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离婚老了再找对象叫什么(他原本有机会娶个媳妇)

他叫杨庆生,是赣江边陲一个村的村民,说到他自然先会想到其母亲,母亲名叫张右莲,在杨庆生已成人时,她已出嫁两次后进入了老年。

第一任丈夫,生了一个儿子,十岁左右因病撇下妻儿早早的走了。

传统的社会传统的女性,悲痛之余,哭过之后仍要继续生活下去。

一个农村普通女人,也无什么特长,左思右量别无办法,只好再嫁,为了照顾儿子,选择就地选夫。

第二任生下了杨庆生,三年后又添了一个千金,取名杨菊珍。

年轻时离婚老了再找对象叫什么(他原本有机会娶个媳妇)(1)

在这期间,既生养了一子一女,同时又将前夫儿子照顾带养长大,也就是她再嫁本地的初衷。住房只隔二排的距离,也就是一碗汤的距离,才好照顾一起拉扯长大。

在那个年代,只要衣能遮体,有饭裹腹就不错了。

可在杨庆生十几岁时,还未成人,第二任丈夫又提前离开了人间;好在拉扯几年后,杨庆生便长大能劳动了,虽不乍的,但能挣口饭吃,一家人生存有望。

当杨庆生长大成人,有劳动能力时,其同母异父的兄长已娶亲生子,张右莲便还是两边跑,帮着带前夫的孙子。摇篮抱孙,帮照看。

俗话说“前夫有个子,一直顾到死”。这话一点不假。

年轻时离婚老了再找对象叫什么(他原本有机会娶个媳妇)(2)

这时改革的春风吹到了这个边陲村,张庆生到了己婚年龄,可家庭贫寒,娶妻有困难。

虽然己改革几年了,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寻找副业另赚钱了,可咸鱼翻身,一时很难啊!

便有好心邻居亲戚,给他家出主意,找到了几里路外的一户人家,也有一子难找媳妇,并与他一样有个妹妹。

为了成家传宗接代,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便出现了互换亲的新鲜事。

经媒人两家串说,对方同意互换,而杨庆生的妹妹杨菊珍,起初也答应了,为了亲兄长,虽然对方家庭条件也有她不满意的地方。但必竞是互换,这样的家庭也是难找,双方两对4个人年轻人都要如意,那是不可能的。

就是一个人在选对象时都不可能各方面称心如意,更何况是4个人捆一起,两个家庭。

年轻时离婚老了再找对象叫什么(他原本有机会娶个媳妇)(3)

时间一晃将近半年,在要准备挑吉日良辰办喜事时,杨菊珍反悔了,可把老母亲气坏了。

眼前一个上三十岁的单身儿子,能不急吗?一生含辛茹苦,嫁二夫,为的不就是儿子吗?

左劝右劝,要她为哥着想,后来和女儿拌嘴,也无济于事。

也是平日里走家串门,亲戚乡邻说东道西的,各有各的看法,杨菊珍耳朵软了,开始有私心了,原本亲兄长也只有这个机会,否则单身一辈子,似乎成了定局

因为贫寒,房子也是其父解放初期土改分得一间多房,在一栋大砖木结构的大房子里,4——5家共一屋。

那时已改革开放,虽有自由了,可要去发家致富谈何容易,一要资金,二要人脉帮手,创业是有风险的。

充其量当时发家挣扎出来,咸鱼翻身的每个村顶多一、二家。因为要资金、胆量、实力、机会。

年轻时离婚老了再找对象叫什么(他原本有机会娶个媳妇)(4)

后听旁人说,妹妹反悔还有另一个因素在加码。

那就是其同母异父的兄长,当时他的二个儿子中,大儿子也将近结婚年龄,只是杨庆生己成了大龄男生,叔父辈了,所以说只有换亲才能脱单!

也就是杨庆生、杨菊珍两姊妹异父的大哥了,其大哥生有二男一女,在农村有二个儿子,虽说命好不会绝代(老传统,儿子才是传宗接代,女生外相)也只有一间半房,所以要准备房子是首先大事

而当时原生产队有集体财产要变卖,都分田到户了,原来的队屋仓库之类都要处理。变现分给各家各户。

其中一栋新造的砖瓦房,要三千多元,谁家想买只要拿得出钱,就是谁家的了。而且面积一百多平米,有钱要想建房,地基都没有,当时国家管的很严,谁都不敢乱来,包括领导。

年轻时离婚老了再找对象叫什么(他原本有机会娶个媳妇)(5)

这个诱惑力很大,当然是正处在需要的人家。没有钱,只能张望。

为什么说有人加码呢?如果杨菊珍答应互换亲,则双方互勉聘礼,也就是礼金钱,只各置婚礼用品,一切从简;本就是贫寒,要不谁愿意互换?

既有不如意的方方面面,而且名誉也不好听。

如果不互换,杨菊珍另外也有人在说媒,大概在她心目中,那个男生或者家庭比这互换的稍好一些。还可以拿到几千元聘礼

还没跨过20岁的年轻女孩,心中是浮动的,原来漂浮不定的心,加上大哥、大嫂旁敲侧击一下,换亲不黄掉才怪呢

年轻时离婚老了再找对象叫什么(他原本有机会娶个媳妇)(6)

后才知,换亲未成,杨菊珍拿了另一家的几千元聘金,借给了大哥买生产队的房屋了。

那年月,别说几千元,工资都还是国家规定的,大学生每月42.5元,是雷打不动的

随后杨菊珍出嫁了,生了一子一女,老公到外面寻找副业,赚点零花钱,自家几亩田和旱地,由她每天劳做干活。日子过的也就极为普通,甚至过的手头紧还要向别人伸手借。

如此杨庆生就孤身一人,与年迈母亲相依为命。

又过去几十年了,2014年,其母年岁已高病逝。

剩下了杨庆生,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 。

他而今己60多岁了,随着国家的政策,劳动了一辈子的杨庆生,反倒享福了,每年都有国家发放的养老金,而且逐年增加。

年轻时离婚老了再找对象叫什么(他原本有机会娶个媳妇)(7)

天天酒足饭饱,在原来是边陲小村,现成了边陲小镇的小卖部,或超市里闲逛、聊天

而一星期前又听说,因为今年疫情,政府拔给他三万元补修房屋。

他现在衣食无忧,晚年倒是很幸福,唯一缺失的是,没有一个后代,只与邻居、村里人为伴

忠厚人自有忠厚福,有些人还整天带孙子,做的不好还看晚辈的脸色。

而其同母异父的兄长,前几年查出肺癌,不久离世。

人生就象农田抽水机,水大了禾苗被淹,夏日太阳酷热,抽进田的水,过了一天又被太阳公公晒干收回去了,如此以往循环。

不难看出,紧要关头,人性的自私,亲人之间都背离,世态的庸俗,同样的饭,养出千万种人,而每一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花旦、小旦、文生、武生,各就各位,演出了一台精彩的节目!

.

#原创图文#

图片来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