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地名由来:杭州有个余杭地名从何而来
余杭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俊彦辈出。今天,余杭正处于全力打造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桥头堡新征程中,为进一步展示城市形象,凝聚广泛共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打响“中华文明圣地、创新活力之区”城市品牌,晨报推出“余杭记忆”栏目,讲述余杭的人物、事件、地理、物产、民俗、方言等故事,传承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为余杭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留住记忆”“记住乡愁”掬出心香一瓣。
贺知章
唐朝诗人贺知章,当过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晚年辞官还乡,因感慨乡愁难掩、青春流逝,写下名篇《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一千多年后,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档“真人秀”节目,从一部旧家谱、一张老照片、一段未了情入手,揭示名人身世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档节目叫《客从何处来》。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大到家国大事之兴衰,小到人名地名的由来,漫漫时间长河中,留下了无数未解之谜,等待后人去解读、考证,由此管窥博大精深之祖国传统文化。
地名,是一方地域的文化记忆,也是了解一座城市的窗口。 余杭地名从何而来,代表什么意思,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文化内涵?
现在的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老余杭镇——文一西路到底)
今天,我们就以“余杭”地名,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探索之旅:寻根溯源、探佚钩沉,试图破译隐藏其中的文化密码,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余杭之得名,或许与一种生活必需品有关——盐余杭之名,古老而神秘
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存在,《越绝书》^①记余杭地名共有10处,如“乌程、余杭、黟……皆故大越徙民也。”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首设余杭县,历经两千多年岁月沧桑,仍然一脉相承,怎不令人自豪?
《越绝书》
那么,“余杭”地名从何而来,代表什么意思?
“这些问题当年我们也曾困惑过,并作了初步考证,写了短短的一篇《余杭县名考》,收录在《余杭县志》考录中。”原余杭县史志办主任、1990年版《余杭县志》主编,今年91岁高龄的周如汉老先生告诉记者。
据周老介绍,明、清以来的方志,都说余杭之名与大禹有关。如明万历《余杭县志》记载:少康封无余于越,以主禹祀,因曰余杭。清嘉庆《余杭县志》则说:禹航者,夏禹东去,舍舟登陆,因以为名。又称,“余杭”当属“禹杭”(航)之讹。其余如《钱塘县志》《杭州府志》也有类似记载。
考证《越绝书》,有“越之先君封无余于越以守禹冢”的记载,但说的地点是会稽,不是余杭。且《越绝书》多次记有余杭地名,说明在秦立县前,余杭之名就已存在。《史记》《汉书》等史籍中余杭县名的记载,也都是“余杭”而非“禹杭”,禹、余因何而讹、何时而讹,均无所据。
因而,余杭之名与大禹有关只是一种传说,不足为信。
为弄清楚原委,周老向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原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请教。
陈桥驿教授是我国历史地理学、《水经注》研究、地方志和地名学方面的泰斗。他告诉周老,晚清文史学家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说:“盖余姚如余暨、余杭之比,皆越之方言,犹称于越、句吴也……其义无得而详。”又据《越绝书·外传记地传第十》记载: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
也就是说,浙江的一些地名,如余姚、余杭、余暨(古萧山名)等,都是当时越族的方言。7000年前,上述3地均靠海,或许就是盐产地,古越族人因盐而命名之。
随后,周老赴绍兴鲁迅图书馆,查到了《越缦堂日记》原书,并据此将这一说法收入《余杭县志》,使余杭之名有了新的更有说服力的考证。
查阅了《中国地名语源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余杭”条均采纳了古越语方言说。
用作地名,“余”字还有很多种说法根据这一思路,近年来诸多专家学者又有进一步考证,对古越人名、地名提出了更多有趣的见解。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锦芳在《百越地名及文化蕴义》中认为,古越地名具有齐头式双音节特征,冠首字是通名(类似于今天杭州的“州”),是“此处、某处”的意思。如余姚、余杭、余暨、余干、余发等地名,可释读为姚地方、杭地方……
著名语言学家、古汉语语音学专家郑张尚方在《吴越语言志》中,以壮侗语的读音对比,把古越语地名中的“余”字解读为“田地”的意思,余杭即杭人的田地。
复旦大学周振鹤、游汝杰两位教授在《古越语地名初探》中认为,越语人名、地名中的余、乌、无、于、夫均为发语词,无实际意义。如吴王寿梦的两个儿子叫余祭、余昧,大概就像如今南方人口语中阿祭、阿昧。余杭等带“余”的地名也类似,但“杭”字来源不详,尚不明其义。
学者罗玉兰在《古越语“句”“姑”探微》论证古越语中带句、姑、无、余、夫的人名、地名,前置词有“官、首领”之义,暗含有尊敬的性质。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在《韩(日)语与中国东南沿海远古吴越语比较(上)》中,亦认为这类前置发语词含有敬语的意思。
