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新说(港影大浪淘沙五大巨头的横空)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香港电影发展到今天,衰落已成定局,但即便江河日下,余晖仍存。

一句话,且看且珍惜。

#

五大「巨头」,而非「巨星」。

这五大,以年龄为序,指的是刘德华、梁朝伟、甄子丹、郭富城以及古天乐。

这个概念也很容易理解,虽然未必符合所有人的观感。

比如在刘德华影迷的角度,喜欢讲「五大巨星」。

也就是双周一成、一李以及刘德华,或者叫做「龙杰星发华」。

但请恕直言,无论是咖位、作品厚度、票房统治力,刘德华距离其他四位都尚有距离。

不过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因为「龙杰星发」已经淡出,而刘德华还可再追。

港影新说(港影大浪淘沙五大巨头的横空)(1)

而为何他们五人被称作「巨头」。

因为就历史表现而言,港影的大制作电影,几乎都在这几个人中间兜转。

甚至推及未来十年,或也同样如此。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五个人年龄加起来都快接近三百岁,哪来的十年乃及更长时间?

这其间当然也要分年龄段和体能状况。

比如年龄最大的刘德华、梁朝伟,按传统的退休概念,再打拼五年。

甄子丹是动作演员,体能保持较好,也按五年推算。

剩下郭富城和古天乐,不考虑高难度动作片类型,打够十年毫无问题。

而这其中,郭富城的外形保持与体能状况,在整个华语娱乐圈或都能堪称一骑绝尘。

当同时代的演员以及他的晚辈都纷纷显出老态、疲态,他还坚如磐石。

所以,即便到了2030年,大银幕上或都还会出现「郭富城」这三个大字。

这并不是一种粉丝视角。

港影新说(港影大浪淘沙五大巨头的横空)(2)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符号。

香港影坛的璀璨星河,越百年时间长河而来。

有的人,是一闪而逝的流星,当年代久远,就不再有人记起他们的名字。

而有的人虽然也光芒短暂,但因其在影史上太过夺目,也已化身恒星,比如「李小龙」。

又比如「一门尽英杰」的许氏兄弟,于八零、九零年代相继崛起的「双周一成」,「功夫皇帝」李连杰,为戏疯魔的张国荣,也包括星光略暗的「最灵活的胖子」洪金宝,以及「七小福」成员中的元彪、元奎,再推及不断涌现的诸多黄金配角,他们在长河中星罗棋布,难以尽言。

也包括本文所言的,五大「巨头」。

他们与其他尚在幕前的演员一起,将支撑起「香港电影」最后的缤纷,与灿烂。

也将在影史中各安其位。

港影新说(港影大浪淘沙五大巨头的横空)(3)

而这五个人也特征各异。

包括他们的职业生涯的能力、侧重和方向也并不相同。

按年龄顺序依次道来。

#

刘德华,一代「偶像传奇」。

身为持续长红的明星人物,加诸其身的臧否一向极多。

这其中有的是年轻时略有偏差,有的是被人恶意谣传,还有的是「障碍型」粉丝四处招摇而致。

人非圣贤,偶有行差踏错,其实都是常态。

所以如果过滤掉那些「障碍型」粉丝的作为,他应该担得起「偶像传奇」四个字。

其星光之盛、之持久,几乎可以横压整个华语娱乐圈。

比如王千源跟他合作《解救吾先生》之后,曾在接受访谈时说,拍摄期间,一度觉得刘德华「耍大牌」,因为就几分钟的戏,导演让其他人先对戏,安排好之后再让刘德华从车上下来,他对此很不解。及至后来刘德华开拍后的人山人海,他才明白导演的意思。

这个事情足以说明刘德华人气的恐怖。

港影新说(港影大浪淘沙五大巨头的横空)(4)

不管你是否他的粉丝、是否喜欢他的为人,这一点始终要承认。

若论票房,如果不计入《赌神》,其历史上曾以《孤男寡女》和两部《无间道》夺得三个香港年冠、也以《扫毒Ⅱ》和《拆弹专家Ⅱ》夺得截止目前的港片内地票房冠亚军。

若论奖项,三个金像影帝、两个金马影帝,足令不少演员艳羡。

若论作品,经典代表作也颇多,《天若有情》、《五亿探长雷洛传》、《龙在边缘》、《暗战》、《阿虎》、《无间道》及《门徒》、《桃姐》,也有多个代表性角色。

据最近消息,已拍竣完成的电影有《金手指》,系庄文强自《无双》之后的再一次出手,也有再次合作邱礼涛的《战疫天使》,此外空难大片《危机航线》也据传即将开拍,另外还有传言中宁浩的《全民明星》及参演《流浪的地球2》,当得起「老当益壮」四个字。

