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样专业技术总结(袖子结构及工艺技术分析)
如果袖子袖山吃势不合理的话,就会影响上衣的整体外观造型,如何把袖子做到袖山头吃势合理、圆顺,弯势自然,丝绺顺直,前圆后登,一直以来成为工艺师研究的难题。
针对这一难题,以两片袖为例,对袖山吃势不合理而造成的疵病进行逐一分析,以解决影响袖子质量、美观的难题。
一、影响两片袖袖子质量的因素
1
影响两片袖袖子质量的因素
包括袖子起吊或产生斜形皱褶,袖山、袖笼不圆顺,袖头吃势不均匀,两袖前后不一致,袖肶前顶后多,弹袖头布安装不合理,袖笼变形等。(如下图)
2
疵病:袖山头部位出现瘪陷,袖山头不圆顺。
在结构合理的情况下,袖子的袖山部位不饱满,有瘪陷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一是袖山头吃势不够合理,二是缝口使用的不规范。
3
疵病:袖子偏前或偏后,两袖子前后不一致
袖子偏前或偏后,两袖子前后不一致,其产生的原因是装袖时两只袖子没按结构设计的装袖点对应装袖,或衣服的两只袖子的装袖对袖点都是一样,而衣服的两只袖子却出现前后不一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袖山吃势不一样,前袖山吃势多的袖子会偏后,后袖山吃势多的袖子会偏前。这就是袖子吃势不合理造成的。
4
疵病:前袖肶顶、后袖肶多或紧
装袖的工艺质量标准要求是:袖子前后贴服,丝绺顺直,弯势自然,但是,如果是袖肶前后不与衣身贴服,袖底起涌等现象,我们习惯上称之为“顶袖”。如果出现顶袖现象,其产生原因有多种,一是袖子与袖笼不匹配:袖笼底部与袖子底部结构上不吻合。二是袖笼变形,三是袖头的吃势不合理,四是缝口使用不规范,五是弹袖头布安装过长,不合理。
5
疵病:袖山中间部位向上拽紧
袖山中间部位向上拽紧,袖子丝绺必然变形,其产生的原因,有几种,一是袖山头比例不够(合理的袖山高应是袖笼深减2~2.5cm)二是(在袖子配置合理地情况下)装袖位置不正确。
6
疵病:弹袖布的安装不合理
通常二片袖在装上衣身后,如果达到了前后适中,贴服的质量标准,都会装上弹袖布,装弹袖布的位置,应该就是袖山有吃势的位置,其作用就是令袖山头外观吃势饱满、圆顺自然,如果装弹袖布的位置不合理,袖山的外观就大打折扣了。
7
袖山缝缩吃势
从以上对袖子工艺质量疵病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袖子疵病的主要原因都与袖山吃势有关,那么袖山的缝缩吃势需要多少,怎样分配才合理?袖山与袖笼的结构和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从理论上说,袖笼弧线要与袖山头弧线缝合在一起,应该是等长的,但实际结构上又把袖山弧线长度设计得比袖笼弧线总长大一些,而这个大出来的量就称之为袖山缩缝吃势,袖山缩缝吃势的多少直接影响袖山造型好坏:吃势量过少,袖山会绷紧,会出现涟形或凹陷;吃势量过大,袖山难抽缩,会出现小皱褶。而且袖山缩缝吃势受到面料质地和厚薄的影响,质地紧、薄型的面料伸缩性差,因此袖山的吃势量宜小;质地松、厚型的面料伸缩性强,因此袖山的吃势量宜大。经过多次实践,两片袖的袖山缩缝吃势设计一般情况下为袖笼长(AH)的5%~8%,并根据薄料取小值,厚料取大值的原则去调整袖窿弧线与袖山弧线的长度差。
8
袖山缩缝量分配
由于手臂向前的活动率大,手臂在做向前伸展运动时后袖山受拉的力最大,为了减少后袖山变形,因此后袖山的抽缩量应大一些。经过大量实践,能满足手臂运动性要求的袖子,在袖山处总缝缩量的规律是:前袖山处为40%,后袖山处为50%,后袖肶处为10%,前袖底缝基本不缩。例如,设总缝缩量为3cm,前袖山的抽缩量为3*40%=1.2cm,后袖山的抽缩量为3*5O%=1.5CM,袖底缝的抽缩量为3*10%=0.3CM. (见下图)
二、装袖
如果说,装袖工艺是上衣最高难度的工作,那么要把袖山的缝缩量合理地吃进便是难点中的难点,吃势的变化可以说差之毫厘,就失之千里,要做到丝毫不差,其操作很讲究技巧。
1
袖山缝缩量吃势的缝缩目的 要求、操作方法
用平车在袖头前袖缝处下2cm处起针,走到袖片横丝绺出止,线迹的松紧也有要求,太紧线拉不动,太松吃势容易走动,固定不了,接下来就是抽线了,抽线时按各段的比例要求把缝缩量吃进,并应由后袖处起往前抽,决不能为图方便,前后两边都抽,因袖子前袖偏缝处往下至袖底横丝绺处与袖笼是完全吻合的,没有吃势,如果抽线的时候从袖前抽的话,就会把袖子偏缝处的弯位抽紧了,轻则就会影响袖子丝绺的顺直,重则造成“顶袖”。
