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缘起性空是怎样解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明明存在,为什么说“虚妄”,缘起性空又怎么理解?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现象,包括物质现象,以及所感知的形象,都是虚妄不实的。

虚妄不实,并不是说一点没有,并不是空无,它是非空非有的状态,因为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没有一个真实的主体存在,它是因为缘起而暂时假和,缘灭之后,也就不复存在。

佛教中的缘起性空是怎样解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1)

有人会说,那我身边的一些物质,比如家具啊,桌子,椅子,这不都是真实存在吗?

我可以触碰到,我也可以改变它们的位置。这怎么能说虚妄不实呢?

那么你想没想过,在过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中,你家里曾经淘汰很多过时破旧的家具,那些已经不知所踪的家具,它们现在还有吗?在你的世界里,永远没有了。你现在,还能触碰到它们吗?

对于今天而言,好像坚实存在的家具桌椅,终究也一样,有一天,会无处可寻。

说明什么?说明过去那些消失的家具,虽然曾经存在,但是只是因为跟你的缘没有尽,你们因缘和合,而产生关联,所以呢,它是暂时存在的。

但是世间万象,有开始就必然会有结束,凡升起就必然会落下,有发生,就必然有消亡,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也是永恒的大道,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佛教中的缘起性空是怎样解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2)

所以,缘起的刹那,就注定了缘灭的结局。缘灭的结局,也正意味着“性”空的本质。

缘起,则“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生,事物或者物质随之出现。

打个比方,河的两端有一座桥,桥开始是没有的,人们要到河对岸去,因为有这个需求,很多人就有了要建桥的想法,有这个想法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对于这个桥而言,就是缘起。

很多人就因此自然而然聚在一起,有人出工,有人出料,然后开始建造,这个桥就出现了。也就是说,物质现象由于缘起而形成。

那么缘尽了呢,性空。性空这个性,就是性质,本质的意思,空,不要单纯的理解成没有,它是不生起,也不灭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的一种本然的状态。

包括事物,物质在内,本质都是空性的,只是因为缘起而变现出一系列的相。

佛教中的缘起性空是怎样解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3)

怎么理解非空非有?空是没有,也是有。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

当你说出“没有”这两个字,实际上它已经是一种有。

有是色相,没有是空性。有和没有是一回事,也就是说,色相和空性是一回事,换言之,色即是空。

上面说了,没有就是有,同样,有就是没有,因为它随时会破灭,有一天你终究会明白这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切皆不可得,得都没有,又谈何失去?无得亦无失,不增也不减,这就是生命实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