强:@刘正平 建子之月是十一月,阳始生之月。

22:58:21 张文智:卜得《临》者,当知临之用有穷,而预为之备,则不致有八月之凶,不独八月为凶,凡阳之消,阴之长,皆非临所宜,独举八月者,以其时正与之反耳。

22:59:50 裴健智:关键是反。

23:00:35 包文中:《临》卦,大象为大震 ,震为雷,阳气出。兑为正秋仲秋,为酉为八月,阳气衰,雷声伏。

23:00:44 张文智:可知不仅八月有凶,对《临》来说,《姤》、《遁》、《否》时已有“凶”象了。只是到八月已是《临》的覆卦,正与《临》反,所以为至凶之时。

23:00:49 郑强:@张文智 消不久,就是提醒君子当临之阳方盛长之时,就要想到阳消的日子不远了,所以称“消不久也”。。

23:01:03 罗仕平:其实《否》《观》都可以凶,用哪一种都说得过去,问题在于中间还经过了《姤》《遁》这样以阴消阳的卦,同样可以是凶。

23:01:30 郑强:@罗仕平 对

23:01:31 张文智:@郑强[強]

23:01:39 罗仕平:为何单单挑八月以后,六月七月为凶有何不可?

23:02:25 刘正平: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十二消息卦”的解释,更合理。

23:03:38 张文智:@罗仕平 @郑强 从生旺墓绝的角度来讲,六月七月是墓时,至八月乃为绝时。

23:03:58 郑强:@刘正平 我前边说的就是十二月消息卦。@张文智 我不太懂生旺墓时之说,以后向张老师请教[抱拳]。

23:06:08 罗仕平:张老师前面已先答了呀,感觉《临》之综卦解释似更合理。

23:06:27 刘正平:@郑强 谢谢郑老师!我网上找了一个“十二消息卦”的图。

易经鼎卦变萃卦人生启示(居高临下临事知惧)(4)

23:07:41 张文智:@刘正平 谢谢刘老师,我刚才想上传这个图而没传上去。

23:08:15 郑强:@刘正平 对,这个图最能说明问题[強]。

23:09:16 张国明:八月有凶不算太难理解,但《临》卦的基本卦义是什么却值得探讨。临为大,这个大是什么意思?《临》卦的主旨又是在阐述什么?

23:09:42 张文智:对人来讲虽然八月是收获的季节,而对临来说则是其临绝之时。曰有凶者,天道如是,人能体会得宜,或亦免焉。

23:10:04 温海明:@张国明 壮大,阳的壮大。

23:12:06 张国明:@温海明 壮大?那《遁》卦就是减小了?

23:12:55 刘正平:孔颖达从王弼注出发,提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说法。王弼注卦辞说:“小人道长,君子道消”,那么这句话正好出现在《否》卦彖传里。

23:13:43 温海明:@张国明 遁卦阴气生长壮大,阳减小,要遁啊。

23:14:19 裴健智:《临》卦到《否》卦有点远,不好变啊。

23:17:25 张国明:@温海明 阳的壮大有道理。整治腐败已成,则正气升阳气壮,正能量日渐充足,正气足则身强体健,身强体健则成“大”。@温海明 您看《临》卦的主题是探讨什么的?

23:22:17 温海明:@张国明 看象辞,是居高临下,临事知惧。

23:23:19 郑强:@温海明 同意,临有居高临下和以下临逼两种意思。

23:23:28 张国明:@温海明 您的意思是探讨高位者处事之道?

23:24:03 温海明:@张国明 是啊,六五,上六,很明显。

23:25:39 张国明:@温海明 六五上六并无戒惧之辞,何以知之?

23:26:49 张文智:临既有据高临下之道,更重要的是《象传》所说的“教思无穷”、成已成物之道。子时已到,咱们今天是否可以告一段落了?

23:28:44 张国明:@温海明 海明兄,文智老师另提教思之道,今日已晚,明日再论。

23:29:24 林武:谢谢老师!你们辛苦了!

23:30:09 张文智:你们继续讨论吧,我先休息了。大家晚安!祝大家元宵佳节快乐!

23:30:33 林文钦:

易经鼎卦变萃卦人生启示(居高临下临事知惧)(5)

福禄寿喜祝贺大家!过完年新年新气象。事事如意!

23:30:43 温海明:谢谢张老师,刘老师和各位师友的精彩讲解讨论,谢谢林老师,大家可以继续。

23:30:56 罗仕平:谢谢张老师,刘老师精彩讲解[玫瑰]!谢谢林老师的元宵节祝福!

