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姜文有多大魅力(你不知道的姜文那些事儿)
姜文导演的最新电影《邪不压正》已经上映,作为导演,他绝对不算高产,从94年到现在,24年一共只有6部长片。
作为演员,他是一个有趣的人,作为导演,他是一个霸气的有个性的天才。
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姜文谈论自己的原话,和他的电影一样有意思。
当导演的初衷
姜文这么回答:“这个好像有点说不出口。为什么呢,因为坦白地说初衷不太高级,不是一个特别高级的初衷,只是觉得干嘛呢,你们,这都是什么片,这叫好吗?大伙儿都觉得,那咱们弄一个吧,就弄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这确实有点不懂事儿,又狂得有点不知道姓什么。”
1991年底,王朔在不经意间把《动物凶猛》交给了姜文,临睡前总想看点什么的姜文顺手拿起了这本小说,结果一看就没放下。“看了这部小说,我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王朔的小说像针管插进我的皮肤,血滋地一下冒了出来。”姜文后来回忆到,“我不能判断他的文学价值,我总是把文字变成画面,我自觉不自觉总是把小说翻译成电影。我一看到这部小说,就闻到了味儿,就出现了音乐。”
与刘晓庆曾经的恋情
在姜文和刘晓庆恋爱的时候,姜文曾经觉得自己的事业毫无起色,很低落,刘晓庆一直鼓励他成为导演,并帮他四处筹钱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年,刘晓庆因偷税漏税被抓时,姜文聘请四位律师为刘晓庆辩护,“我不帮她谁帮她?”。
前几年,在百老汇电影中心举办的“十月中国影展”上,放映《阳光灿烂的日子》未删减版,其中有一段在国内公映时被剪掉的关于梦境的段落,姜文还特意拿来调侃,“当时这段戏被剪掉了是因为他们说怕观众看不懂,后来我干脆又直接拍了一个梦,大家也说看不懂。但是现在我重看还是觉得挺有想象力的,后来有了一个《盗梦空间》,给大家补了课,其实我比它早十五年。”
为什么演马大三
马大三这个角色一开始姜文并不想演,主要原因是觉得累。后来选了几个月的演员,也没选到合适的。剧组里就有人说,要不还是姜文来演吧,因为姜文会说唐山话(姜文生于唐山),而且姜文在现场跟其他演员比划走戏的时候,样子就特别像马大三。所以剧组搞了个投票,姜文就成为主演了。
姜文说:“一个人要是敢同时当演员,当编剧,当导演,要么他是一个身强力壮、身心特别健康的人,要么他就是一个疯子,他不知道这事有多累,我当时就属于第二种。”
如何调教日本演员
姜文不懂日语,拍戏时他跟演日本兵的日本演员说,这句话你能不能用带有“嘎”的音来说,有没有那种能拐弯的语气。姜文曾经跟人描述了那一次说戏:马大三进城的时候,鬼子问话:“哇嘎哒嘎!” ( 你他妈的干什么的?!) 我说这不太够阴,应该有别的说法。完了这小子(日本演员)又说:“哇嘎哒呐嘎?!”我说,这好,这好!这是哪儿的?他说,这不常用啊!这是大阪口音。我说你啊,还应该再糙点,因为你闲着没事,因为没事你得找事。这种占领者对被占领者的心态一定得表现出来。今儿,他仗着这劲儿,非折腾折腾你!所以那股劲儿特别恰当。
很多人并不知道的彩蛋
《鬼子来了》有一个“伪纪录片”彩蛋,花屋小三郎几十年后成为中日友好使者故地重游,在电视台摄制组陪同下来到“鬼子来了”事发生地,现场缅怀祭祀,受到国人热烈欢迎。这是姜文在拍完鬼子来了后邀请香川照之拍摄的彩蛋后续,是《鬼子来了》原班剧组设定的正式花絮。
《太阳照常升起》失败了吗?