原余杭区史志办主任王庆先生认为,余杭得名应与古越语相关,明清以来方志中的“夏禹说”,实则是附会传说而已。2013年出版的《余杭通志》附录了一篇《杭州地名考》,对此亦有所考证。
《余杭通志》
同时,王庆提出自己的观点。余杭古属扬州,远古时期又濒临海洋,用本地土话讲“余杭”二字,读似“衣昂”,正好拼为“扬、洋”音,或许,余杭之名来自大洋。
综上,余杭地名之来源,有盐说、某处地方说、田地说、发语词说、首领或敬语说、谐音说等,其背后蕴藏了丰富的民俗、历史文化和地理渊源内涵。
从甲骨文探研“余杭”古义源头珏
余
那么,“余杭”二字又有什么具体含义,是否与地名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呢?为此,记者查阅了十几种古籍、字典和相关文献,希望能从中发现蛛丝马迹。
“余”字在《新华字典》中有4种解释:一、剩下来的、多出来的;二、十、百、千等整数或度量单位后面的零头;三、后;四、文言代词,我。
《汉字字源》对“余”字的解释
甲骨文的“余”字
查阅《字源》《汉字源流字典》《甲骨文字典》《新甲骨文编》,均解释为:象形字,甲骨文像原始人在树上搭盖的、或以木柱支撑屋顶的简易茅屋,与“舍”字同义。
可见,“余”字本义同“舍”,是指茅屋。后来演化为“餘”,表示食物吃不完放在茅屋里,有“剩下的、多出来的”寓意。
和“余”之古越语一样,对其汉字本义,学者也有很多种不同解释。
郭沫若先生在《古代铭刻汇考续篇·释非余》中,将“余”字释为“ ”的初文,即玉笏的意思。
闻一多先生专门撰文《释余》表达异议。他根据甲骨文字形演变和相关古文献记载,推断“余”字的本义或为一种耕种农具——畲刀,以余耕田谓之畲,故畲田之刀谓之畲刀。
民国时期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其昌先生,则根据“余”的上古读音,以及其甲骨文形状类同矢镞,在《金石名象疏证》一文中将“余”释同“矢”,又或许是古人模拟射箭时的破空之音“倏……”,因此孟子说“舍矢如破”,即以“舍”字为发矢之声。
总结,“余”字最初含义为茅屋,借为第一人称,后寓意剩余,学者也有释为玉笏、畲刀、箭矢或射箭声等。
“余杭”两字的原始读音或为“苏刚”“余”字的上古音读什么?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余”为:语之舒也,以诸切^②,“余”的意思就是慢慢讲话,读音“yu”(于),可见在东汉时,“余”的读音已经和现代一样。
再往前推,“余”在春秋、战国时期读什么音呢?诸多前人学者也作了考证。
清末民初的金石学家强运开在《石鼓释义》中,考证“余”字的上古音为善遮切,当读作“蛇”,舍、佘之音都从余而来。后来,余又借用为第一人称“我”,如宋人自称为“洒家”,当是“余家”之讹。
民国考古学家卫聚贤在《吴越文化论从·吴越释名》中考证,余古音或读作“苏”,如《吴郡续图经》记载:姑苏,一名姑余。
吴其昌则有更多考证。《尔雅·释天》:四月为余。释文:余本作舒。《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文帝六年赠单于礼物中有“比余”一物,是一种类似梳子的头饰。《汉书·匈奴列传》引作“比疏”。颜师古《汉书注》注释:比疏或作比余。
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董楚平先生在所著《吴越文化新探》一书中,专门辟出一节论述“余”的古音,举出诸多例证,力证“余”古音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涂、苏。
说了那么多的“余”,那么,“杭”又是什么意思,古音是什么?
如前述,“杭”也是越语方言,其含义尚无法考证。鉴于古代越族先民与中原民族有长久的往来和文化交流,古汉语中或有相关遗留。
“杭”字出现的时间比较晚,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只有其初字“亢”。
甲骨文的“亢”字
《汉字源流字典》说,在甲骨文、金文中,“亢”形为撑在人两脚之间的刑具,解释为“桎”的初文。引申意有高、刚强、极度、对抗等多种意思。
《当代新说文解字》说,甲骨文“亢”由“大”字和指事符号“一”组成,“大”是人的四肢活动示意图,指事符加在双腿之间,表示双腿特别能走。“杭”字是亢加木,意思是健走的木制品,即航船之意。
《说文解字》中无“杭”字,只有亢、抗。亢释作人的颈项,音古郎切(读若刚);抗释作扞,即捍字,反抗的意思。清代学者段玉栽注:抗或从木,今人读胡郎切,乃方亢之讹变。地名余杭者,乃秦政舟渡处也。
查方亢,方舟也。《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汉代毛享注释:杭,渡也。
郑张尚方把“杭”的上古读音拟为“刚”,与“亢”同。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振前等撰《汉语“江”的词源辨正》认为,“江”是古越语对河流的通称,大约在商代融入到华夏文化。一直到现在,南方方言还是把“江”读作“刚”。据此推测,杭、江上古同音,都有河、水的意思。
综上,“杭”字的古音可能读作“刚”,有江河、舟船、摆渡等含义。
细细探究,“余杭”二字背后,居然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可以设想如下场景:余杭地方,上古时候是海洋,后来海水退去,出现大片河湖、沼泽。越族先民们在这里狩猎采集、繁衍生息,他们善于晒盐、造舟、渡河,或许自称或被周边氏族称为杭(刚)人,地名就叫做余杭(苏刚),数千年始终未改,一直沿用至今。
三个彩蛋●贺知章老家是越州永兴,即今天的萧山,古称余暨。因此,贺老先生是我们同乡,一辈子无法改掉的乡音,也许和你我讲的方言差不多。
●卫聚贤的《吴越释名》发表在1937年出版的《吴越文化论丛》上,该书汇聚了吕思勉、罗香林等知名学者。有一位余杭人也发表了一篇文章《杭县第二区远古文化遗址试掘简录》,他的名字叫施昕更,时年25岁。
●《越绝书》记余杭名共有10处,5次提到“秦余杭山”。明《姑苏志》载:“阳山,一名秦余杭山……”与王庆先生的观点异曲同工。
注释:
①《越绝书》是一部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被誉为“地方志鼻祖”。作者不考,应为春秋战国时人所著,后人有增补。
②古代注音法。取一字声母,一字韵母,拼成字的读音。
关注@杭州身边事儿 ,关注杭州大小事儿!#杭州爆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