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青春最新全部章节在线阅读(若有所思系列之四)

若有所思系列之四人间烟火的喜乐(109-144),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奇妙的青春最新全部章节在线阅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奇妙的青春最新全部章节在线阅读(若有所思系列之四)

奇妙的青春最新全部章节在线阅读

若有所思系列之四

人间烟火的喜乐(109-144)

109.减肥

减肥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自我挑战。有人经常发减肥的誓,但往往体态膨胀如初。就像爱情的山盟海誓一样,到头来大多是违背。也有人减肥的动静搞的很大,置一身行头,去健身会所,花了一大沓票子,腰身还是那个腰身。

变胖与减肥的转换过程,其实挺有意思。物理、化学、生物类反应都有。原先长成的一斤脂肪,至少需要百斤汗水来消耗。这是肥胖的代价。

减肥成功与否的命门在哪呢?两个字:自律。评判一个人的自律程度,从他的身材就可见一斑,除非他有天生的肥胖基因。管住嘴,迈开腿,说说容易,要害在于,嘴怎么管、腿怎么迈,是不是长年累月都能坚持一种高强度?相当一部分立志减肥者,短短几天折腾过后就歇菜了,意志力败给了美食的诱惑和葛优躺的舒坦。

自律到苛刻的程度,减肥才能成功。这是减肥界的真理。

110.狗子

狗子是人缘最好的宠物。为啥?

第一位是忠诚。人的世界可以有很多狗子,狗子的世界却只有主人。看家护院一等的本事,陌生人一靠近领地便会招致一阵狂吠。

其次才是可爱。一团毛绒绒围着脚前脚后转,眸子始终那么清亮、无辜,神情有时呆萌、有时机灵,让人忍不住撸它几把,逗它,然后让自己开心。

第三就是灵性。一直相信狗子有智商、懂感情,会微笑、会流泪,就差不会说话。人对它好一分,它会对人好十分。优质的狗子还当上军犬警犬导盲犬,有了职业。

这么多人养狗爱狗,大多是把人间所欠缺的寄托到狗子身上了,比如陪伴、温情,以及前面提到的忠诚。

我也养了一只土狗,据说是中华犬与西施犬的串串。十年前老家建新房的时候,从四只狗仔当中,肉滚滚地跑到我面前,便认了这个缘份,带到城里,和我们相依为命。看着它步履变缓,我们头发花白,时光改变了一切,唯有人狗情深。

我家的狗子名叫旺旺,土得掉渣的名字,最近经常在院子里刨土,睡在一圈灰尘上,这是要回归自然的节奏么?狗子的世界,人还是看不明白。

111.散步

人生最为轻松随性的步调,便是散步了。散步是身心的调节,离开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到开阔处融入自然,吐故纳新,舒缓神经,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什么都想,或与自己对话,或和朋友聊天。此刻,时间如微风拂过,脚步丈量心境,人生的负累稍许卸去。

散步,形在于走,意在于心。散步其实散的是心。

112.炒菜

这么多年来,也下了大大小小若干个馆子。如果有时间去回味,就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菜肴让人大快朵颐,有的菜肴却让人伸不下筷子?为什么有的馆子十分高端,做的菜反差很大,有的苍蝇馆子倒是活色生香?为什么同样的食材、调料、工艺,不同厨师炒出来的菜大相径庭?

亲自体验了几回,炒菜原来有许多的奥妙。原料的取舍,食材的搭配,调料的增减,烹调的火候,厨师的手艺,甚而炒菜时的心情,都对色香味产生微妙的影响。炒菜是需要天分的。有的人练了一生厨艺,也没啥长进,有的人一上手,便是惊天的美味。炒菜的天分,其实就是一种悟性,关于炒菜的所有细节,他都能感悟到别人不常觉察的内在,譬如味觉、嗅觉、手感、美感,还能将技艺运用到炉火纯青,尺度拿捏到恰如其分。

