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大可以不用裹襁褓了(裹上襁褓才能睡踏实)

宝宝多大可以不用裹襁褓了(裹上襁褓才能睡踏实)(1)

有娃后,对于新手爸妈来说,睡个完整的觉简直难于上青天。不过,最令人崩溃的还不是大人睡不够,而是孩子不愿意睡觉。

面对怎么哄也不睡,一放床上就醒的“磨人精”,不少家长发挥奇思妙想。有的家长在一次性手套中装满米,放在宝宝的腰上,让宝宝以为妈妈的手还在抚摸自己。有的家长用不穿的渔网袜套在宝宝身上,紧紧包住宝宝……虽然很多哄睡的方法很奇葩,但还真的管用,宝宝睡得更香了,家长也更省心了。

宝宝多大可以不用裹襁褓了(裹上襁褓才能睡踏实)(2)

其实,很多时候宝宝很难哄睡、睡不踏实,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宝宝从出生到半岁,甚至一岁多,在睡觉的时候都容易出现惊跳反射,表现为手脚抽动,把自己吓醒。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给宝宝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睡眠环境,而包襁褓就可以起到有效的安抚作用,改善宝宝的睡眠。

为什么宝宝睡觉时被包裹起来会很享受?

成年人睡觉时,如果被包裹起来,会觉得很难受,浑身不舒服,但是婴儿对此却很享受。

这是因为,婴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一直呈蜷缩的姿势,四肢弯曲。刚出生没多久,婴儿对蜷缩的姿势还有很深的迷恋。裹襁褓就是在模拟宝宝在妈妈子宫里时的感觉,可以给婴儿安全感,缓解离开母体的焦虑,减少哭闹、改善睡眠;另一方面,还可以激活婴儿的本体感觉,包括触觉和产热系统,帮助婴儿适应肢体顺直状态,促进发育。

宝宝多大可以不用裹襁褓了(裹上襁褓才能睡踏实)(3)

所以,裹襁褓之后,宝宝会感到更放松、更舒适,也睡得更安稳,不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惊醒。

裹襁褓的风险也要知道

不过,也有一些观点认为,裹襁褓会产生一定的风险。

正是因为裹襁褓会让婴儿睡得更沉,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更慢,所以可能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婴儿保持俯卧或侧卧睡姿的时候,更容易堵住呼吸道,导致窒息。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猝死综合征是2周-1岁婴儿常见的死亡原因,占比达30%左右。一项发表在《儿科》的研究显示,裹襁褓的婴儿俯卧或侧卧的时候,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会明显上升。特别是给6个月以内的婴儿裹襁褓,并保持俯卧睡姿时,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增加了1倍。

宝宝多大可以不用裹襁褓了(裹上襁褓才能睡踏实)(4)

此外,如果襁褓裹得太紧,导致婴儿的双腿过度伸直,还有可能造成髋关节发育不良以及髋关节脱位。如果没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婴儿在学步的时候就会出现腿疼、跛行等情况,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残疾,影响终生。

天津市儿童髋关节发育异常筛查中心做了一项相关的调查,发现出生后裹襁褓的婴儿髋关节超声筛查异常的比例比未裹襁褓的婴儿高。在10262例年龄在6个月以下的婴儿中,未裹襁褓组有26例婴儿髋关节超声筛查异常,约占0.5%;裹襁褓组有57例婴儿髋关节超声筛查异常,约占1%。

宝宝多大可以不用裹襁褓了(裹上襁褓才能睡踏实)(5)

那么,到底该不该给婴儿裹襁褓呢?

美国育儿专家西尔斯认为,虽然裹襁褓可以使宝宝平静下来,但是不鼓励单次裹襁褓的时间过长,否则会引发相关的风险。

2020年,美国儿科学会也给出了新的指导意见:家长要确保裹襁褓的宝宝入睡时保持仰卧姿势。当宝宝想要翻身时,应及时停止使用襁褓。使用襁褓的时候,要密切关注宝宝是否出现过热的情况,以便及时解开襁褓,帮助宝宝散热。裹襁褓的方法要正确,以免影响宝宝的肢体发育。

宝宝多大可以不用裹襁褓了(裹上襁褓才能睡踏实)(6)

如何正确裹襁褓,才能让宝宝睡得安稳?

总的来说,裹襁褓对于婴儿是有一定好处的,但前提是家长要学会正确的裹襁褓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以及避免髋关节发育不良。

裹襁褓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被子平铺在床上,将被子的上角折下15㎝左右,然后将宝宝仰面放在被子上,要确保宝宝的头部处于折叠的位置。

第二步,将被子左边的一个角拉起来,盖在宝宝的身上,把边角从宝宝的右手臂下掖进宝宝的后背。

第三步,把被子最下面的一个角拉起来,盖到宝宝下巴以下的位置。如果比较长,可以把多余部分从宝宝的左肩处掖进后背。

第四步,把被子右边的一个角拉向宝宝的左肩处,把边角从宝宝左手臂下掖进宝宝的后背。

宝宝多大可以不用裹襁褓了(裹上襁褓才能睡踏实)(7)

注意,襁褓不要包太紧,建议上紧下松。上紧的目的是避免宝宝挣脱襁褓,导致被子捂住口鼻,造成窒息。下松的目的是让宝宝的双腿可以自由屈伸,不影响髋关节的发育。

有的家长为了防止宝宝挣脱襁褓,会在襁褓外面捆上两三圈绳子,最好不要这样做,很容易影响宝宝四肢的活动,使宝宝的肢体无法接触周围的物体,抑制触觉的发展。

那么,宝宝多大才不需要使用襁褓呢?一般来说,等宝宝学会翻身,就可以用安抚奶嘴代替襁褓,起到安抚、哄睡的作用。

今日话题:你有没有给宝宝裹过襁褓?有没有什么经验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