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六月诗经讲解(每日一诗诗经小雅)

雨无正

浩浩昊(hào)天,不骏其德。降丧(sāng)饥馑,斩伐四国。旻(mín)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pū)。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lì)。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yì)。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zāng),覆出为恶(è)。

如何昊天,辟(pì)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zhēn)。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céng)我暬(xiè)御,惨惨日瘁(cuì)。凡百君子,莫肯用讯(suì)。听言则答,谮(zèn)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fēi)舌是出,维躬是瘁。哿(gě)矣能言,巧言如流,俾(bǐ)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yǐ)。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yǐ)。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gū)。鼠思泣血(xì),无言不疾(jì)。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小雅六月诗经讲解(每日一诗诗经小雅)(1)

一、音韵

韵部:

第一章:德、国,职部;图、辜、铺(pū),鱼部;威、罪、罪,微部;

第二章:戾、勚(yì)、夜、夕、恶(è),铎部;居、夫,鱼部;

第三章:天¹(tīn)、信、臻、身、天,真部;

第四章:退、遂、瘁、讯²(suì)、退,物部;

第五章:出、瘁,物部;流、休,幽部;

第六章:仕、殆³(yǐ)、使、子、使、友⁴(yǐ),之部;

第七章:都、家⁵(gū)、居,鱼部;血⁶(xì)、疾⁷(jì)、室,质部。

注:

  1. 天(tīn):《康熙字典》按先韵,古与真文通,故天字皆从铁因反。考之经史皆然。
  2. 讯(suì):《集韵》虽遂切,音隧。
  3. 殆(yǐ):《康熙字典》又叶养里切,音以。《楚辞·天问》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击和说何顚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4. 友(yǐ):《朱传》叶羽已反,音以。
  5. 家(gū):又《集韵》古胡切,音姑。《诗·豳风》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
  6. 血(xì):又《毛诗古音考》音綌,鼠思泣血,无言不疾。《宋玉·高唐赋》弭节奄忽,蹄足洒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
  7. 疾(jì):又《韵补》叶才诣切,音剂。《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喜,音戏。《诗·大雅》: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叶下戾。司马相如《上林赋》:潏潏淈淈,湁潗鼎沸。驰波跳沫,汨隐漂疾。
二、释义第一章

浩浩昊天¹,不骏其德²。降丧〈去声〉饥馑³〈音觐〉,斩伐四国⁴〈叶于逼反〉。旻天疾威⁵,弗虑弗图⁶。舍〈音赦〉彼有罪⁷,既伏其辜⁸。若此无罪,沦胥以铺⁹〈平声〉。

○赋也。

注解:

  1. 浩浩:广大貌。昊亦广大之意。
  2. 骏:大。德:惠也。
  3. 丧:丧乱。饥馑:谷不熟曰饥,蔬不熟曰馑。
  4. 斩伐:征伐。四国:同“四方”,四方之国的意思。
  5. 旻:犹悯也,悯万物彫落。《尔雅·释天》秋为旻天。一作昊天。疾威:犹暴虐也。
  6. 虑、图:皆谋也。
  7. 舍:置。
  8. 辜:罪也。
  9. 沦:率也。相率,牵连。胥:相。铺:遍也。又通“痡”,病也。言王使此无罪者见牵率相引而遍得罪也。

○此时饥馑之后,群臣离散。其不去者作诗,以责去者。故推本而言,昊天不大其惠,降此饥馑,而杀伐四国之人。如何旻天,曾不思虑图谋而遽为此乎。彼有罪而饥死,则是既伏其辜矣。舍之可也。此无罪者亦相与陷于死亡,则如之何哉。

今译:浩浩广大的昊天啊,王不能大昊天之德,而降下死丧饥馑之灾,天下诸侯相互侵伐。昊天啊,王政暴虐,不思虑图谋。除去那有罪的,已经伏法。而这些无罪的,也相率遍得罪了。

第二章

周宗既灭¹,靡所止戾²。正大夫离居³,莫知我勩⁴〈音异〉。三事大夫⁵,莫肯夙夜⁶〈叶戈灼反〉。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叶祥龠反〉。庶曰式臧⁷,覆〈音福〉出为恶⁸。