炒菜蕴含了诸多哲理。这辈子没打算当厨神,且做一个善于欣赏的吃货吧。

113.聚会

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行走在社会,总要和人交往。即便乐于独处,也不可能完全与世隔绝。有的人则热衷于聚会,一天赶好几个场子,搞得像交际花一样。有的人聚会不加选择,三教九流,来者不拒。有的人非常讲究,选择性、目的性很强,什么人参加,用什么场合,吃什么饭,搞什么样的娱乐,交流什么样的话题,都会做精细的考虑和安排。有的聚会场面很大,成百上千上万人;有的就两三知己,交杯品茗,促膝谈心。有的人在聚会中喜欢当主角、当导演,我的主场我作主。有的人习惯当配角、当观众,安静地坐在角落里。

不是所有的聚会都让人感到热闹和快乐,有的聚会却让人更加孤独、失落和难受。不合群的、自卑的人,参加一次聚会,就会受一次伤害。太多的聚会过后,烟消云散,过一阵子再见还是陌生人。怎样避免低效和无效,使每一次聚会都有意义、有价值,愉悦身心、交流促进,确实值得人们稍作思考。

114.追剧

如果有大把的休闲时间,追剧是很好的消遣方式。沏一杯茶,端一盆水果或者零食,窝在温暖的沙发,打开电视、iPad、手机和柔和的灯光,便可以开始漫长的追剧之旅了。

连续剧就像环环紧扣的幸福陷阱,让你心甘情愿往里面跳,让你和剧本里的主人公一起同悲欢共命运。关于连续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选择。我不喜欢宫廷戏,还有奶油小生们演滥掉的青春剧、爱情片,一直以来对谍战片情有独钟,跌宕起伏的情节,精妙惊险的计谋,不到剧终猜不出结果的悬念,常常能够打开脑洞,激荡自己的灵魂。

现在精彩的连续剧不多见,自己也很少追剧,一旦追了就欲罢不能。也许追剧的人自控力都比较差吧。

115.保健

奇了怪了,现在不少正常人在大把大把的吃保健品,维生素,钙片,虫草胶囊,国产的进口的,固体的液体的,原生态的加工过的,种类繁多,有的甚至还以保健品代替部分主食。还有一些人像中了魔似的,喜好上了歪门邪道、稀奇古怪的养生保健项目,比如辟谷。

保健品和养生项目是不是真的有效,不好说。也确实有一些长期保健的唇红齿白、面色红润,但也有形容枯槁、英年早逝的。最近就有几个保健专家死得过早了点,让人颠覆了对保健的信仰。社会上也有部分保健业类似于传销,骗得人神魂颠倒。

健康真的是保健出来的吗?显然不是。人体是一个天然的系统,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适合适度的健身方式才是最好的。少一些拔苗助长,少一些“添加剂”,才能获得稳固的健康。

116.衣橱

观察一个家庭的生活品质,一看厨房,吃的好不好;二看衣橱,穿的好不好;三看卫生间,环境好不好。讲究的人家,早已将衣橱升级为衣帽间了。

传统的衣橱经年累月,衣物越存越多,旧衣物舍不得扔掉,新衣物不断添加,大多处于撑不下的状态。其实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平时根本就不会再穿了。可见,人生谈舍弃容易,做何其艰难。衣橱的象征意义正在于此。

117.微信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微信的力量。万恶的低头族,大多是在玩微信。想刷存在感,就发微信朋友圈,那里有最廉价的点赞。微信可以分享和存储海量信息,秒传文档图片视频。见面扫一扫取代了发名片,微信支付代替了钱包。打微信电话只需流量,不用心疼钱。各式各样的趣味小游戏,在微信里都能玩得转。微信似乎已经无所不能,你需要什么,微信就能提供什么。在这个巨大的入口里,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便捷服务。

一项技术能够让大众为之癫狂,以至于好多人每天眼睛一睁一闭都以微信一开一合来伴随,微信居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种生活方式,这确实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是移动互联时代和流量经济的颠覆性产品。微信是不是一把双刃剑,微信依赖症严重到何种程度,谁用谁知道。