但是袖子前偏袖线到小袖底模丝绺处?不走线的话又极容易令袖子变形,因大袖弯偏缝处是处于斜丝绺的状态。所以,这一条线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但能把缝缩量吃进,而且还起到一个定型作用,走的时候,必须规范使用缝口,还要做到丝毫不差,缝口如果大小不一,就等于改变了袖山的造型,如果过大,袖山的缝缩量容易走散,不集中,缝口过小,又不方便操作,宽度最佳是0.7cm。
2
袖山缝缩量吃势的检查、观察方法
袖山缝缩量初步吃进后要检查其袖山的周长与袖笼的周长是否相等,各对应装袖点是否对得上。观察的方法是:把袖山头垂直提起或平放好,观察袖子的前、后、顶部是否圆顺,自然,有无凹凸感,如果出现凹凸就表明吃势不合理,需要调整。
3
袖笼的处理
袖笼是衣身上为装配袖山而设计的部位,在结构上,袖笼与袖山是缝合在一起的,因此两者不但要在量上(长度)匹配,还要在结构造型上匹配。如果袖笼与袖山不配的话,同样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袖笼是一个椭圆形,所以它的每一段都是弧线。既然是弧线,基于布料特有的性能它就容易拉还、变长,所以在装袖前,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把袖笼的形状大小固定下来,防止其变形。措施一:在前袖笼靠肩头部位,用斜纹牵条将缝口略带紧,其作用就是不让斜丝绺变长,在后袖笼靠近肩胛骨处,用直纹牵条带紧吃进0.3—0.5cm的量,目的就是按人的结构做出合体的造型。
4
对袖点
为保证袖山在缝缩一定吃势后仍然能和袖笼缝合,达到形状吻合,必须在袖山的重要部位上设置相关对应点,即所谓的对袖点,一对高质量的袖子至小应设置三个对应点:(如下图)
第一对
袖山前袖标点与袖笼弧点即图中的A点,.A点应定在胸宽线与袖笼弧线的交接点。在这一点到袖笼底部这一段都不可以有吃势。而且这一段要求袖山与袖笼形状是完全一致的,这一对应点最重要,如有偏差就会影响袖子的前后和丝绺,而且在格子面料的裁配中,它是必对点。
第二对
袖山后弧线与后袖笼弧线点,有经验的板师一般会把这一点设置在背宽线上凹势处,即图中的B点。B点到袖底的这一段基本上都不需吃势,最多也不可以超过0.3CM,只要在带进袖山吃势时带紧缝线就可以了,如果超出0.3CM的吃势,后袖就会鼓起很大的泡,造成袖子与衣身不贴服。
第三点
袖山对肩点与袖笼肩缝,即图中的SP点,这一点在实际装袖时会因应面料或其他原因发生偏差。
5
缉袖
无论是采用手缝的方法还是直接用平车缉线的方法,那一种方法装袖时都应先装袖面,再装袖底。即从A点起针向SP点方向走线。经过SP点,B点回到A点。如果是用手缝针缝合后再缉线的话就应先装好左袖,右袖就(从B点起针,经SP点到A点再回到B点)参照左袖的相应位置来装,以保证左右袖子前后一致,。如果袖子是直接用平车来装的话就先装右袖,从A点起针经SP点。B点回到A点,装左袖时也是先装袖面再装袖底,缉线的时候袖笼在下,袖子在上,需要注意的是:摆放袖笼的时候,要保证布丝(横、直方向)不变形,袖笼切记不可拉直。以防止袖笼变形。并且缉线的时候用锥子或镊子压紧袖山吃势,顺袖笼弯势朝前送,以免袖山吃势移动。
6
装弹袖布
弹袖布采用45度角正斜丝,宽2.5-3CM左右,长度是按袖山有缝缩吃势的部位长,一般是从A点经SP点,B点到衣身侧缝处,从侧缝到袖底,这一点从无须安放,特别是A点到腋下这一段,如果超出就会造成“顶袖”,(如下图)装时弹袖布条贴紧袖山头按装袖线缉牢,弹袖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袖头外观饱满圆顺。
7
装肩棉
肩棉装之前需要检查肩棉的弯势与肩头袖笼的弯势是否一致,厚薄大小是否适合,装时将肩垫对折,以肩缝偏后一厘米为居中,后则肩势离袖笼1.2CM,在肩缝处垫出1.5CM摆准,用双股牵线,线结放在肩垫下以防有轧印,从里肩处起针到离肩外4CM处上把肩垫与肩缝牵牢后再将肩棉与袖笼缝口牵牢,牵时按肩形的里外窝势牵顺;下摆朝身体,肩垫放下面,袖笼放上面,保持肩棉窝势,针距1,5CM,牵线放平,不宜太紧,牵时不能捏实肩垫否则会影响肩头翘,以免正面肩头出现针花痕迹。
要让两片袖的造型美观,不但要有美观的造型,合理的结构,更离不开精细的缝制工艺和技巧,只有把袖山缝缩量合理地缝缩,而且还要保证袖笼的形状不变,合理采用、使用肩棉,只有这样才能令袖子达到前后适中,袖山头圆顺饱满,弯势自然,丝绺顺直,前圆后登的理想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