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芬商品的由来(由土豆而引发经济学的思考)

吉芬商品的由来(由土豆而引发经济学的思考)(1)

先来看一个这样的故事。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作吉芬物品。后人也称之为“吉芬之谜”或“吉芬现象”。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吉芬最先提出这一现象,故称吉芬商品。诞生在1845年饥荒时期的“土豆”,也就成为了第一件被发现的吉芬商品。

通俗地讲就是一般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就越少。这在经济学里叫做需求定律。但偏偏有一种特殊的商品,价格越高,需求越大,似乎违背了经济学基本规律。这就是吉芬商品。

我们再来回忆下需求定律说的是什么。价格越高,需求越小;价格越低,需求越大。但需求定律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其他条件得不变!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则“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的描述可以被认为是铁律;如果考虑其他条件,则价格上涨时,需求发生变化。土豆价格上涨,需求量反而上升,是因为消费者收入较低,买不起其他食品,或者说,所有食物的价格都在大涨,所以只好去抢购相对便宜又能果腹的土豆了。

那么吉芬商品在现实中存在吗?关于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具有争议性,但可以肯定的是违反需求定律的商品还没出现!

吉芬商品就是违背需求规律的典型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因为吉芬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低档商品,二是在消费者支出中占很大比重。而实际上低档商品的范围较窄,消费者容易找到替代品,这种商品又不大可能在总支出中占很大比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土豆在当时社会中是穷人的主食,基本一天三顿全是土豆,在那种情况下,收入上升会减少土豆的消费,故土豆在当时是低档品。其次,吉芬商品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是因为土豆占据了当时消费的绝大部分。

由吉芬商品得出的相关结论可以进一步推广到股票市场中:某一种股票价格上扬的时候,人们都会疯狂抢购这种股票,而当一种股票的价格下跌时,购买这种股票的人反而很少,拥有的人也希望尽快抛出去。人们越高越买,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股票价格升高,说明投资者有利可图。

吉芬商品是否存在,一直是经济学上没有解决的难题。在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学教科书上,“吉芬商品”都是作为需求定律的例外存在的。那么,你认为吉芬商品是否存在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