118.跨年

2020数字组合

在所有的年份里

最像车轮

时光是冰冷的列车

以恒定的速度

碾压过往

滚滚向前

119.朗读

对于不爱讲话或者口才不好的人,朗读是个解决问题的入门级办法。你看那些滔滔不绝演讲的人,一定是把朗读这门基础课做得很扎实。董卿的《朗读者》之所以那么受欢迎,是因为抓住了大众朗读的需求点和兴趣点。

朗读还是大声的好。大声不仅能够克服胆怯,还可以训练气息和嗓音,抵达字正腔圆的境界。所谓“吊嗓子”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朗读需要下一番苦功。指望一两次就见效,还不如一边躺着去。每天按照计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便能渐入佳境。表达能力强了,于人生于事业都大有裨益。

120.陪伴

亲情少了陪伴

就像锅灶没有生火

缺失陪伴的爱情

终究会渐行渐远

哪怕在一起

不言不语

只要手拉着手

肩并着肩

就有了温暖

121.聊天

聊天是一个技术活。设置话题,活跃气氛,掌控节奏,避免冷场,把握尺度,防止尴尬,各个环节都需要运用沟通交流的娴熟技巧。经常看到有人责问:你会聊天吗?确实,生活中不会聊天的大有人在。

聊天的技术含量主要体现为情商和应变能力,还要有丰富的知识,不然别人聊得热火朝天,你只有干瞪眼的份。一众人坐下来,内向、拘谨的,不善言辞、正襟危坐的一类人物,大多聊不起来,入不了别人的眼,也进不了别人的心。会聊天的人,才更有趣。

122.雅居

六七十年代的农民对于居住的需求是能够遮风避雨,有一张床可以睡觉,城市居民是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房子的质量和功能都处于原始时代。数十年沧桑巨变,居住已成为衡量生活品质最突出的要件,现在的人们对居住越来越讲究了。

有的人住上了别墅豪宅,现代化功能应有尽有,装修和环境的品质限制了贫穷的想象,房间和院落里处处透着雅居的气息和细节。这一方面属于有钱人的生活,也属于有心人的生活。没有足够的资本,雅居只能是奢望;没有用心的经营,即便是用钱堆起来的辉煌居所,也只是一个毫无品位的暴发户。

人人向往诗意的栖居,但也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享受。

123.喝茶

前段时间看到小罐茶的骗局,据说是做8848手机的同一个老板。我就乐到不行。到底是骗子多还是傻子多?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但为什么小罐茶有市场?那是送礼的需要,面子的需要,还有就是骗子挣大钱的需要。

茶的品种空前丰富,想把世界上所有的茶叶全部品尝一遍,要花相当长时间,有的口味估计也咽不下去。品质人士谈起茶道来神采飞扬,哪一年产在哪个区域甚至哪一株茶树,水温多少度,泡茶的步骤和具体讲究,都能说出一二,有的还说的神叨叨的,把喝茶当作了一种信仰。这也没错,余生不长,生活的滋味原本就应该如此细细品之。

124.年会

铺天盖地的年会,这股风也不知道哪一年开始兴盛的。形形色色的组织,当然主要是各类企业和协会,年会的场面一般都不会小,场景布置千姿百态,类似于春节联欢晚会那种。经常有人扮演电视剧和游戏当中的角色,西游记和古装戏居多,老板打扮怪异,员工搞笑表演,热闹是挺热闹,但回头看看,大多留不下美好的记忆,对增进团队的凝聚力不见得有显著作用。

搞一场年会费时费力费钱,为什么还如此热衷呢?想不出足够充分的理由。也许是赶时髦,也许是经济低迷时期人们苦闷的内心要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也许是这个组织的领导者要通过超现实的形式刷一刷微薄到可怜的存在感。那些虚妄的年会不搞也罢。

