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项目进校园校企合作新实践(太原市迎泽区校企合作)

产业项目进校园校企合作新实践(太原市迎泽区校企合作)(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二者如何更好地互促共赢、全面融通?迎泽区通过校地共建的方式,依托太原智慧产业园打造了“食药装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搭建起产学研融通的全新科研合作载体,“三步曲”蹚出一条“校地合作赋能产业升级、校地共建推进互促共赢”的路子。

第一步

党委牵头整合资源

存在问题:

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建设中,迎泽区重点建设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区。太原智慧产业园在这一领域有基础、有潜力,但规模小、科研力量弱。如何借助校地合作,弥补园区发展短板,助力其高质量发展呢?

产业项目进校园校企合作新实践(太原市迎泽区校企合作)(2)

解决思路:

党委牵头整合资源,引导校企合作。通过完善政策配套服务、畅通资金支持渠道,依托太原智慧产业园,培育产业新高地,建设特色鲜明的食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完善政策配套服务。迎泽区委区政府发挥党委牵头整合资源的优势,快速修通产业园周边道路。成立党支部,重点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激发干事创业的信心与活力。借助校地合作之机,积极引导智慧产业园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对接,为园区科研创新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产业项目进校园校企合作新实践(太原市迎泽区校企合作)(3)

畅通资金支持渠道。迎泽区委建立园区与多个职能局之间的互动机制,畅通立项渠道,更好地为企业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为园区138家创新型企业争取各级各类财政资金1819万元。其中,获得人才及团队支持政策奖励资金514万元,平台载体支持政策奖励600万元,各类科技产业扶持资金705万元,为企业健康平稳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迎泽区委统筹产业布局和项目规划,指导智慧产业园在专业细分领域定点发力,全方位聚焦食药装备智能制造,在明鼎医药、瑞飞机械、欧菲斯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引进和培育了康宁医药、纳德西生物、钢鑫科技、昌德大成科技等287家企业,擦亮了“招商引才基地”金字招牌。

产业项目进校园校企合作新实践(太原市迎泽区校企合作)(4)

实践与成效:

在迎泽区委区政府牵头整合资源及大力支持下,太原智慧产业园形成了以医疗器械、食药装备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成为富有特色的国家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了企业集聚、产业集聚、资源集约、服务集中、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态势。

第二步

依托园区建立科研平台

存在问题:

太原智慧产业园在食品机械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独树一帜,具备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的基础。但技术创新中心应该以什么样的模式组建,园区企业的技术需求与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之间如何顺畅衔接呢?

产业项目进校园校企合作新实践(太原市迎泽区校企合作)(5)

解决思路:

依托园区建立“食药装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智慧云技术共享服务平台”,让中心和平台成为集聚政策、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种创新要素的高质量载体,进一步畅通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人员之间、项目和科研团队之间交流的渠道。

建设中心组建团队。智慧产业园投资 3000 万元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占地面积 2000 平方米,为开展装备技术研究、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打下基础。采取“企业 高等院校”“企业 科研院所”“项目 科研团队”等多种形式组建科研团队,集聚了中科院林甲灶博士“人工智能”科研团队、北航苏善伟博士“自动控制系统”科研团队、中北大学王宗彦教授“智能制造”科研团队、山西农大陈益胜博士“大豆蛋白多肽制取”科研团队等10个科研团队。柔性引进在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方面专业的博士6名,硕士4名参于科研课题攻关,形成人员与课题相互匹配、团队与团队相互联合、共生共创共享的科研模式。

产业项目进校园校企合作新实践(太原市迎泽区校企合作)(6)

线上线下合作交流。在线上,创建“智慧云技术共享服务平台”APP,园区企业可以利用该平台随时与高校科研人员对接交流,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高校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平台发布,寻找合作伙伴,助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在线下,校地共同打造工艺技术研究中心、装备试制中心、工程技术设计中心、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人才培养服务中心、创业创新服务中心等“六大中心”和工艺技术实验室、分析检测实验室、功能食品实验室、豆制品实验室、休闲食品实验室、提取浓缩实验室、装备智造实验室、智能自控实验室、电气安全实验室、压力安全实验室十大技术研究实验室,为产业增智赋能。

产业项目进校园校企合作新实践(太原市迎泽区校企合作)(7)

实践与成效:

“食药装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智慧云技术共享服务平台”创建以来,为园区玛斯特科技、川洲电气等 20 余家食药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产品试制服务,取得专利成果 26 项。高校科研人员为园区140余家科技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步

转化成果赋能产业升级

存在问题:

有了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共享平台,园区的科研成果明显增多。但如何冲破制约科研成果转化的“堵点”,让这些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更好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呢?

产业项目进校园校企合作新实践(太原市迎泽区校企合作)(8)

解决思路:

成立科技成果转化组,持续追踪并促成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为技术创新与企业需求之间架桥铺路。同时,设立成果转化基金,从资金到技术,大力扶持有潜力初创企业,加速科研成果的应用。

成立科技成果转化组。由园区总经理任组长,园区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和合作学校专家成员共9名组成科技成果转化组。转化组摸清企业技术痛点,通过组织对接会、研讨会等形式,一方面将企业技术需求委托高校院所解题,高校院所通过内部“揭榜挂帅”等方式,确定研发团队,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促进技术成果应用;另一方面牵线搭桥将高校院所现有的技术成果推介给企业,畅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产业项目进校园校企合作新实践(太原市迎泽区校企合作)(9)

设立成果转化基金。产业孵化资金和外部风投机构投资共同组成成果转化基金。产业孵化资金1000万元由园区管理公司出资,该资金主要用于科研团队技术成果转化投资和入园初创企业的股权投资。2022年上半年,产业孵化资金运作转化成果20项,新创办企业20家;投资数智云、瑞能协同等新创企业15家,金额达495万元。除此之外,园区依托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积极开展技术成果投融资对接推广,引入外部风投机构对园区企业高价值技术成果投资转化,促成12个科研成果获得投资,推动技术成果向产业端和应用端延伸。

产业项目进校园校企合作新实践(太原市迎泽区校企合作)(10)

实践与成效:

通过校企合作,智慧产业园累计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0个,形成技术合同登记额6000余万元,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卡脖子技术150余项,形成专利成果713项,取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孵化了287家创新型初创企业,激发了校地联动共享发展的主动性。

乘着校地合作的“东风”,太原智慧产业园区带动就业4500余人,营业收入达到60多亿元,纳税1.8亿元,培育隐形冠军企业1家、单项制造冠军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和高新技术企业21家,园区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来源:迎泽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