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老城半日游推荐(洛阳老城萦萦旧梦)
萦 萦 老 城 旧 梦 中
吕幼枫
每当漫步于老城的大街小巷,总是思绪飞舞,难以让心情平静下来。感叹岁月如飞梭一般的无情流逝,时时沉浸在漫漫的回忆之中…………。老城的变化,有时让清楚的记忆变得恍惚!隐隐觉着,在日益显现出的现代浮华中,渐渐失落着其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韵味………………
一个古城的生命,在于其与众不同的灵魂!这个灵魂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朦胧飘逸,是代代默默相传的情愫萦绕,是过而不忘的血脉记忆!
这个灵魂,早已浸透了每一代老城人的血脉秉性,形成了老城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气质特征!而这个灵魂,更是时时刻刻幽荡在我的脑海,不,幽荡在每个对老城有着深厚感情的老城人的心灵深处!随着年岁更替,愈来愈深,萦萦绕绕…………
祖上多少代居住在老城已说不清楚了。吕家大院位于东南隅中兴街(老城人都叫孟坑)。宽约三十米,长约六十米,三亩地大小。中间是主院,有三间头临街前屋,附带大门及过道,二门楼,对厦,过厅屋,后对厦,上房屋。正对大门种有一棵红石榴树。二门前,东一棵腊梅,西一棵棠梨树!每逢冬末春初,腊梅绽放,满院子甚至一条街都笼罩着幽幽的清香。五月更是满树的石榴花似一盏盏小红灯笼,挂满郁郁葱葱的树中。院子都是用正方形灰色方砖(老城人叫八砖儿)铺成,临街前屋都有两三米宽的前檐,院中前檐滴水处,全是用黑白鹅卵石和灰瓦拼制的各种精美细致的图案,有花形、古币形等等。二门正上方,镶嵌有四块石雕,上书四个大字……忠孝传家!大门两侧各有一个非常精致的砖雕窑龛,东面的叫中央主,西边的叫土地府。主院东西各有一个圆圈月亮门相通。东傍院有两间头临街房,对厦和一所二层木楼,种有一棵香椿树和一棵白石榴树,老人们叫它冰糖石榴。西傍院有三门头带大门与过道的临街屋,二门,对厦和上房屋。主院有后门,直通四眼井。后门有一棵巨大的杨槐树。每到杨槐树开花,清香四溢,我们都会爬上树,用勾子去摘!大人们则和上面粉去蒸,配上蒜水辣椒油,别提多好吃了!有时摘下的前几串,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先抓一把生吃,那是一嘴的香甜!
老城老居民的房子绝对不是四合院那样的!有点类似于山西的古民居,前窄后宽,前低后高,依阶而上,形似棺材(官财),大门不是居中,且一般门头都不大,上面砖圈呈拱形,两扇对开的大木门。很多院子因为狭长,往往是一院前后门通往两条街。很多人走到我们中兴街东头便折回去了,因为那是潘家大院!实际上,走进大门一直穿过长长的院子便是东和巷了!中兴街至少三所院子与东和巷相通!后街拐弯处有棵古槐的大院子和中和巷相通,门正对着中和巷的寇家大院!
老城居民家家院中基本都有石榴树,寓意子孙兴旺!有的也栽一棵香椿树,春天便可吃到最新鲜的豆腐拌香椿和鸡蛋炒香椿捞面条!记得小时每逢过年初一,我的那个小脚五奶便叫我搂着椿树转三圈,边转边说,椿树椿树一起长,你长长了做大梁,我长长了穿衣裳!意思是讨吉利,孩子可以健康快长!
种树是有讲究的!前不种桑,后不栽柳,院子中间不要鬼拍手!前院绝不种桑树,桑同丧 ,进门见丧,不吉利!后院不种柳树,柳同溜,后门溜财,不好!院子中间更不能种杨树,风一刮,哗哗乱响,三更半夜如群鬼拍手,多吓人呀!!
