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1)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深谋若谷,深交若水,深明大义,深悉小节。已然,静舒!

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这般,最佳!

勿感于时,勿伤于怀,勿耽美色,勿沉虚妄。从今,进取!

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无宠不惊过一生》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2)

丰子恺(原名丰润,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号子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如此多的“某某家”的称号可见先生涉猎之广,钻研之精,美术、音乐、文学、书法、教育均令人折服,他将艺术真正融入自己的灵魂,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在翻译先生的《缘缘堂随笔》时说:"我觉得,著者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3)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4)

【1】 家庭:成长的美好童年,是一生的光之源

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有六姊出生后便得到父母的宠爱,取小名"慈玉"。因为是家中最小,自然得到更多的爱护,是家人眼中的宝玉,祖母溺爱,亲人疼爱,姐姐怜爱,连家中伙计们也喜欢。他可以说从小便生活在被爱包围的环境里,可以说原生家庭的起步是十分美好的,也因为这样他度过了一段非常幸福无忧的童年,以至于这种美好的性情一直延续到他日后的作品之中,童年的成长生活经历给了他童真的美好,让他可以一生怀着温情悲悯去看待世间万事万物,成为他一生的光之源。在《忆儿时》散文中,他记录最难以忘怀的三件事,一是祖母养蚕,而是父亲吃蟹,三是友人钓鱼,可见他的童年时光是在充满乐趣的事情中度过的,念念不忘的是那段美好的记忆。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5)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6)

他的画作为我们展现了太多关于童年的美好画面,令人神往。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7)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8)

【二】师友:得遇名师指点,亦师亦友,一生知己

1914年丰子恺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师从夏丏尊学习国文,因为与老师的相处建立深厚的友谊,亦师亦友,让他奠定了日后的一生所求即文学、绘画、音乐。

丰子恺曾说:那时他们每天要花一小时练习绘画,花一小时去练习弹琴,不以为苦,乐在其中,是因为"李先生的人格和学问"折服了学生们的心,弟子们真心崇拜李叔同。

有一晚"李先生喊我转来,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对我说:'你的图画进步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处教课,没有见过你这样进步快速的人。当晚这几句话,便确定了我的一生。"

正是因为遇到两位恩师,他们以个人人格魅力与学术素养深深影响了丰子恺,让他找到自己真正所爱之事,也让他的人生变得更加丰盈美好。

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弘一法师(李叔同)教人,常引用儒家语:"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作为知识份子,先要有器度有见识, 而后再谈文学与艺术的创作,对丰子恺影响颇深。最好的老师不是毕恭毕敬的师长,而是能够成为一生知己,彼此心心相惜。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9)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10)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11)

【三】艺术: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不要脸"却是真艺术

记得当时被丰子恺先生吸引是源于一幅画《豁然开朗》,观之突然便想起当年课本里的《桃花源记》,感觉真的是其间风景突然出现在眼前一般美好,真叫人豁然开朗。想来艺术绘画的至高境界便是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能有所思有所悟吧。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12)

丰子恺的漫画很多与古诗文有关,或以画题点明,或有古诗意韵,"我觉得古人的诗词,全篇都可爱的极少。我所爱的,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甚至一句。""余每遇不朽之句,讽咏之不足,辄译之为画。"读古诗感受文字之美,于其间领略意境之美,而后融情成画,难得!

"我不会又不喜欢做纯粹的风景画或花卉等静物画;我希望画中含有意义——人生情味或社会问题。我希望一幅画可以看看,又可以想想。"这便是他的艺术理念,俞平伯评价其画"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 "不要脸"的故事由来

一天,丰子恺正在家读报,突然看到一个标题《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令他非常吃惊,想来并未与人交恶增么会如此说话,仔细看去原来是一篇标题党文,内容分析他的漫画特点,人物的脸部没有眼睛、鼻子,却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画技超群。原来是一篇赞颂文。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风格特点其实也是他在日本留学时看到竹久梦二的作品深有所感。

"熔化东西洋画法于一炉。其构图是西洋的,画趣是东洋的。其形体是西洋的,其笔法是东洋的。自来总合东西洋画法,无如梦二先生之调和者。"——丰子恺说竹久梦二作品

正是这一次相遇让丰子恺开启了他"随意画"的旅程,用淡雅常见的线条,寥寥数笔,勾画意境立显,简单朴素的画面中流露出温情与思想的力量。

泰戈尔曾称赞丰子恺:"用寥寥几笔,写出人物个性。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听什么,高度艺术所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13)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14)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15)

【四】童真: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丰子恺一生可谓在追求童心、童真、童趣,他觉得"人要像小孩一样,怀有一颗善良纯真之心,看待世间万物,才会懂得那些小事的真正趣味,才能看到更多生活的美。"

明代李贽(1527—1602)提出"童心说"。艺术创作以儿童视觉,无功利地看事物,取其天然纯真的本性状态。童心、童趣是一种纯天然的诗意,而纯粹、本真和澄明则是其中的要素。童真诗意既是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美学观点。

在丰子恺先生眼中"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他一头栽进童真世界,以童心去追寻,绘出儿童姿态与感情,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才是人之本性,也是他不尽的艺术与人生追求。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16)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17)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18)

【五】承诺: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半生画出《护生画集》, 50年坚守一份承诺

丰子恺和李叔同(弘一法师)师生之间,有一个神圣无比的盟约。1928年,弘一大师50整寿,丰子恺画了50幅画组成《护生画集》,请恩师题字,护生是佛家爱护众生之意。后来弘一大师寄信给他:

"朽人七十岁时,请仁者作护生画第三集,共七十幅;八十岁时,作第四集,共八十幅;九十岁时,作第五集,共九十幅;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护生画功德于此圆满。"

丰子恺先生回答:"世寿所许,定当遵嘱"。轻轻一句,却重如泰山,这是他心底的承诺。"护生即护心,慈悲在心,随处皆可作画"。在日后的颠沛流离中,劳动改造间,他仍然坚持,想方设法继续《护生画集》的绘画。甚至于在文革期间,他被批判蒙受冤屈,仍然没有忘记这份承诺,一米七四的他只能栖身在一张一米五八的小床上九年,但是他仍旧悄悄地画完了《护生画集》的全部作品,完成了对恩师的承诺。一生得此知己无憾!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最好的生活状态)(19)


在1963年出版的《丰子恺画集》的《代自序》中,丰子恺写下了自己的艺术志趣,"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丰子恺的漫画形式介于国画与漫画之间,整体绘画风格简洁朴素,前期的作品展现出童真童趣与自然意境,带着出世的超然之意和入世的眷眷之心。

以一种让人感动的平凡描绘"诗歌相""儿童相""社会相""自然相",于其间展现一种"诗意"与中国"文人情怀",以一颗赤子之心,寻得返璞归真,宠辱不惊笑看人生。

愿我们都可以活的像个孩子,永葆童真,不忘初心!

参考资料:

  • 《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
  •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
  • 百度百科:丰子恺


文|珈乐

图|丰子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