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颗粒分析及质地分类(认识土壤粒级合理利用土地)

自然土壤颗粒有大有小,它的组成和性质对于土壤水、肥、气、热状态和各种物理化学性质起到巨大作用。将土壤颗粒按照直径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个级别叫土壤粒级,而土壤的泥砂比例叫做土壤质地,一般地直径小于0.01毫米的土粒称泥;直径1~0.01毫米的土粒称砂;直径大于1毫米的土粒称砾石。

目前对于土壤矿质颗粒的分级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现行的几种土壤颗粒分级标准虽有差异,但一般分为石砾、砂粒、粉粒和黏粒。

土壤颗粒分析及质地分类(认识土壤粒级合理利用土地)(1)

各粒级土粒的主要特性:

1、石砾:

土壤颗粒分析及质地分类(认识土壤粒级合理利用土地)(2)

多为岩石碎块,山区土壤和河漫滩土壤中常见。土壤史石砾含量多时,孔隙过大,易漏水、跑肥、磨损农具、难以耕作。

此类型的土不利于机器和农具作业,改良成本高,保肥保水性几乎没有,投入的肥水成本也会很高,一般可以选择种粗放生长的果树或者南瓜等。

2、砂粒:

土壤颗粒分析及质地分类(认识土壤粒级合理利用土地)(3)

冲积平原的土壤中常见。砂粒中主要是石英颗粒。通透性强,毛管性能微弱,无可塑性、黏结性和黏着性。湿时不膨胀,干时不收缩,保水保肥性弱,二氧化硅含量达30%,营养元素含量低。保水保肥性差,营养差,但透气性强。

砂粒也称为“热性土”,容易升温降温,昼夜温差大,益于根块长大,糖分积累,合适种木薯、番薯、花生等“先锋作物”、生长期短的作物、耐旱耐瘠的作物、根菜根茎类、要求早熟的作物。

因其强大的透气性,好氧性微生物活动强烈,土壤有机物分解迅速,但有机物不易积累。肥效表现为猛而不稳,会出现“发小苗不发老苗”的现象。因此施肥要少量多次,防止漏施,还要及时追肥。

土壤颗粒分析及质地分类(认识土壤粒级合理利用土地)(4)

3、粉粒:

粉粒在黄土中含较多,通透性不强,毛管性能明显,可塑性、黏结性、黏着生小,胀缩性微弱,保水保肥性较强,二氧化硅含量在60%~80%,营养元素含量较多。

土壤颗粒分析及质地分类(认识土壤粒级合理利用土地)(5)

一般粉粒黄土是优质的土壤,它不仅具备土壤 腐殖层、 淋溶层、 淀积层三层的分层特征,也是一种很肥沃的土层,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其质地均一,以手搓之易成粉末,多孔隙,在干燥时较坚硬,一旦被流水浸湿,通常容易剥落和遭受侵蚀,但植被稀少,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需要科学治理。

一方面可以增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质地;另一方面做好排水防洪工作,及时引流导水,减少水土流失;最后根据自己的种植需要,掺砂掺黏,客土改良,长时间下全面改良土质。粉粒主要种小麦、玉米、南瓜,还有一些谷类作物 谷子、豆类、黍子等耐干旱,植株较矮小的植物。

4、黏粒:

胶泥土中含量高。通透性差,毛管性能很强,可塑性、黏结性、黏着性强,张缩性显著,保水保肥力强。二氧化硅含量在40%~60%营养元素含量丰富。保水保肥性好,营养丰富,但透气性差。

与砂粒相反,黏土称“冷性土”,热容量大,温度变化幅度小,作物受冻害较轻。

一般矿物质养分丰富,黏粒有强吸附性,养分不容易流失。但因为差透气性,有机质分解慢,肥效迟缓,肥劲稳长。会出现“发老苗不发小苗”现象,小苗前期会瘦弱矮黄,后期生长好,甚至贪青晚熟。合适栽培晚熟的大型叶菜类、水生蔬菜、水稻小麦玉米等需肥较多的谷类作物。

作者:冯瑞安

声明:本文为191农资人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