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或不见仓央嘉措赏析(见或不见这首诗不是仓央嘉措写的)

仓央嘉措这个世间最美的情郎,他传世的情诗并不多,但是他的每一首都是那么浪漫、那么凄美。“不负如来不负卿”如是,《那一世》也是这样,《十诫诗》也是那么的优美。

其实仓央嘉措流传下来的情诗总共不过几十首而已,但是关于仓央嘉措的诗却多如牛毛。有些诗更是曾经几度被人误传是仓央嘉措所写。虽然她们和仓央嘉措一样美,但是有些的确不是仓央嘉措写的。

你见,或者不见,

我都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都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都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见或不见仓央嘉措赏析(见或不见这首诗不是仓央嘉措写的)(1)

还记得这首诗吗?曾经这首诗一度被认为是仓央嘉措所作。为了这首诗,当年《读者》、腾讯、新浪等很多媒体都发文澄清此事。因为这首诗实在太像仓央嘉措的风格了,并且意境是如此地贴合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都在这里;你爱或者不爱我;爱都在那里,不增不减。默然相爱,寂静欢喜。这首诗表达的不就是诗人对恋人浓烈的爱吗?但是最后一句又是那么的释然,默然相爱,寂静欢喜。一个“寂静欢喜”,在浓烈的爱意中又流露出一些佛家的释怀。这俨然就是一个如泣如诉的仓央嘉措吗?

《见与不见》这首诗,因为电影《非唱勿扰2》为人们所熟知后广为流传。并且《读者》杂志曾经以仓央嘉措的名字刊发过,这首诗写得实在太好,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很多读者的第一印象还是停留在仓央嘉措哪儿。

见或不见仓央嘉措赏析(见或不见这首诗不是仓央嘉措写的)(2)

甚至出版社发行的书依然用的是仓央嘉措,好像像是只要有关西藏和尚的情诗都非仓央嘉措莫属似的。以至于后来《宫心锁玉》的片尾曲作词者的署名依然沿用的是仓央嘉措,直到这首诗的真正作者找上门来才更正过来。

《见或不见》这首诗的真正作者是扎西拉姆。

扎西拉姆并不是藏族人,她是广东肇庆人,原名谈笑靖,如果说非要说她和仓央嘉措有什么关系的话,扎西拉姆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扎西拉姆是她的法名,意即“吉祥天女”。这首诗并不叫做《见或不见》,它的本名应该叫做《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最早被作者发布于2007年。

扎西拉姆说,此诗不关风月,只是出于对佛的虔诚。

不可否认,我也认为《见或不见》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男女爱情的情诗。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扎西拉姆如是说,我的这个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莲花生大师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者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她表达的是一种对佛虔诚的信仰,“你见或不见,佛都在那里”,这样的解读也许更能符合作者的本意。

扎西拉姆和仓央嘉措不同,她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见或不见仓央嘉措赏析(见或不见这首诗不是仓央嘉措写的)(3)

西藏的仓央嘉措即是活佛,又是情僧;汉族的扎西拉姆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年幼时与佛结缘,修行已经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了。她曾经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做过白领,但是喧嚣的俗世生活让她感到烦躁不安,她渴望那一份寂静和安然。

于是,扎西拉姆选择了修行,走上了朝圣之路。青海、西藏、尼泊尔、印度,她遍访佛教圣地,佛塔、禅房,让她在信仰的天地获得了欢喜。

仓央嘉措是不负如来不负卿,扎西拉姆的文字中表达的却是对佛虔诚的信仰。

仓央嘉措和扎西拉姆,他们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上的人,但是他们都给我们留下了一段美好得文字,不是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