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宝60岁还值得买吗 好评到骂声不断
从11月第1期互助到12月第1期互助,相互宝“大病互助”的分摊人数从10580.35万人降到了10332.16万人,而今天奶爸点进去看实时数据,发现人数已经跌破1亿,变成了9824.4万人。
足足少了755万人,让奶爸颇为震惊。
而且网上对相互宝的质疑声与骂声越来越多,也让人疑惑相互宝是否还值得买下去。
虽然即便如此,相互宝的用户体量依然可以秒杀同类型平台与产品,但和以往用户破亿时的风光相比,如今的相互宝还是有了些“风烛残年”的味道。
01分摊金额剧增千倍,怎么办要说最主要的原因,肯定还是那日益增长的分摊金额。
最开始的相互宝,一个月只要几分钱,随着用户数的增多,理赔人数也越来越多,用户的分摊金额越来越高,到如今1亿人的用户体量,很多用户的分摊金额甚至达到了一个月几十块钱。
其实这也真不能全怪相互宝。
有人觉得用户多了,大家分摊的金额应该越来越少才对,怎么还越来越多了?
仔细想想,分摊用户多了,理赔用户也会增多,而个人分摊每个月只要几块钱,理赔的人一次却需要10万、30万甚至更高,分摊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
所以相互宝做了很多的调整来提高理赔门槛。
比如去年5月份,相互宝把两种疾病重症放到了轻症,互助额度也降低了5万块,还有今年1月份,它新增了5种罕见病,同时把2种高发轻症甲状腺癌和轻症前列腺癌剔除。
但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理赔人数多所以提高理赔门槛,提高理赔门槛导致退出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退出导致分摊金额再次升高,分摊金额再次升高又导致退出更多的人……
而在提高理赔门槛的同时,相互宝似乎也用了很多办法来拒绝理赔,到底是用户不符合理赔条件还是平台找借口,我们不做评论,但拒赔的人数的确也是在不断上升的。
这就又使得相互宝的口碑急速下降,不仅拦住了很多想要加入的新用户,还使许多没有理赔过的老用户忿忿不平地退出平台。
现在的相互宝就处在一个怪圈中,它的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留住用户,但实施起来却好像事与愿违。
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个情况,还得运营团队好好思考了。
02运营人员该反思一下了
除了分摊金额增加这个主要原因外,相互宝被人诟病的地方也还有几点。
1、 加入容易出来难
作为一款有着保险属性的产品,有大量加入的用户,就肯定会有大量退出的用户。
而通常情况下,“退出”按钮虽然不需要设在特别显眼的地方,但总该是比较好找的,不能说用户进来了就不给人家出去。
相互宝自己也说“轻松进轻松退”,但事实却并不是这么回事。
如果你去网上搜“退出相互宝”的视频或帖子,下面肯定会有大量留言,基本都是“原来是这样退出,感谢分享”之类的话语。
这就说明相互宝的退出按钮真的不好找。
奶爸第一次想要找退出按钮的时候也是费了好大劲,点了好多个分页,才发现它把退出按钮放在了“互助计划详情”的最底部。
说实话,不要说“第一时间”,就是第三时间也很难想到会在这个位置。
不过它这样做的原因倒是可以理解,如果退出按钮太明显,那如今退出的人数绝对不止750万。
2、 只讲好的,不讲坏的
相互宝展示的,只有那些受帮助的人的案例,而没有被拒赔的案例。
很多人对相互宝的拒赔标准都不清楚,加上拒赔事件越来越多,仿佛一方面在讲自己的好,一方面又在不停地使坏,让大众对相互宝产生了质疑。
而也只有到了引起舆论争议的地步,相互宝才会出一个正式地公告,来针对焦点案例做出解释。
但是它没有留给大众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说拒赔就拒赔,确实很难让人信服。
3、 老是整点“幺蛾子”
今年6月份的时候,相互宝对“健康告知”做出了调整,要求用户理赔时要符合新的健康告知。
不懂的人一看,糟了,我几年前加入的,那时候身体倍儿棒,现在虽然也没啥问题,但保不齐有点小问题,要是理赔的时候不符合规定,我不是很冤?
但实际上,这个调整是对所有用户都利好的,因为新的健康告知条件相对以前宽松了一些。
举个例子。
调整前的健康告知是A,调整后的是B。
30岁的李女士两年前加入了相互宝,但那时候她其实不符合健康告知A,但她自己不清楚,如果需要理赔,是肯定领不到互助金的。
两年后健康告知从A变成了B,宽松了许多,李女士之前不符合A,但是符合新的B,那么这时候如果她患病,就可以领到互助金了。
但如果不明确告知用户,用户就很难理解这种操作,只会觉得平台太随意了,说改就改,根本没把用户放在眼里,那未来它还不是想怎样就怎样,谁来保证用户的权益?