○赋也。

注解:

  1. 宗:族姓也。周宗,镐京也。
  2. 戾:定也。
  3. 正:长也。周官八职,一曰正。谓六官之长,皆上大夫也。离居:盖以饥馑散去,而因以避谗谮之祸也。
  4. 我:不去者自我也。勩:劳也,苦也。
  5. 三事:三公也。大夫:六卿及中下大夫也。
  6. 夙夜:早起夜卧。
  7. 庶:庶几。式:用。臧:善。
  8. 覆:反也。

○言将有易姓之祸,其兆已见,而天变人离又如此。庶几曰王改而为善,乃覆出为恶而不悛也。或曰:疑此亦东迁后诗也。

今译:镐京已经被灭,大家无所安定。长官大夫离居,没有人知道我的辛劳。三公大夫,无人肯起早贪黑。那些诸侯国君,也无人肯朝夕问事。庶几以为他们这样就很好了,反而出来为恶。

第三章

如何昊天¹〈叶铁因反〉,辟言不信²〈叶斯人反〉。如彼行迈³,则靡所臻⁴。凡百君子⁵,各敬尔身。胡不相畏⁶,不畏于天。

○赋也。

注解:

  1. 如何昊天:呼天而诉之也。
  2. 辟:法。辟言:合乎法度的言论。
  3. 行迈:远行。
  4. 臻:至也。
  5. 凡百君子:指群臣也。
  6. 胡:何。

○言如何乎昊天也,法度之言,而不听信,则如彼行往而无所底至也。然凡百君子,岂可以王之为恶而不敬其身哉。不敬尔身,不相畏也。不相畏,不畏天也。

今译:如何啊昊天,合乎法度的话不信。如同那远行,则不知到哪里去。那上百君子,各自敬慎你们自身。为何不相畏惧,不畏惧昊天?

第四章

戎成不退¹〈叶吐类反〉,饥成不遂²。曾〈音层〉我暬〈音薛〉御³,憯憯〈音惨〉日瘁⁴〈音悴〉。凡百君子,莫肯用讯⁵〈叶息悴反〉。听言则答⁶,谮言则退⁷。

○赋也。

注解:

  1. 戎:兵。
  2. 遂:进也。易曰:不能退,不能遂,是也。
  3. 暬御:近侍也。国语曰:居寝有暬御之箴。盖如汉侍中之官也。
  4. 憯憯:忧愁貌。瘁:病。
  5. 讯:告也。
  6. 听言:道听之言。答:犹距也。
  7. 谮言:谮毁之言。

○言兵宼已成,而王之为恶不退,饥馑已成,而王之迁善不遂,使我暬御之臣,忧之而惨惨日瘁也。凡百君子,莫肯以是告王者。虽王有问而欲听其言,则亦答之而已。不敢尽言也。一有谮言及己,则皆退而离居,莫肯夙夜朝夕于王矣。其意若曰:王虽不善,而君臣之义,岂可以若是恝乎。

今译:兵寇成而不能退,饥馑成而不能安民。曾经像我这样的侍御小臣,忧愁得日渐憔悴。那上百君子,没有人肯以这些事来告诉王。听到可用之言则拒止之,听到谮毁之言都退下不管。

第五章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¹〈音脆〉,维躬是瘁²。哿〈音可〉矣能言³,巧言如流⁴,俾躬处休。

○赋也。

注解:

  1. 匪:同“非”。出:出之也。
  2. 瘁:病。
  3. 哿:可也。
  4. 巧言:好听之言。

○言之忠者,当世之所谓不能言者也。故非但出诸口,而适以瘁其躬。佞人之言,当世所谓能言者也。故巧好其言,如水之流无所凝滞,而使其身处于安乐之地。盖乱世昏主,恶忠直而好谀佞,类如此。诗人所以深叹之也。

今译:悲哀啊那些不能言善道的,非要让舌头说出啊,只换来自身受损。可以啊那些能言善道的,巧言如同那流水顺滑,使自身处于安乐之地。

第六章

维曰于仕¹,孔棘且殆²〈叶养里反〉。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叶奬里反〉。亦云可使,怨及朋友³〈叶羽已反〉。

