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防治知识点(防治知识早知道)
2022年7月19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目前,当地人民政府已启动四级应急响应,相关地区和单位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全面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一、暑期旅行,我们怎样防范鼠疫?
(一)外出旅游尤其是前往草原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旱獭,不要在鼠或旱獭的洞口周围坐卧停留。做好防蚤叮咬,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
(二)良好的个人习惯,是做好各种传染病包括鼠疫防护最有效的措施。如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等。
(三)如果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以进行自我观察,或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请,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二、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流行。鼠疫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规定为甲类传染病。
三、鼠疫是怎么传播的?
(一)传染源
1.鼠疫染疫动物。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如鼠类、旱獭等。
2.鼠疫患者。主要是肺鼠疫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败血型鼠疫、腺肿发生破溃的腺鼠疫患者等也可作为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鼠疫可以经媒介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1.媒介传播: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蚤叮咬带病菌的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再叮咬人时引起感染。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
2.接触传播:少数病人是因捕猎、宰杀、剥食患病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经由皮肤或粘膜的伤口而感染鼠疫病菌。
3.飞沫传播: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咳嗽、谈话、呼吸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传播,可以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四、鼠疫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
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和其他类型鼠疫。
(一)腺鼠疫最为常见,除全身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在蚤叮咬的局部出现疼痛、红斑,可以形成疱疹、脓疱甚至发展形成疖、痈。叮咬附近区域的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治疗不及时可以迅速化脓、破溃,使病人疼痛难忍,无法活动。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腹股沟区的淋巴结,其次是腋下、颈部及颌下的淋巴结。
(二)肺鼠疫病人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胸痛、咳嗽、咳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和发绀迅速加重,抢救不及时2到3天内死亡。
(三)败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病人出现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便血、血尿等。病死率几乎达到100%。
五、鼠疫可以有效治疗吗?
鼠疫是古老的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可以使用多种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如果能够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有效治疗,治愈率非常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转自 |新闻法治在线
来源: 黑龙江交通广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