若说缺点,其一是可能演技惯性太重,一直以来被很多人诟病「演什么都是刘德华」,当然这个问题其实见仁见智,有些人认为问题太大,但另一些觉得不是那么严重,不做展开。

另一个问题,则是「成也粉丝,败也粉丝」,太过争抢第一的情况实在是严重。

毕竟很多粉丝行为和言论,需要偶像买单。

这也算是粉丝时代的双刃。

港影新说(港影大浪淘沙五大巨头的横空)(5)

梁朝伟,港影「最强影帝」。

与刘德华不同的地方,是他几乎没有遭遇过对演技的诟病。

尤其是业内以及个人巅峰时期。

相对而言,业内专业人士对他的喜爱要超过几乎其他所有演员,这个「其他」里面,也包括「千面影帝」梁家辉。

刘德华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大意)自己的电影如果票房差了,可能大家会觉得自己演得不好,但如果发哥和梁朝伟的电影票房不好,那肯定不是演技的问题。

这句话其实挺酸楚的。

也从侧面说明,大众对于演员的演技认可度,确实相当重要。

而他与王家卫之间的花火也令很多人艳羡。

在王家卫的镜像底下,梁朝伟忧郁而深沉,或眉目低垂、或眼神闪烁,总有迷人的光芒绽放。

一部《花样年华》,助力梁朝伟摘得戛纳影帝殊荣。

港影新说(港影大浪淘沙五大巨头的横空)(6)

因为醉心表演以及个人性格原因。

梁朝伟显得非常低调。

比如没事的时候一个人安静地看书,或者是坐飞机到国外去喂鸽子然后没多久又飞回来。

五个金像影帝、三个金马影帝,这其中无论哪一个都经得起严格的挑剔。

其实很难。

因为奖项这个东西,不完全以业务能力为标准。

所以很多演员虽然也拿了奖,但会遭到一些质疑,被认为人情或者是运气。

但梁朝伟这八座影帝奖杯,每一座都分量极足。

其代表作品众多,大致有《悲情城市》、《重庆森林》、《东邪西毒》、《偷偷爱你》、《春光乍泄》、《暗花》、《花样年华》、《无间道》、《2046》、《色戒》及《一代宗师》,这其中王家卫占了接近五成,但另外的作品照样光芒四射。

而并不以票房见长的梁朝伟,也手握两个香港年冠,即与刘德华共分的《无间道》系列两部。

关于票房这个问题,有其粉丝拿所谓全球票房来印证票房能力,其实意义不大。

因为在香港影坛,除了成龙、李连杰及周润发,其他人谈全球票房只会沦为笑话。

二零一三年《一代宗师》之后,作品质量及声势都有下滑趋势。

但历史积威很高,有拍竣作品《猎狐行动》、《风再起时》和《金手指》待映。

据传正在接洽一部新片,暂时未知题材及细节。

当然梁朝伟也并非毫无弱点。

后期表演风格的固化也比较遭人诟病,没有让人看到更多创作上的表达。

只能寄望新片来扭转这个负面印象。

港影新说(港影大浪淘沙五大巨头的横空)(7)

甄子丹,大器晚成的「动作巨星」。

在洪金宝、成龙及李连杰风生水起的年代里,甄子丹一直在边缘苦捱。

洪成二人,能编能导能演,更兼能打,不是金马影帝就是金像影帝,而李连杰自以一部《少林寺》崛起之后,就一路坦荡,其后成李二人更闯入好莱坞,算得扬威国际。

而甄子丹一路跌跌撞撞,一边参演电影一边做着动作指导,直到2005年的《杀破狼》才正式崛起。

但可称精品的作品并不算多,大致包括《杀破狼》、《导火线》、《叶问》系列、《十月围城》及《追龙》数部。

究其原因。他在正式红起来之后,接受采访时曾言,演员是海鲜价,言下之意片酬涨跌不定,得趁着正「红」赶紧多接点戏,这或也算其多年苦捱的辛酸。

而从《叶问》及《追龙》亦可看出,在动作之外,甄子丹亦有问鼎金像影帝的野心,不过其演技能力较前辈洪金宝、成龙及李连杰而言,确要略逊一筹,所以这个难度可能有点偏大。

凭《叶问》系列两夺年冠,有新作《怒火》待映。

香港影坛最后的「动作巨星」。

舍他无谁。

港影新说(港影大浪淘沙五大巨头的横空)(8)