于是一只“蝴蝶”就变成了“幺蛾子”。
03我还是劝你留下来
755万用户离开,还真不能怪他们不理解相互宝这个平台,毕竟平台的运营团队都根本没有把事情做到位。
不过虽然奶爸给大家说了相互宝的这些缺陷,也还是劝大家留在平台中。
道理其实很容易懂。
首先。
相互宝的拒赔事件确实越来越多,但理赔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我们无法确定,如果自己有需要,一定能理赔成功,但也不该直接把自己认定成无法理赔的角色而去排斥相互宝。
其次。
按“大病互助”这个项目来说,正常情况下,30万互助金额每个月只需要几块钱,40岁之后可能会贵一些,但应该也不会超过10块钱(年龄太大的话可能要10几块钱)。
每年花个几十块或者百来块钱换这样一份小保障,奶爸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如果大家觉得买它还不如直接买保险,那也完全没问题,这也是奶爸接下来要说的。
如果你问买了相互宝还要不要买保险,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如果你问相互宝与保险2选1,那我肯定会选择后者。
为何这么说?看下去就知道了。
04相互宝与保险,如何取舍一定程度上,奶爸对相互宝是肯定的态度,但如果要拿相互宝与保险进行取舍,那肯定还是选择保险。
首先我们要明白,相互宝不是保险,不受国家银保监会的监管,最终解释权在平台自己手中,用户的自主权比较小。
这样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虽然相互宝会根据用户需求和意见去调整平台规则及产品,但最终是什么样的状态,仍然是平台自己决定。
换句话说,无论它想做什么,只要合法,同时找得到合理的解释,就能够不受束缚地去做。
而它的拒赔事件之所以越来越多,也是因为它可以自己确定规则。
保险不一样,保险受国家监管,按合同办事,与消费者处在一个更为对等的位置上,即便它不想理赔,闹到法庭上,大多数时候也还是消费者获胜。
同时保险是一个很完善的商业保障产品,它的保障范围的全面性以及赔付额度是相互宝比不了的。
举个例子,患了比较严重的癌症,30万的互助金够吗?
治疗费、住院费、药品费、营养费、家庭开支……就算有社保能报销一部分治疗、住院与医药费,30万互助金也很难支撑剩下的费用。
而保险不仅保障全面,保额也比较高,如果能够把保险配置齐全,那就能应对生活的绝大部分人身风险带来的经济压力。
在保险中,每个人都应该配置的保险有四种,分别是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和寿险。
奶爸就拿医疗险举个例子。
目前市面上最人们的医疗险是百万医疗险,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杠杆高,一年只要两三百块钱的保费,就能买到上百万的保额。
一旦患上大病,都是以万为单位计算花费的,而社保的报销额度有限,撇除社保的这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自己支付。
比如罹患癌症,治疗费用总共花了60万,那社保可能只能报销20-30万,一般家庭没有办法轻松拿出剩下的几十万,还是需要到处筹钱。
而百万医疗险就可以在扣除免赔额后帮我们报销剩下的费用,极大地缓解了自身的经济压力。
就拿时下非常火的两款产品来举个例子:
1)平安e生保
可以看到,平安e生保一般医疗保障最高200万,重疾医疗保障最高也是200万,外加1万元的住院津贴。
它的亮眼之处在于保证续保6年,满期后如果商品未停售,可以续保而不需重新审核。
要知道,很多百万医疗险都不会这么做,因为风险太高,毕竟谁也不知道被保人什么时候会患病,所以一般都必须要重新审核被保人的身体情况。
所以如果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自信或者有这种无要求续保需求的朋友,还是挺适合的。
一个30岁的成年人,在有社保的情况下,不含附加责任的首年保费只需要364元,价格很划算。
2)尊享e生2020
相对平安e生保来说,尊享e生2020的表现则更为突出。
尊享e生2020被誉为“国民医保”, 一般医疗保额、重疾医疗保额以及质子重离子的额度是共享的,也就是三个项目加起来总共600万保额,覆盖了100种重疾,以及121种罕见病,面对大病时,也能够从容应对。
要说的是,质子重离子是专门针对癌症的治疗技术,治一次要几十万,一般家庭都很难承受这个费用,所以这份保障可以说性价比非常高。
除此之外,它还新增了重疾保险金、重疾住院津贴可选责任,保障内容丰富,可选加油包多样化,更加贴心。
值得一提的是,重疾以及罕见病没有免赔额。
一个30岁的成年人,在有社保的情况下,不含附加责任的首年保费只需要293元,性价比可以说是非常高了,很合普通的打工族购买。
大家可以直接对比对比,相互宝和百万医疗险,哪个更值得买就不需要说了。
05奶爸总结在如今用户流失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奶爸认为相互宝肯定会做出一些相应的操作来留住用户,这对用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机制越来越成熟,我们的保障也才能越来越稳定。
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味地去排斥相互宝,至少确实有那么一些人得到了它的帮助。
当然,还是那句话,如果要跟保险进行取舍,肯定是选择保险而非相互宝。
我们可以把相互宝当作保险外的一个补充,来强化自己的保障,但不要本末倒置,有了相互宝就放弃了保险。
【 @奶爸保 专注于保险研究,测评分析上千余款保险产品,从客观中立的第三方角度解决问题,已帮助10万 家庭科学配置保险方案,欢迎关注了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