23:31:07 郑强:@张文智 @刘正平 非常感谢张老师、刘老师精彩讲解,很受启发[玫瑰]!@刘正平 还是说刘老师刚发的图,建丑为《临》卦,至建申则是《否》卦。

23:31:06 刘正平:对,这十二个卦,从卦象上看,阳阴消长,周而复始。在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阴爻去而阳爻来称“息”。“十二消息卦”即被视为由“乾”、“坤”二卦各爻的“消”“息”变化而来的。息,就是长。

23:31:25 郑强:@刘正平 对,阳息正是阴长[強]。

23:32:08 罗仕平:息肉[呲牙]。

23:33:03 刘正平:息肉,说得太对了。@罗仕平[大笑]

23:36:11 瞿华英:@张国明 《临》卦主要讲什么是否可以理解为《临》卦卦德? 临——君临天下?阴长——顺应民心?

2016-2-23 01:49:49 刘正平:

易经鼎卦变萃卦人生启示(居高临下临事知惧)(6)

易经鼎卦变萃卦人生启示(居高临下临事知惧)(7)

各为师友,很抱歉今晚解读《临》卦“八月有凶”时没说清楚,也说得不准确,所以此后我花了一点时间造了这个表,现在比较清晰了。这个表一方面是解释什么是“八月有凶”,另一方面是对孔颖达疏里提出的“何氏说”“褚氏说”和他自己的见解的形象化解释。

01:57:56 温海明:@刘正平 [強]

04:57:35 罗仕平:[強]还是倾向观卦,与临互为覆卦,不然单独挑八月略显突兀[調皮]。

06:49:03 王力飞-淮安:爬楼学习毕,还是建议《临》卦和观卦参照起来看,多通读爻辞去悟。

08:09:33 张国明:@瞿华英 卦义、卦时和卦德如何区分?《临》卦之卦义、卦德又是什么?愿闻瞿兄高论!

08:14:25 瞿华英:@张国明 初学易时一直有个困惑,张老师今日一语点醒梦中人[抱拳]。

08:24:34 张国明:有何困惑?如何解开的?给我们说说呗。@瞿华英

08:28:13 瞿华英:[鼓掌]比如一卦卦名卦义卦德是什么?再如,用位分析卦象时会发现好多卦都可以这么讲,比如卦德,说卦里说八经卦卦德。有学者也讲64卦卦德。这么讲的话,《临》卦卦德为“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我对这一说法存疑。我在卦德、卦义里绕了个大圈之后,根据您“主要讲什么”,突然明白,都是为这个“主要”服务的,先要把“主要”弄明白才行,否则舍近求远,越想越糊涂。就《临》卦而言,在蛊之后,由卦象居高临下引申为莅临视察,教思无穷是个要点,在此基础上君王容保民无疆。妥否?

09:06:14 郑强:@刘正平 刘老师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令人敬佩[抱拳][強]!刘老师意思应当按周正自《临》至《遁》为八月。

09:17:23 瞿华英:夏历建子。干宝《周礼注》引《归藏》云:“复子,临丑泰寅……”,至八月即至遁未。

09:32:39 刘正平:@郑强 谢谢郑兄!昨晚做完,今天上班都是迷糊的。三种说法都有道理,特别是何氏和孔颖达说,都有理有据。但这个十二消息卦的理论成熟得比较晚,虽然能解得通,但还是有点怀疑。

09:35:46 郑强:@刘正平 感谢刘老师!辛苦了![抱拳][咖啡]

09:37:59 瞿华英:@刘正平 是的,八月到底指什么?《周易》产生时还没有十二消息,另外按周历建寅讲不通。

09:40:55 罗仕平:十二消息应本就隐含其间,只是后人将其提炼并发挥出来而已。

09:43:26 瞿华英:高亨《周易古经今注》:至于八月有凶,承利贞而言……但利于八阅月之内,而不利于八阅月之外,故曰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09:45:04 郑强:@瞿华英 刘老师前边说过,三种说法都有道理,问题是按夏、商、周哪种历来看,因易经自伏羲自有周,年岁既久,难以论说,但三种说法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09:46:23 罗仕平:仅按阴阳消息,都说得过去。但单选八月而不说六月七月,估计就不只是消息。

09:47:26 兰懿 :刘老师说解得通,但还有点怀疑。同感。

09:49:01 郑强:@罗仕平 对。按阴阳消息,都能解得通。

(“周易明解-易学与哲学”群@2016版权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整理者:王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