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诡异事件(聊斋志异里记载的UFO事件)

《聊斋志异》这部传世佳作,在我国民间恐怕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然而它同U有什么关系,怕很少有人知道。古文学研

究者阿菽同志前不久撰文说,《聊斋志异》中的《夜明》篇,似可作为天外来客的一条线索。《夜明》全文如下:

有贾客泛于南海。三更时,舟中大亮似晓。起视,见一巨物,半身出水上,俨若山岳;目如两日初升,光四射,大地皆明。骇问舟人,

并无知者。共伏瞻之。移时,渐缩入水,乃复晦。后至闽中,俱言某夜明而复昏,相传为异。计其时,则舟中见怪之夜也。

聊斋诡异事件(聊斋志异里记载的UFO事件)(1)

读罢这段文字,不禁叫人拍案叫绝。《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640年-1715年)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绝妙的UFO目击报告。试分析如下:

(1)那位坐船行于南海的“贾客”(商人)在黑夜三更时分见到海上有一发光物体,它一半在水上,一半沉在水下,仅可见的水面上那部分就庞大如山岳,且发光强度很大,“如两日初升”。海上发荧光的鱼多半生活在深水之中,而且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半个身子就像座大山那么巨大的发光动物。在当时,出没浪涛之间的“舟人”也不识此物。然而,这巨大的发光物跟今天人们在百慕大三角和日本海等水域目击到的既能在空中飞行又能潜入大海的不明发光物又多么相似啊。

(2)300多年前,电灯尚未问世,但那庞然大物却已能在黑暗中发出两个太阳一般的强光,这种照明技术令人瞠目。那个时代,地球人绝对不会有那样先进的发光能源。

聊斋诡异事件(聊斋志异里记载的UFO事件)(2)

(3)此物不仅为行舟于南海的“贾客”、“舟人”所目击,而且在闽中也有许多人同时看见“明而复昏”的现象。莫非那怪物沉入水中后穿越台湾海峡,迅速来到了福建海面?看来只能有这一种假设。由此可见,这个物体在海水中运行的速度恐怕当今的潜水艇也难与相比。因此,该物应该是来自地球以外的文明产物。

同《夜明》篇十分相似的是唐代薛用弱在《集异记》中对“巨鳌”的描写,试比较:

唐裴由,开元七年都督广州,伸秋夜漏未艾,忽然天晓,星月皆没,而禽鸟飞鸣矣。举郡惊异之,未能谕,然已昼矣。裴公于是衣冠而出,军州将吏则已集门矣。遽召参佐洎宾客至,则皆异之。但谓众惑,固非中夜而晓。即询挈壶氏,乃曰:常夜三更尚未也。裴公罔测

其倪,因留宾客于厅事,共须日之升。良久,天色昏暗,夜景如初,官吏则执烛而归矣。诘旦,裴公大集军府,询访其说,而无能辩者。裴因命使四访,阖界皆然。即令北访湘岭,湘岭之北,则无斯事。数月之后,有商舶自远南至,因谓郡人云:我八月十一日夜舟行,忽遇巨鳌出海,举首北向,而双目若日,照耀千里,毫末皆见。久之复没,夜色依然。征其时,则裴公集宾寮之夕也。

这则记载中的“巨鳌”跟前面所说的“巨物”恐怕都是在空中和水下都能活动的UFO。古书中有关此类飞行物的记载很多,比如明人郑仲夔著《耳新》卷七《志怪》中就有一段这样的描写。请看:

熊休甫所居前有二池。万历戊午夏间,日正中,忽有物,沉香色,圆液如球,从树梢乘风跃起,堕前池中,池水为沸。少顷复跃起,

堕于近池。视前池沸声更噪,其堕处翻涛如雪,池水顿黄。久之奋跃,从门旁东角冲举而去,不知所向。

这段记载棚如生,历在月,跟国外有人在百慕大海域所见十分相似。

聊斋诡异事件(聊斋志异里记载的UFO事件)(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