吃,是老城人丝毫不能含糊的事。洛阳水席就是曲型代表。每个老城人都会几手!而各种汤,则是洛阳民间饮食小吃的典型代表。一般早上是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豆腐汤,晚上是丸子汤!不翻汤是近些年来,为了挖掘特色小吃给炒热了。过去,物质条件差,细粮不够吃,大家都开动脑筋想办法,粗粮细做。绿豆面粘性小,不好和面,只能兑水成稀稠适度的面糊,用特制小铁锅炕成薄饼!放时间长了,易干易碎!于是,把干饼放入碗中,放上紫菜、虾皮、葱花或韭菜段、盐、味精,再兑点醋,滴几滴香油,用滚开水一冲,瞬间,酸香扑鼻!由于绿豆饼遇水再一搅动就容易成糊糊,不翻汤之名就此而来!那个年代,一到冬季,家家都从粮店买回一大车红薯,切红薯片,擦红薯干粉,用自已做的压面条机压红薯面条,叫饸饹面,用蒜汁凉拌,或放凉再热炒……,各种做法都非常好吃!当年少年的我还发明了用尖辣椒炒红薯条的吃法呢!就是把红薯切片切丝,在清水里将粉淘净,配上红绿辣椒丝、姜葱蒜丝,大火爆炒,好吃得不得了!
最受真正老城人欢迎的是早上去喝牛肉汤!好的牛肉汤是用牛棒骨配以各种名贵香料慢熬而成,是不用添加牛油的!喝汤,要用大粗瓷碗盛上,才会有感觉、有味道!若拎回家吃,总会觉得汤味有点不太对。大碗盛上汤,必须配上葱白切成的葱花,加上用热牛油泼制而成的红辣椒,刹那,红白浮面,热气腾腾,香味诱人!端上碗,到门口找个地方慢慢蹲下,轻轻吹开浮在上面的葱花辣椒,细啜一口,那个美呀、那个得劲呀!你会感觉到仿佛每一个干瘪的细胞都在贪婪的吸吮。好像干涸的土地上突然倒上几盆水,地上咕噜咕噜冒泡一样!几口汤喝下,再慢条斯里将烙的饼馍,或锅盔或烧饼一块块撕下,泡在汤里尽情享用!若汤不够,不用再排队了,直接端到窗口,一声,师傅,添汤!师傅就会添加佐料,加汤!走遍全国,恐怕只有洛阳卖汤的加汤不加钱!大气!!
如若你在喝牛肉汤时遇到一个喝家儿告诉师傅,甜汤!你可能遇到老喝家儿了!外地人不明白,甜汤?难道放糖?甜汤,淡也,乃不放盐,也不放任何佐料,原汤!!这是真正的老城话!如若喝甜杂肝,这就是九段喝家,绝对高手,真正评判汤质量如何的专家!!老板那可是热情招呼的重点对象!!
豆腐汤做好不容易,豆腐没味!所以,豆腐汤要好吃,姜必须大,汤要熬时间长。豆腐汤要靠辣椒油和葱油提味。油饼或回族做的发面油香泡着吃,那才叫一个香!
丸子汤一般是晚上喝的。里面放几个豆面和黄豆芽搅在一起炸的丸子,加上大滚的热汤,外焦里嫩,十分可口。丸子汤最好配油炸的辣椒籽,切上韭菜段,多放醋!无论是寒冷的冬夜,还是炎炎酷夏的傍晚,都会使你胃口大开,酣畅淋漓!!油旋饼,是丸子汤的绝配!除了老城,还没发现别的地方有人会打。热油旋,皮焦里软,由里向外一圈一圈,里面最香,就着丸子汤喝,或泡着吃,都是一种滋腻的享受!
…………………………
汤是洛阳独一无二吃的代表,除上述汤外,还有驴肉汤、羊杂汤、连汤肉片等等!如果说牡丹是洛阳的符号,那么汤则是漂浮在老城上空的幽魂!老城,当之无愧的是千年帝都,中华汤城!
说到吃,必须提到浆面条!外地客人初次吃浆面条,会有人说饭馊了。当你把浆面条的情况介绍给他以后,让他慢慢品!待他吃完,特别是再打个饱嗝后,他会说,香!
做浆面条关键是打浆沫!用大铁锅盛上浆后(兑三分之一老浆最好),滴上几滴油,用小火慢慢煮,边煮边用筷子不停地搅打起的沫,直到沫消汤滚。然后,下面条,一定要下手擀面!待面快熟,下煮好的大绿豆、红萝卜丝、芹菜丁,起锅!配上韭菜花,带芝麻的辣椒油,就上油炸馍片或炸咸食,那叫一个带劲!浆饭不怕剩,若是夏天,下午凉浆饭放辣椒,过瘾!若是就着锅热,掌握好火候,稍微有点糊香时端下来,此时,正是浆面条的至尊享受!!老城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热糊剩浆饭,给个县官都不换!!看看,这才是我们老城吃货的境界!!!
