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宇宙中能跑多快(地球每秒630公里在宇宙中飞奔)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任何物体都在无时无刻进行着运动;在宏观来看,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静止,物理学上大多都被称为相对静止,也就是说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因为做着同步的运动,所以看起来是静止的。
而绝对静止根本不存在,因为任何看似没有运动的物体,放在太阳系这个框架中,其实都在随着地球进行公转自转,只是千百年来,我们早就适应了这种运动,所以根本感受不到。
而地球运动的速度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慢,地球自转的周期大约为24小时(实际要比这个短一点),地球的自转路程也就是周长为四万公里,可以得到地球自转速度为秒速366米每秒;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天,其运行的周长约为1.5亿公里与两倍圆周率的乘积,可以得到地球的公转秒速为30公里每秒。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科学家发现,地球还有另外一个运动趋势,并且这种速度达到了630公里每秒,以这种近乎狂奔的速度赶向另一个地方,你知道其目的地是哪里吗?
天体的运动
宇宙并不是诞生之初就有如此规律的运转,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空间大概没有现在那么大,甚至连天体都没有形成,只有许许多多尘埃和爆炸得到的物质。经过长时间的运动,某些物质聚集在了一起,因为引力的作用形成了比较规则的圆形,天体才出现了。
而天体本身具有庞大的引力,距离较近的物体还会继续被天体吸附,使得天体的质量不断增加。
当出现很多天体的时候,附近的天体产生的万有引力作用相互影响,越大的天体影响范围越大。
这样的引力就会产生碰撞,而不断的撞击会让天体的角动力变大,当角动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天体就会进行自转,经历了漫长的磨合过程,这才形成了如今的运转规律。
小一级的天体会以大一级天体为中心,做公转运动,因此太阳正在绕着银河系做着公转运动,或者说不只是太阳,他带着太阳系,还有很多行星系都在绕着银河系做着公转运动。
具体来说,大家公转的中心点是银河之中那个叫银心的位置,从银河系的照片上来看,银心就是中心最亮的部分,那里有许多的星系,甚至还有一个超大黑洞,它们共同构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引力。
而太阳距离银心还有2.6万光年的距离,所以总共需要2.25亿才能完整旋转一圈,这个数据被成为是银河年。我们人类演化了诸多文明,如果算在太阳的体系里面,仅仅只过了0.001个银河年,就连太阳自己也才转到第21圈。
根据太阳目前的位置,它的星盘面与银道面有六十度的夹角,所以其运动轨迹是在银道面的上下方不断穿行。根据预测,在3200万年以后,太阳系就能够穿过银道面了。
太阳的运动已经足够让我们震撼了,那么银河系又是围绕着谁运动,怎样运动的呢?
银河系的运动轨迹
根据科学家的观测,银河系正在带着所有的“子民们”,以110公里每秒的速度在宇宙中穿行,不过这个数据并不准确,因为它是按照仙女座星系为参考系得到的答案,而仙女座星系可能与银河系运动的参照物是相同的,只不过速度并不一样。
不然,如果以这样的行经路线运动的话,38亿年后,宇宙将发生一场恐怖的爆炸事件——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发生剧烈碰撞。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作为参照系,来研究银河的运动呢,科学家利用的是宇宙微波辐射背景。
宇宙起源的那场爆炸为空间带来了很好的能量,又因为空间还没有展开,所以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极高的温度,随着空间的扩散,能量的分散,宇宙的温度也慢慢冷却下来,直到今天,宇宙的温度就快接近绝对零度(最低温度)了。
所以当年爆炸还留下了很多光子,它们很幸运没有被别的物质所捕捉,飘荡在宇宙空间中。只不过因为经历了能量的衰减远古,如今已经变得微不可察,只有通过特殊的方法才能发现这些微波的存在。根据微波的状况,人类才得到了这样一副微波背景辐射的图景。
从整体来看,微波背景的温度还比较均匀,但是狮子座和宝瓶座的温度却发生了波动,前者有升高,后者有降低。
科学家推测,这种现象应该是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便是根据红移和蓝移的效果,人类得到了银河系的运动速度为六百三十公里每秒。
那么银河系究竟的运动究竟是因谁而作的呢,引力范围可以达到好几亿光年,让上百个星系受到它的引力?科学家也没有做出相应的回答,只是将这个未知的引力命名为巨引源。
结语
巨引源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相隔甚远,但是它却吸引地球以630公里的速度狂奔而去,到底是怎样一个强大的天体能够拥有如此震撼的吸引力,这恐怕已经不是超大黑洞能做到的事情了,因为它的引力甚至连银河系的所有恒星都牵制不住。
要想解决这个答案,人类还有付出很多努力,因为至少仅凭借光速根本无法满足对巨引源的探索了,况且人类还没有摸索到光速的门道。只希望未来科技能出现质的飞跃,尽早揭开这巨引源神秘的面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