125.书法

书法是国粹艺术。特别欣赏古代大家鬼斧神工的线条、浑然天成的意境,特别鄙视当代所谓名家浅薄的笔墨、怪异的风格。现在的书法界,太多盗世欺名之徒、蝇营狗苟之辈,有的连正楷笔划的基本功还不具备,就操练起了草书;有的是满满的江湖味,只会写宁静致远、惠风和畅、天道酬勤之类;有的甚至把书法当成了行为艺术,用嘴脚和头发写,一边鬼画符一边念念有词并配以表演动作,完全是对艺术的亵渎。如果这些只是自我娱乐、怡情养性倒也罢了,却非得要以丑为美、活宝现世、贻笑大方,背后定然是名利作怪。

据说书法界的反腐已经开始,太需要正本清源了。

126.音乐

能够感动耳朵和眼睛,就能打动心灵。音乐就属于这样的艺术。一个个音符仿佛一次次心跳,乐感强的人会随之共振共鸣。

不同的心境需要不同的音乐来抚慰,或者不同的音乐深化相应的情感。累了,听一听轻音乐舒缓神经;快乐时,节奏明快的乐曲让心情更加透亮;悲伤中,听到哀乐会触发泪点。

时空无限,音乐永恒,那些经典在世间恒久回响。唯有懂音乐的人,才能感知经典之美。经常在音乐中熏陶,人的内涵和气质也会升华。

127.瑞雪

江南2020年第一场雪

其实早该下了

是暖冬消融了雪花飘舞的梦

趁着星光黯然

精灵们把夜染白

大地盖上一层柔软的棉絮

树林以及小鸟

呼吸着灰黑相间的色调

狗狗以欢跳迎接黎明

而这迟来的瑞雪纷飞

却在白茫茫的期待中

戛然而止

春天的脚步

已从不远处踏雪而来

128.驾车

驾车的乐趣只有驾车人自己知道,驾车的凶险也只有驾车人自己体验。

车是可以流动的封闭空间,如果闲暇无事,开车兜个风,浏览沿途风景,呼吸新鲜空气,漫无目的,或快或慢,无疑是一场很好的放松和休息。

对于路盲来说,导航和方向盘一样重要。但如果过度信任导航,有时候会误入歧途,进退两难。

一开始学会开车,恨不能时时都要开,手痒。时间长了,对驾车的恐惧与日俱增。尤其是长途,很累,三五百公里开下来,手脚僵硬。老司机都知道,长途宁愿坐高铁。

驾车最最重要的还是安全,车辆行驶在路上,一不留神就会成为动态的凶器。事故都是发生于大意和迷糊的一瞬间。状态不好,还是离车远一点。

129.家务

做家务到底有没有乐趣?没有标准答案。也许大多数男人不屑于回答,大多数女人把它当做了一种宿命。

家务其实有宽泛的内涵。除了耳熟能详的做饭洗衣服拖地,还有买菜,带孩子,遛狗,修枝剪叶等等,大致数十个项目。想把每件家务活都干出高水准,还真不那么容易。费时费力不说,技术含量也是少不了的。

现代人图享受,不少家庭把家务外包给了家政。宁可晃着膀子散步,也不愿干家务活。其实家务也是很好的健身运动,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不乐意这样的健身方式。

130.高铁

高铁早已成为首选出行方式,便捷快速,相对安全,还有一点很重要:准点率高。经常出差的人,对航班的大面积误点,吐槽是最多的。

高铁之于出行,是跨越性、颠覆性的变革,普罗大众好评如潮。特别是出国回来感触更深,所谓的先进西方国家已在高铁领域落后中国一大截。

乘坐高铁也是分等级的,商务、一等、二等,其实享受的服务并无显著差别,主要体现为空间不同而已。

高铁上的盒饭超级难吃,总有泡面的味道在车厢洋溢。这样一个简单到一塌糊涂的问题,为什么改进不了?恐怕还是国内的常见病:硬件一流易,软件一流难。

131.出国

现在出国已经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儿。商界就有大量的空中飞人,老百姓也把出国旅游、留学、考察当作了一个热门选项。

出国是需要备课的。英语这一关首先得过,不懂英语寸步难行。接下来就是所到国家的地理气候、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等等。在国外出洋相的人实在太多了。

