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魁首划拳口令(五魁首六六六)

腹有奇兵在阵嚣,老拳不厌两招摇。 ——(清)周萼芳

肢体动作令指必须依靠行令者自身肢体动作方能进行的酒令。酒令名称常以动词相伴,如“豁”、“拍”、“抬”等。

五魁首划拳口令(五魁首六六六)(1)

豁拳:又称“豁指头”、“划拳”、“拇战”等。豁拳是两人对行的一种赌赛令,因为方便痛快,是现今仍较盛行的一种酒令。酒宴上,酒馆中时有所见。行令基本方法是两人边喝数边出指,说对双方所出指数之和的为胜。“拳令”是肢体动作令中当之无愧的龙斗老大。

“拳令”应该是从手势令演化而成。《全唐诗》卷879记有一种“招手令”云:“亚其虎膺,曲其松根。以蹲鸱间虎膺之下,以钩戟差玉柱之旁。潜虬阔玉柱三分,奇兵阔潜虬一寸。死其三洛,生其五峰。”尽管这段话用了许多专门术语,但它的含义是明确的,译成白话文是:“先把手掌(虎膺)张开,然后把指关节弯曲。再将大拇指(蹲鸱)折放在手掌下面。将食指(钩戟)指尖折放在中指(玉柱)旁边。然后分开无名指(潜虬)和小指(奇兵):无名指距中指三分,小指距无名指一寸。然后垂下手腕(三洛),伸张五指(五峰)。”这种手势与敦煌壁画上看到的各种佛教手诀十分相似。清人姚莹说:“唐代佛教盛行,以五指曲伸作手势,盖佛经所谓手诀也。唐人戏效之为酒令耳。”看来手势令是由佛教手诀而来。

(一)喝词变化 因人而异

1、一字清不倒旗令

此令规定:划拳喝词,从一到十,只能叫“一”、“二”、“三”等单字,谓之“一字清”。行令时两人都必须将肘放置桌上,直竖小臂,不许倾斜,叫做“不倒旗”。违者罚酒一杯。

2、满蒙汉拳

此令规定:二人须连猜三拳,第一拳以“一字清”为“满”;第二拳必须两字联叫,如“三元”、“四喜”、“七巧”、“八仙”,谓之“蒙”;第三拳只准叫“五”或双数,即“二”、“四”、“六”之类,谓之“汉”。

3、三国拳:

单刀赴会,二嫂过关,三请诸葛,四辞徐庶,五关斩将,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八卦阵图,九发中原,十里埋伏。

4、地名拳:有些地方也以本地地名行拳:

一心桥,双桥路,三倒描,四碑林,五块石,

六升巷,七里店,八里庄,九眼桥,石羊场。

5、择婿拳:“文革”时期姑娘找对象的标准,也有人把它作为豁拳时的令辞:

一表人才,二老不在,三机一车,四季衣裳,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十元钱,八面玲珑,九不变心,十分听话。(其中三机一车指:自行车;缝纫机、照相机、收音机。七十元钱是指月工资收入。从这一令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

6、戏曲名拳

一棒雪、二进宫、三叉口、四进士、五台山、六月雪、七星灯、八大锤、九江口、十道本、双包案(对拳)。

7、武术名拳

一阳指、二指禅、三节棍、四棱锏、五行拳、六合枪、七节鞭、八卦掌、九阴经、十高手、锤对锤(双拳)

喝词变化的拳令还有许多,近来网上也有人发表了一些关于拳令的帖子,即有新意、又有文采。各行各业爱好喝酒划拳的朋友,完全可以贴近生活,用自己熟悉的事务和词汇,创新出即朗朗上口,又颇具风趣的新令词。划拳前加一段唱词,每划一拳,喝词后都要加一句小过门,就是一个创新。

9、广东拳:广东拳的喊法颇有趣。划拳时先喊:

幺点东,三炮通,二红四喜两广东。喊完这一过门儿,才正式划拳。正式划拳时,每喊一拳,还要喊一个过门:两广东。

一心敬(两广东)

二红喜(两广东)

三星照(两广东)……

10、嘞得拳:

高高山上一座碑,二人喝酒打嘞得。

嘞得打,打嘞得,忘了嘞得罚三杯。

三星照,(打嘞得),

五魁手,(打嘞得)……

五魁首划拳口令(五魁首六六六)(2)

11、杭州拳:令辞是

一根扁担软溜溜,我挑大米下杭州。

杭州说我大米好,我爱杭州花溜溜。

六六六,(花溜溜)

八匹马,(花溜溜)

12、牛腚拳:令辞是:

高高山上一头牛,两个犄角一个头,

四个蹄子分八瓣,尾巴长在腚后头。

三星照,(腚后头)

五魁手,(腚后头)……

13、兄弟拳:令辞是:

一壶酒,俩人喝,

我(你)是弟,你(我)是哥

该谁喝,该你喝。

六六顺,(该你喝),

八匹马,(该你喝)如有胜负,胜方说“该你喝”,负方则改说“该我喝”。

14、姐妹花拳:令辞是:

一挂大车两马拉,车上坐着姐妹仨,

若问她们叫什么,翠花、杏花和桂花

六六顺,(姐妹仨)

八匹马,(姐妹仨)……

15、扬州拳:令辞是:

一条扁担两个钩,我挑大米下扬州

扬州夸我大米好,我夸扬州好妞妞

六六顺,(好妞妞)

八匹马,(好妞妞)……

16、螃蟹拳:东北的一些地方流行螃蟹拳。划螃蟹拳时,双方要同时说一段关于螃蟹的过门儿,如:

一只螃蟹八呀八只脚,两个眼睛这么大一砣。或者:

螃蟹一,爪八个儿,两头尖尖这么大的个儿。

双方喊完过门儿,并不开始划拳,还必须各自出拳头,同时喊“宝一对”,然后才正式划拳。每喊一拳都要加过门儿:“这么大一砣”或者“这么大的个儿”,比如:

哥俩好(这么大一砣)

三星照(这么大一砣)

四季财(这么大的个儿)

五魁首(这么大的个儿)

17、飘拳(1):近来一些地方流行“飘拳”,是在豁拳时加入带“飘”字的过门。开拳时先说:

人在江湖飘哇,怎能不挨刀呵。

谁挨刀哇,你挨刀。

然后开始划拳,出一次拳说一句“你挨刀”。

一心敬(你挨刀),如有胜负,胜方说“你挨刀”,负方则改说“我挨刀”。

八匹马呀(你挨刀)。

如果想看更多劲爆历史内幕,获得当下最火热的历史趣事,请在微信搜索 jlws198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