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感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是该诗的精要句子,也是诗人王维的思想,或者人生境界的写照。全诗如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感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1)


一.诗人王维介绍。

深入解析诗句之前,有必要对诗人王维的生世作以简单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等,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诗擅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王维的诗,犹如画卷,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这样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和李白、杜甫并称为“盛唐三大诗人”,被誉为“大诗人”的背后,亦有着不平凡的经历。王维九岁丧父,他的母亲带着他和四个弟弟一个妹妹,回了娘家,之后含辛茹苦,抚养他们成人。王维虽然成名较早,但是仕途并不顺利。而立之年,他的妻子因为难产去世。丧妻失子的王维,再未有娶。

经历了人生无常的王维,早早看淡了仕途,专心修佛。四十多岁时,王维在长安东南蓝田县辋川买了一所别墅,这所别墅原为诗人宋之问所有。入住辋川别墅之后,王维就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王维被俘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结束,王维被下狱,按律当斩,但因为其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其兄弟王缙平叛有功,为其请求削籍赎罪(这让我们想起苏轼因 “乌台诗案”下狱,其兄弟苏辙上书,同样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

《终南别业》是诗人王维晚年的作品。别业,即别墅。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感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


二.《终南别业》解析。

1.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诗人叙述了自己中年之后,厌烦尘俗,笃信佛教,到了晚年,安家终南山脚下。王维以 “颇”字,点明了对佛教的虔诚。南山,即终南山,陲,为边缘,旁边。南山陲,也就是辋川别墅的所在地。

2.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山林的隐居生活,过得很是自在,可以随性来往,虽然是常常自己一个人信步闲走,但是那种乐趣是无限的。盛事,美好的事情。

3.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路走去,不自觉就走到了溪水的尽头,于是索性坐下来,看天上云聚云散。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抒情小赋《归去来兮辞》之“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句,也正是这样田园生活的写照。

4.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偶尔在林中遇到老叟,会谈论半天。高兴之余,也就忘了返回的时辰。值,遇见,遇到。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感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3)


三.深入解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 顺应自然的心境。

依水流而行,水到了尽头,或者水源之处,或者落差断流之处;怎样都无妨,可以坐下来看云来云去。

这样心境的诗句,还可找来唐代诗人刘眘(shèn)虚的诗《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2. 享受当下的欣然情怀。

流水,行云,象征着自在和无忧无虑。生命的快乐,在于捕捉、珍惜和感受周围细小的美好,在于把细小的美好放大。

这样情怀的句子,还比如陶渊明《饮酒·其五》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 乐观豁达的心胸。

坦然对待水穷路尽,以乐观豁达的心胸看世界,一切都会豁然开朗。类似的句子,还有我们所熟悉的南宋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句。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感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4)


四.王维隐居辋川别业(别墅)所作的其他部分诗句。

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2.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3.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4.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5.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积雨辋川庄作》)

6.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其余略)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感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