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在东北消灭了多少敌人(东野三打四平再次失利)
“兵者,诡道也!”自古以来,用兵之道向来就是千变万化,出奇制胜,扬长避短,这便是获胜之道。
1947年6月,东北野战军三打四平,结果还是败在了四平城下。
陈明仁将军
与此同时,守城的国民党第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却因此“青史留名”,备受瞩目。
后人分析东野此战失利的原因:首先是我军轻敌了,再就是没想到国民党守军意志顽强,守城有方,他们的表现完全出乎意料。
要说“轻敌”,东野上上下下确实有一种藐视一切敌人的傲气,四平之战爆发时,东野横扫东北,所向披靡,如果再打下四平,夏季攻势就将圆满收官。
此时东野兵强马壮,除了十万“戴狗皮帽子”的英勇将士,东野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炮火支援能力。
至于东野的炮火有多么可怕,多年后,国民党四平守军官兵想起来还噩梦连连。
老照片
国民党第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多年曾经这样说:“解放军方面的炮火太恐怖了,跟日本人打了那么多年,我都没有见识过如此猛烈的炮火。”
陈明仁将军进一步评价道:“如果东野步炮协同不出问题的话,四平城我是不可能守得住的。”
陈明仁将军这么婉转的评价,显然给东野最高指挥官,他的黄埔四期学弟留足了面子。
事实上,东野虽然拥有了大量先进的火炮,却来不及训练一支出色的炮兵部队,因此,步炮协同不力的问题确实存在。
另外,逐次增兵、情报失真等等,也为东野四平失利埋下了隐患。
回头再看看守城的国民党军陈明仁方面。
电影截图
在东野隆隆的炮声中,陈明仁异常的清醒,他知道,摆在他面前的无非就是下面两条路:
第一,固守待援。关键是怎么守,援军多少时间才能赶到四平;
第二,弃守四平,从东野的重重包围中撤退出去。可是,陈明仁又有一种担心,包括自己的部队在内,国军官兵的军纪太差了。
陈明仁估计,一旦下达撤退命令,按惯例,部队很快就会乱成一团,“撤退”基本上就会变成溃逃。
陈明仁还对国军近几年的战例做了分析,最后琢磨出国军一个堪称“奇葩”的规则:撤不如守。
针对“撤”和“守”而言,攻不下来,通常可以找到许多种借口,以达到推卸责任的目的,“撤”则必乱。
电影截图
而“守”的风险相对较大,守不住可是要挨打的!何况,东野的炮火也不好对付,可是,“守”不会败得那么快,如果援兵及时赶到,或许还有救。
是“撤”还是“守”?权衡利弊后,陈明仁将军还是决定“守”,“固守待援”。
接下来,陈明仁要做的事就是全力守城,他牢记国军那个“奇葩”规则,发布了一连串的命令。
其中,陈明仁明确要求:“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允许自作主张,擅自放弃或者转移阵地。”
另外,陈明仁又发布了一道命令,特别提到了一些具体问题。
比如,陈明仁要求:进入夜间后,除了汽车可以经检查后放行之外,任何人不允许有异动,一旦违令,不管什么人,一律格杀勿论!
陈明仁、程潜将军起义合影
这样一来,向来擅长夜战的东野将士就丧失了优势,国军官兵趁着夜色溃逃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陈明仁此招确实达到了“一石二鸟”的地步。
就这样,在经历四十多天的坚守后,陈明仁终于等到了杜聿明派来的援军。
陈明仁四平获胜的消息到处传扬,老蒋也兴奋不已,东北战场屡战屡败,陈明仁这一仗让老蒋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不久后,陈明仁被升为兵团司令,蒋介石授予其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可是,好景不长,陈明仁的“辉煌”没有持续多少时间,陈诚主政东北,陈明仁的噩运也降临了。
主席接见陈明仁将军
有人举报陈明仁用大米作为防御工事,给他扣上一系列污名,最后,陈明仁被调到了南京,出任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职。
也正是这一切,让陈明仁对蒋介石、国民党彻底心灰意冷,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以身改变。
1949年,陈明仁和程潜在湖南宣布起义,终于选择了一条光明大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