出国不能盲目、随意。出一趟国不容易,行前还得问一问自己:为何出发,到国外究竟干嘛的。即便是游玩,也得避免走马观花,得用心去欣赏,游有所获。其他目的的出国则更不用说了。所谓初心就是这个含义吧。

多数出国其实是很累的。有的国家交通通讯、衣食住行等基础设施,远没有国内这么便捷和完善。有的甚至还是凶险之旅,需要时时提醒自己防患于未然。

132.游戏

有的游戏是打发无聊生活的衍生品,比如棋牌、益智、休闲类;有的游戏是人类隐秘内心的显化和延伸,比如暴力、占有、破坏、一夜暴富;有的游戏是现实社会在虚拟社会的映射,比如竞赛类的电竞、手游,满满的残酷竞争。

当游戏在网下网上都火爆起来、众人乐此不疲的时候,表明了社会的堕落还是繁荣、经济的衰退还是发展?还不能简单地下结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一个社会、一座城市,年轻人打麻将、玩纸牌成风,长期宅在家里沉迷于游戏,那一定不是好事。

133.微醺

微醺的状态

离半醉半醒还有一丁点

沉睡的细胞被酒精激活

活跃的细胞被酒精麻醉

别人的眼里

你换了一个人

你的眼前

晃荡着稍许迷离的世界

134.春运

春节的潮汐如期而至

让交通网络血脉贲张

黑压压的候鸟迁徙

比不上春运的磅礴气势

此刻

城市变成了农夫

大把大把的种子

向乡村播洒

袅袅炊烟里

春联映红了田野

漫天风雪中

爆竹荡漾起团聚的笑声

过年回家的信仰

原来也是一种地球引力

135.吃货

吃是所有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人类对于吃无疑是最讲究的,顶端的称之为美食家,一碰到吃就眼睛贼亮、胃口大开的称之为吃货。

吃货应该算是身体棒、而且懂得生活的人。把人间美味尝个遍、尝个够,那也是满含着向往的乐观人生。如果稍稍加以节制,不至于吃出三高和肥胖症,就是很好的境界了。

难以想象,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饥肠辘辘、面带菜色,想做吃货也缺乏基本的条件。感恩这个伟大时代吧。

136.掸尘

家里面的灰尘是需要时时清扫的,过年则是一次大扫除,老家称之为掸尘。记忆中小时候,掸尘是有顺序的,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把鸡毛掸子绑在一根竹竿上,先清扫天花板角角落落的蜘蛛网以及灰尘,然后是四面墙、窗户和家具的顶面侧面,最后到了地面。所以关于掸尘的最深刻记忆,就是这个鸡毛掸子。现在的掸尘,用上现代化工具或者专业化家政公司了,灰尘清除得更加彻底。

一个洁净的家,体现着生活的品质。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时时地掸去行为和心灵上沾染的灰尘,是一种修为。

137.读书

关于读书的话题太多了。只说两点:

其一,在电子化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传统的纸质阅读其实书香味更浓。该提醒自己适时放下手机、平板、电脑,捧一本有实实在在手感的书籍,让心灵与翻书声形成更好的共鸣。

其二,在快餐化、碎片化阅读充斥眼球的时候,有计划的系统性阅读尤显重要。该提醒自己不可满足吸纳那些所谓时鲜的零碎信息,知识只有构成体系才有深度广度和价值。

138.流感

流感出现这么多的变异,是人类怎么也想不到的。前些年的萨斯、禽流感和最近的新型冠状病毒等等,都是来势凶猛,突然间爆发的,灾害的程度令人恐惧。

流感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也许是人祸为主。类似于超级流感的一些大事件,不胜枚举。是人类不好好珍惜自然、珍惜生态、珍惜动物、珍惜自己的生命。所有自然界的报复,其实都是人类的自我毁灭。