让老城人感到最为亲切的是,突然听到标准的老城腔的时候!特别是在外地,那叫一个亲呀!前一阶段网上流行的小毛,她说的是偃普,带偃师口音的普通话,里面有些词是老洛阳话的词,但读音有很大差别。如果你能把“把根留住”用老城话说出来,若去逛老城,没准老居民会请你到家喝碗浆面条。咋,你想试试,来,说句让俺听听…………………………………………………。在本人多次测试中,几乎没人全说对!正确的说法是………………枯根撇着儿!!!老城人说话,儿话音比较重,如老头儿、老婆儿、电灯泡儿、浆面条儿配大绿(念录)灯儿………………。如果有人说你“憨子马妮儿杨呆娃儿”、“憨子劲儿”,那可不是骂你,包含有你很可爱的成份呢!至于“底脑”、更是让外地人听得彻底底脑晕!“木啥意思”若是从一个老人嘴中说出,你如果真的理解为没啥意思,那就正好弄反了!真正的意思是:还行,还可以!如一个老人看到某个亲戚家孩子的对象,你问他这孩子怎么样,他若同意,就会说,中,木啥意思!各位看官,我说的木啥意思吧!!
老城人非常热爱生活,极有生活情趣!你若现在到老集花鸟魚虫市场看看,就会有所感受!过去,几乎所有老城的人家家养得都有花,邻里街坊们还互相馈赠、交换。有些上了年纪的大伯大爷们还养几笼鸟,挂在院子里的树上,啾啾叫着,很是好听。因为有院子,老城又有孟坑、煤渣坑等水坑,自生很多红色的浮子虫,所以很多人都养金鱼!一般是一进大门,石榴树下有个直径一米多、半人高的大灰瓦陶魚缸,几十条黑龙晴、望天、水泡眼、珍珠鳞、红绣球、狮子头…………各色各形的金鱼,摆着四瓣大尾巴,在绿幽幽的鱼草下慢悠悠地游晃着,好像水中开着五颜六色的花!若是艳阳高照的中午,阳光透过石榴树枝叶投射到鱼缸里,那才叫色彩斑斓,甚是好看!金鱼以头、肚、鳞、尾、色为赏玩评判标志!特别是尾巴,以四尾为上品。尾巴不分叉,我们小时叫单尾巴,是在鱼苗时都要淘汰掉的,或让小孩玩的!我家老邻居方家七伯,那时养了十几缸鱼。七八十年代,父亲的上海朋友来家里玩,走时都要用几个罐头瓶抓几条带回上海!
那时的老城,经常在清晨和黄昏看到一群群白色的、灰色的鸽子,在老街上空盘旋掠过,捆在鸽身上的鸽哨,呜呜长鸣,仿佛心随鸽飞,心旷神逸。
至于养条狗,养只猫,养几只鸡,养几只兔子等等,都再不正常不过了!那时,小狗、小猫都不是卖买的。谁家狗、猫下崽了,就那个红布条系上,满月来逮走!先来先得,晚来的,就只能等下一窝了。
老城,是一座有着古朴而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城。这种文化深深地渗透浸入到老城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仪规矩和日常生活中,渗透浸入到老城人的血脉骨子中。
不说老城有多少传说故事,多少名人趣事。单就到东、西大街走一趟,你就会有一定的感觉,文房四宝,书刊画册,古物文玩……应有尽有。如若你再往里面小街小巷里面走走,同巷子里晒太阳的老人们拉扯拉扯,你才会对这座城池有更深的感悟!
其实,衡量是否有文化底蕴很简单!看它是否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泛出!那么,贴在大门口的对联就是证明!时至现在,老城人的对联很少是印刷的,还是手写的。记得小时候,快到过年时,街坊邻居拿着红纸到家里来。老父亲熟练地折纸、裁纸,要么根据人家要求写,要么让人家在他自己拟好的联里挑。那个场景,其乐融融,令人难忘。朋友,您若穿梭于老城的小巷中,默默地去看那些对联,您会有什么感觉呢?
若问情为何物?魂绕梦萦老城!
老城!它记录了我们多少前辈先祖的辛勤奋斗,见证了多少朝代与家族的荣辱兴衰,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与希望!
我们,在老城的怀抱中生长、生活。
我们,在老城渐变中慢慢变老。
我们,会在时光飞去中把老城怀念、念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