“说起来,电影的门槛还是比较低,很多东西都还装不进去,稍微装多了就成《太阳》了。”他不认为《太阳照常升起》算是失败,语气中带点狂,“对我来说,《太阳》是很大的自豪、骄傲。在最不应该产生的时候,它出现了。那时没人在电影里去做这样一种新东西。再过个五十年、一百年,人们会想,这电影是在这个时代拍的?那个时候怎么会有人这样拍呢?就像现在想《小城之春》似的,了不起!谁这么牛B,能拍出这么好的电影。”
“这部影片是很久以前就萦绕在脑海中,我一直觉得这不是我拍的电影,因为这个东西原本就存在,我只是把他上面的土掸掉而已。我认为,如果这个故事没在你的头脑里形成图像,不论是梦境的图像也好,现实的图像也好,作为导演,我不能想象把它拍出来,换句话说,我是先在脑子里看见了,然后用摄影机把看见的东西拍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电影也是一样的。”
葛优怎么加入《让子弹飞》
在讨论葛优的角色时,一位编剧说:咦,这不是葛优吗?姜文立刻给葛优发去短信:“我有个戏,你愿意演吗?”葛优连什么戏都没问,就爽快回话:“行啊,你让我来,肯定合适。”《让子弹飞》的剧本送到葛优手中后,姜文打了个“?”给对方短信过去,葛优回得也很干脆:“妥”,痛快地把活儿给接了。
《让子弹飞》借鉴《无耻混蛋》?
昆汀是我的哥们,在拍《秦颂》的时候,我们片场来了俩小洋人。一女的一男的,男的就是昆汀,他刚拍完《危险人物》,我们挺投缘,可能臭味相投,不过我没看过他这个片子。我们的剧本出来时还没有《无耻混蛋》,你们要说致敬就致敬吧,不过为什么美国人不会问一个美国导演会不会给中国人致敬?
关于《一步之遥》的差评
“我当然不希望十年后别人才觉得很好看。我做了20年导演,《一步之遥》就是我最好的电影。哪怕它只卖了一块钱,哪怕16亿人不喜欢,我也不在意,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一步之遥》过于自恋了吗?
我五十多岁一老汉,自什么恋啊?我不穿名牌,不参加时尚活动,也不是“大V”。演自己导演的电影就算自恋?那我应该一年拍一部啊,何必绞尽脑汁演一个挺爱吹牛、挺讨厌的人呢?搭四年工夫干一个累活儿就为自恋?!太苦。不如把自己“大V”了合适。
《侠隐》是张艾嘉的叔叔——张北海的作品。在小说出版后,很多人踏破门框想求版权,最后张艾嘉做主主动卖给了姜文,因为她相信,只有姜文的才华能不辜负这部小说。拿到版权10年,姜文都没开机,只是因为角色的设定并没有完全说服他。直到,他找到了一个李天然师傅被杀的合理动机,他觉得被感动了,这才正式开拍。为此,他续了两次版权。
其他一些人的评价
台湾著名影评家焦雄屏采访姜文时有一段对话:
焦:中国这么多导演,哪个优秀?
姜:现在没有,以后会有。
焦:谁呀?
姜:我!
那时候,姜文28岁,还没拍过一部电影。
冯小刚曾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关于姜文的段落中说:“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标准,姜老师则不然,他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节制他的才华。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淤出来的聪明。”
杨澜有一次问姜文:你这么自信,是不是源于你的自卑?
姜文说:其实我非常自卑,大部分时间,我讨厌我自己,比如我做的节目我就很少看。为什么?因为每次我看见自己,我!就!烦!我每天起来得鼓励一下自己:这事儿怎么做成这样了?我觉得还能再好一点。那个时候是由着性子做事,误认为那就是艺术,跟独裁者一样。最后大家伙都不管我了,有些人甚至表示心疼,可我心里却觉得我在做一件正当的事儿。由着性子做事不太坏,但由着性子会让人失去判断。
张艺谋曾说过:我觉得他绝对要做个好导演,他有这样的心。他就是个要当司令官的人,不会当底下的兵。他的心很高,也有这个能力,他希望超过任何人。我的看法是,他嘴上不说,心里可能觉得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陆川,都不算什么。他真的是一个心比天高的人。我觉得骨子里他一定想超越当代的中国导演,他比这些人都要强。他真的这样想,但他嘴上不承认。这是我的看法。我也相信他是未来中国最好的导演。
本文系【电影通缉令】独家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