○赋也。

注解:

  1. 于:往。
  2. 孔:甚也;棘:急也。殆:危也。
  3. 朋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苏氏曰:人皆曰往仕耳。曾不知仕之急且危也。当是之时,直道者,王之所谓不可使,而枉道者,王之所谓可使也。直道者,得罪于君,而枉道者,见怨于友。此仕之所以难也。

今译:都说往仕做官,不知这甚是急且危险的事。如果我说不何使,那会得罪于天子。如果说我可使,又会结怨于朋友。

第七章

谓尔迁于王都¹,曰予未有室家〈叶古胡反〉。鼠思〈去声〉泣血²〈叶虚屈反〉,无言不疾。昔尔出居³,谁从作尔室。

○赋也。

注解:

  1. 尔:谓离居者。王都:天子的都城。
  2. 鼠思:忧思。鼠:忧。
  3. 出居:从王都出居于郊外。

○当是时,言之难能,而仕之多患如此。故群臣有去者,有居者。居者不忍王之无臣,己之无徒,则告去者,使复还于王都。去者不听,而扽于无家以拒之。至于忧思泣血,有无言而不痛疾者。盖其惧祸之深,至于如此。然所谓无家者,则非其情也。故诘之曰:昔尔之去也,谁为尔作室者。而今以是辞我哉。

今译:让你们迁回到王都,你们说你们在王都没有室家。让我忧思而泣血,无言语不被你们痛疾。昔日你们出居,是谁跟从你们作室家的?

三、赏析

《毛诗序》认为:《雨无正》,大夫刺幽王也。雨自上下者也,众多如雨。而非所以为政也。郑弘笺注:亦当为刺厉王。王之所下教令甚多而无正也。

朱嘉集注说:欧阳公曰:古之人于诗,多不命题,而篇名往往无义例。其或有命名者,则必述诗之意,如《巷伯》,《常武》之类,是也。今《雨无正》之名,据《序》所言,与诗绝异。当阙其所疑。元城刘氏曰:尝读《韩诗》,有《雨无极》篇。序云:《雨无极》正大夫刺幽王也。至其诗之文,则比《毛诗》篇首,多“雨无其极,伤我稼穑”八字。愚按:刘说似有理。然第一二章,本皆十句,今遽增之,则长短不齐,非诗之例。又此诗,实正大夫离居之后,暬御之臣所作。其曰正大夫刺幽王者,亦非是。且其为幽王诗,亦未有所考也。

以上两说都有道理,因为历史上周幽王被西戎所杀,周厉王被流于彘地。都符合“周宗既灭”的诗句所说。但是,按照诗中后面讲往仕于天子,“孔棘且殆”,则是说天子应该还没死,只是离开了镐京。那么,这个天子应该是指周厉王,而不是周幽王。因为幽王被杀,又何谈往仕?如果往仕的是东迁的周平王,那么不应该是“孔棘且殆”。所以,这首诗应该是刺周厉王的。

《雨无正》七章。二章章十句。二章章八句。三章章六句。

首章借昊天指周王乱用刑法,道出了周宗既灭的原因。

第二章写周宗既灭后,走的走,比如正大夫。没走的也不问政事。比如三事大夫,邦君诸侯。

后面几章也都是写的这些乱象。也难怪会周宗既灭。

《雨无正》这首诗也被《左传》多处引用:

鲁文公十五年(公元前612年),齐侯侵我西鄙,谓诸侯不能也。遂伐曹,入其郛,讨其来朝也。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己则无礼,而讨于有礼者,曰:‘女何故行礼!’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己则反天,而又以讨人,难以免矣。《诗》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

又:鲁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

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不然,民听滥也。抑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晋侯方筑虒祁之宫。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诗》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其是之谓乎!是宫也成,诸侯必叛,君必有咎,夫子知之矣。”

又:鲁昭公16年(公元前526年)

二月丙申,齐师至于蒲隧。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会齐侯,盟于蒲隧,赂以甲父之鼎。叔孙昭子曰:“诸侯之无伯,害哉!齐君之无道也,兴师而伐远方,会之有成而还,莫之亢也,无伯也夫。《诗》曰:‘宗周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肄。’其是之谓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