郭富城,港影「最后荣光」。

有人说他「一世好命」,就是那个周星驰《逃学威龙》中的「黄小龟」,真名黄小山。

这个说法其实很无厘头。

成名之前,默不作声苦练三年舞蹈,然后又开始接近三年时间的龙套生涯。

成名之后,早期因合约纷乱而在歌坛没有唱片公司力撑,导致拿不到重量级奖项,被嘲「第四天王」,其后一步一脚印、一年一台阶大幅提升专业能力,舞台表现一骑绝尘、唱功臻至乐坛顶层,连年夺得大奖,而此时其他人说「不玩了」。

关于唱功这个问题,可以去看看2003年四大同台清唱「当年情」,再了解一下其中后期歌曲,譬如随便拿一首国语出来,2006年的《孤单说你忘了我》,「小天王」林俊杰作曲,唱功实力超卓兼异常动听。

新世纪初其刻意减少曝光率,寻求转型,被媒体封为「谷底王」,各种嘲弄此起彼伏。

而他转眼以《舞台宝典》演唱会震撼乐坛,重回巅峰。

再连续以两部作品《三岔口》、《父子》连庄金马影帝,这是绝大多数演员终其一生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最近十年,主演作品三次横扫金像,夺得两个年冠兼金像影帝奖杯一座。

跳舞从最后一排到第一排,唱歌从五音不全开始到唱功绝佳,演技能力从生涩发端到殿堂级水准。

这些成绩的背后,仅仅是「一世好命」?

还请黄小山同学「好命」一次。

港影新说(港影大浪淘沙五大巨头的横空)(9)

「好命」的郭富城职业生涯夺得三个一番年冠。

他也做到了其他四大「巨头」没有做到过的事情,破香港影史票房纪录。

关于年冠和破纪录,很多「障碍型」言论会说,这些高票房是与他双主搭档的另一演员扛下来的。

但如果稍微有点脑子,就拿他这三部电影来说,郑伊健离开《风云之雄霸天下》没有再度拿过年冠,而梁家辉离开《寒战》系列也并没有过双主高票房作品。

再一个经常见到的言论,是郭富城挑拣剧本,所以显得演技非常突出。

但这些人不知道的是,郭富城低谷时期接拍《三岔口》,以其出色表现被谭家明导演钦点出演《父子》,再因《父子》的出色表现为庄文强导演注意到,多年后邀请他出演《无双》,而《寒战》和《踏血寻梅》都是在剧本创作阶段即被导演锁定的主角人选,何来因挑拣剧本而出色?

安乐影业老板江志强曾说,公司一旦有好剧本项目,第一时间就会联系周润发和郭富城。

正在拍摄中的《扫毒Ⅲ》,照样是投资方直接点名。

他以专注和努力,在时间的河里,将自己锻造成为了一架名琴。

而其未来将会走到多高,只取决于港影资源的多寡。

这就是偶像演员拥有绝对实力之后的结果。

当然若论缺点。

其电影产量过低、以及演技的梯度变化太大,这两个因素造成很多人对他演技能力的误判。

而与刘德华同理。

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得承认,郭富城的实力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挑战的。

这就是天王的传奇。

港影新说(港影大浪淘沙五大巨头的横空)(10)

古天乐,港影「后起之秀」。

他是新一代「劳模」,拍片频率甚至比当年的刘德华更为密集。

而两个人都饰演过电视剧版的「杨过」,在接片风格上也颇为相近,都有大量的爆米花式商业片。

当然同样也带来了人气的高涨。

但我们也经常看到,这些密集拍摄的电影中,他只需要换身衣服,改个名字,甚至连发型都不用动,就开始了表演,所以他的角色有很严重的雷同感。

如果从演技能力方面来说,他缺乏的是对人物内心的深度发掘与再造表达。

不过从近些年的作品,能看得出来他非常努力,这也算是名利双收之下的另一层追求,值得嘉许。

其平均票房数据不错,但缺乏一番的头部高票房作品,也有很多扑得无声无息的电影。

另外一个比较可惜的地方。

是他的年龄虽然相对年轻,但颜值垮塌得太过厉害,与巅峰期简直判若两人。

《黑社会》、《窃听风云》、《意外》与《毒战》可以列入代表作。

若减少拍片频率,深入创作,或有改观。

尚需更多作品为自己正名。

港影新说(港影大浪淘沙五大巨头的横空)(11)

五个指头,各有长短。

单论演技能力,毫无疑问梁郭可以领衔,。

而若论及综合实力,刘郭二人要上前一步,他们堪称最接近「双周一成」的后辈。

就如金庸笔下,华山论剑,然后有五绝。

经历了香港百年影史的大浪淘沙。

方才有五大「巨头」横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