139.旅游

现在旅游的形态渐渐丰富起来了。

原来那种随团游,是典型的花钱买罪受。行程安排极其紧张,忙得像赶集一样。在景点拍个照、留个影就算到此一游了。还有天下最难吃的团餐,回想起来就会有呕吐的感觉。

自由行要好了许多。如果事先做好攻略,把细节考虑周全,备足银子,这样的旅程就能轻松自在,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原生态的深度游是我所喜欢的。选择去那些真正有底蕴、有特色的目的地,住下来、静下来,细细品味,把心融进去,接受大自然和历史人文的洗礼。这才是旅游的真谛所在。

不过,旅游总会遇到不尽人意的地方甚至陷阱,心态好一些,把种种不愉快也当作旅游的体验,旅游的乐趣就浓厚多了。

140.零食

零食是生活当中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不只是对主食的补充,填饱肚子也并非依靠零食。零食的最大作用,其实和心理的调节密切相关。

有的人心情大好,胃口大开,吃一点零食,把内心的愉悦进一步释放出来。有的人很难受,也会冒出吃的欲望,把零食当作了消减和攻击坏心情的一颗颗糖衣炮弹。有的人边追剧、边娱乐,或者聊天的时候,也会用零食来伴随消遣。

晚上来一盘瓜子吧,我要审视一下鸡零狗碎的人生。

141.温暖

从来没有哪一个春节

像今年这么特别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蹭着春运的节奏

隔断回家的路

一座一座城市

相继戴上了口罩

人们道一声祝福

都小心翼翼

“别聚了”成为高频词

病毒是冰冷的

但人心那么温暖

关爱彼此

守望相助

红艳艳的灯笼

闪耀在寒冬

142.酣睡

睡眠对于人,和吃饭一样重要。睡到自然醒,实在是一种奢侈。睁开双眼,神清气爽,连天花板都是那么轻盈美丽。酣睡一场,对人的状态是一个很好的调节。

为什么很多人睡不踏实呢?一则身体有病,二则脑中有事,三则心里有鬼。睡觉做噩梦的,不外乎这三种情况。

睡眠还是一门科学,能把睡眠研究透,开出酣睡的妙方来,应该可以称得上是大家了。

143.辟谷

适时做一些类似于辟谷的养生,于身体还是很有益处的。人食五谷杂粮,特别是经常在外应酬的,腹中必然积压秽气。如何清理和消除?运动是一个方面,节食、调整饮食结构,甚而辟谷,是另一类措施。

辟谷有多种方式。服气和服药,个人体会服气为优选。用近乎决绝的意志,严控自己的食欲,保持一段时间的饥饿感,身体机能便会产生明显的调整,精气神也会好转。当然,凡事不能过,依据自身状态适度辟谷,才是守正之道。

144.发烧

这年头体温高上去了,可不能含糊。很多疾病都会有发烧的症状,高传染性的疫情更是如此。这不,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第一就是看有没有发烧,确诊了就要被隔离,相当可怕。

有人说,一年里面发一两次烧是身体的排毒,是免疫系统发出的警示,正常细胞与病毒细胞之间发生了战争。今年我就遭遇过一次多年不见的高烧,昏睡两天之后,自然痊愈了。虽有受伤的感觉,但退烧之后居然是说不出的舒坦。

人体很奇妙,生命很脆弱。维系健康,在于平时,在于一点一滴。

自言自语(四)

《若有所思》第四篇章人间烟火的喜乐36篇,基本上是匆匆写就的。两个特点:一是在手机上用讯飞语音输入,很快就完成了。二是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发布的寥寥无几。随想的味道更浓了一些,质量也不见得有前三个篇章那么精细,但也有别样的乐趣。

这个时间段刚好是岁末年初,度过了一个不堪回首的诡异的2019年,刚刚迈进2020年的门槛,惊天的大事又不断发生。伊朗著名将领在斩首行动中丧生,新冠病毒肺炎从武汉发端,球星科比坠亡,鼠年春节只好宅在家里自我隔离,圈在封闭的空间里兜来兜去。一切都变得无法预知。

这样的时节,是不是能给《若有所思》提供新的素材,又该如何书写?反而有点提不起精神来了。还是让时光平静度过吧。接下来打开第五篇章,恍如梦境的风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