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祭漫展最终举办了吗(披着漫展外衣的)

据未来网报道,近日,由B站参与的以动漫展之名预计将在我国20余城举办的日本夏日祭活动引发争议,南京、楚雄、枣庄等地的夏日祭活动已相继取消,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夏日祭漫展最终举办了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夏日祭漫展最终举办了吗(披着漫展外衣的)

夏日祭漫展最终举办了吗

据未来网报道,近日,由B站参与的以动漫展之名预计将在我国20余城举办的日本夏日祭活动引发争议,南京、楚雄、枣庄等地的夏日祭活动已相继取消。

截至发稿,未来网主持的话题词#全国多地取消夏日祭活动#登上微博热搜,在未来网发起的、由4792人参与的投票活动中,3756人认为夏日祭活动是在挑战、伤害民族感情,应该被取消。

夏日祭是日本的民间祭祀祈福活动。有网友认为,在南京这一特殊城市举办夏日祭本就不妥,而今年南京夏日祭举办地离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仅2.5公里,举办此活动是对民族情感和民族尊严的践踏。

开展一场异域风情的文化活动本无可厚非。近年来,在B站等平台的推动下,日本二次元文化和动漫文化持续输入,国内拥趸数量逐渐增长,受众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越发壮大,举办漫展之类的活动在国内也早已形成产业。中国是一个具有文化自信的大国,对于国与国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促进,向来是以开放的胸襟持包容的态度。然而,对于在南京这样一座因战争而沾满血泪的城市举办日本传统文化活动,我们必须要态度鲜明地表达立场。

从之前的图片可以看到,此次夏日祭活动日本文化元素颇浓。现场布置了超大的和风舞台,日式灯笼挂满天空,门口还有一个10米的超大鸟居——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正是日本神社的附属建筑。

这些日式风格突出的场景出现在南京这座经历过人类历史最黑暗一页的城市之中,必定触及很多国人的情感底线。更值得警醒的是,南京这场夏日祭原定于在7月17日举办,将表针拨回85年前,1937年的这一天,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发表了《抗日宣言》。不合时宜的地点和日期,是触痛民族情感的关键要素。

因此,不是缺乏包容,也不是过于敏感,而是在历史面前,我们不能忘、不敢忘、更不会忘!

“我喜欢动漫,但我更知道自己是一个南京人。我始终记得那30万同胞,还有汉中门的纪念馆,以及几十年前无数散落在南京各地的一幕幕悲惨画面。”这是一名中国青少年对在南京举办夏日祭的意见表达。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唯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前行向未来。基于此,人们自然高度关注此类事件,只因“我所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正是这种朴素情感使然,更多青少年始终自觉站在捍卫民族尊严、维护民族情感的一方。

时间已给出昭示: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是漫长而复杂的。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尤其要好好引导青少年正确学习历史、铭记历史、尊重历史,进而学会清晰分辨正常文化交流和民族情感底线的边界所在。这关乎眼前的对错判断,更关乎未来的进退去向。

今天,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文化交往渐入佳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人有理由忘却历史。并非“斤斤计较”,那段苦难如此深痛,怎容淡忘——祖国的山河破碎,国土的弹雨硝烟,百姓的生灵涂炭……时光深处的场景我们无法置身其中亲历亲感,唯有在反复将历史铭记于心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份沉重又深厚的民族情感提点着每一个中国人:大是大非不容含糊!

文化输入当有敬畏,民族情感不容挑战。试想,若青少年看到夏日祭与南京、与“7月17日”同屏出现却无动于衷,这才恰恰是要敲响历史教育的警钟。令人欣慰的是,在多地筹办夏日祭的事件中,我们看到很多青少年主动站出来,发出了正向有力的声音,推动事件朝着明朗化方向发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青少年的“言”与“行”中,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少年该有的模样。(未来网评论员 谢伟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