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的10个好习惯带来的变化(扒开行为习惯的外衣)

养成的10个好习惯带来的变化(扒开行为习惯的外衣)(1)

昨天晚上跟一个好友聊天,他问我怎么没有拍形象照?

我说,想着减肥了再拍好看点,只是,减肥一直没有成功。

养成的10个好习惯带来的变化(扒开行为习惯的外衣)(2)

我想,应该有很多人跟我一样。

知道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但就是做不到;

知道运动对身体好,但就是坚持不下去;

知道要早睡早起,但还是玩手机到凌晨,早上顶着熊猫眼去上班;

知道不管多累都要抽出时间看书学习,但往沙发上一躺,就开始刷抖音。

为什么养成习惯如此困难呢?

《65种微习惯》中说:

习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看得见的习惯,另一类是看不见的潜藏在思维和情感深处的隐性习惯。

大部分人难以养成好习惯的原因,就是因为只注重外在的行为习惯,忽略了内在的隐性习惯。

养成的10个好习惯带来的变化(扒开行为习惯的外衣)(3)

本书的作者吉川武士,是日本年轻人的习惯养成导师,他创立了日本第一所习惯培训学校。

除本书外,他的著作还有《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如何戒掉坏习惯》等。

吉川武士认为,只有调整好自己,才能轻松养成好习惯。

书中从行为、思维、情绪和环境四个方面入手,详解了65种微习惯。

希望我们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微习惯,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养成的10个好习惯带来的变化(扒开行为习惯的外衣)(4)

找到欲求,激励自己开始行动

前两天,看到了一个伊能静的视频,让我深受感动。

伊能静说,她坚持运动,不是为了自己更漂亮,而是为了女儿。

她快50岁才生了她,别人是妈妈,她是奶奶。

如果女儿30岁结婚,那会儿她都快80了。

如果她不运动,就无法保持好的状态去参加女儿的婚礼。

如果她到那时候躺在病床上插管儿,女儿怎么办呢?

对伊能静来说,更好地陪伴女儿就是她的欲求。

人的大脑天生有抵触机制,它会为了保持安全而抵触新鲜事物,坚持维持现状。

所以,戒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才那么困难。

但是,如果我们像伊能静一样,找到自己的欲求,就有了改变的动力。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大脑会发出“维持现状”的指令,新的习惯就养成了。

你为什么想改变?找到原因,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

以此,来推动自己养成好习惯。

养成的10个好习惯带来的变化(扒开行为习惯的外衣)(5)

破除限制性信念,掌控思维习惯

限制性信念,就是我们内心的那些消极信念。

比如觉得自己不行、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被批评后陷入自我否定等等。

限制性信念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情绪内耗。

举个例子:

一个同事因为成交了一个大订单,而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有的人会想“真厉害,我可不行!”

有的人会想“我也要努力了,争取下周搞定xx客户。”

还有的人会想“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碰巧而已!”

同一件事,每一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心里有限制性信念的人觉得自己做不到,也不相信别人能做到,总是陷在内耗里走不出来。

只有会自我调节的人,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积极地去面对一切事物。

因此,破除限制性信念,掌控思维习惯就尤为重要。

这里分享两个破除限制性信念的小方法:

第一,写成功日记

每天晚上把白天做的事情都写下来,无论大小与否。

只要自己做成了,都要记录下来。

比如,读了5页书、收拾出了干净的房间、学会了xx技能。

写得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有很多优点。

那在下次遇到挑战时,就有了战胜它的信心和勇气。

第二,情绪ABC法则

情绪ABC法则,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

  • A:代表事实
  • B:你对事实的看法、解释
  • C:由此产生的情绪和结果

就像前面那个案例,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这些看法,又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结果。

遇到一件事,尝试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

养成的10个好习惯带来的变化(扒开行为习惯的外衣)(6)

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做起来才能毫不费力

在积极心理学中,有个“3:1法则”的概念。

即,人要想感受到幸福,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例要为3:1。

也就是说,我们的积极情绪至少要占到75%以上,我们才能感受到快乐。

所以,我们要探究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

怎么才能找到快乐的事呢?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说:

快乐幸福的真正途径是向内看,向内探索,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其他的人。

你做什么事情是为自己而做?而且做的时候还不反感,甚至会有一丝丝喜悦?

这就是让你感到快乐的事。

就拿运动来说,有的人喜欢跑步、有的人喜欢打网球、还有的人喜欢踢足球。

如果你想养成运动的习惯,就要找到自己觉得快乐的运动方式。

增加内心的积极情绪,把消极情绪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这样,运动起来就没有那么痛苦了。

养成的10个好习惯带来的变化(扒开行为习惯的外衣)(7)

主动靠近优秀的人,让他们不断影响自己

《了不起的我》中说,想要养成好习惯,就要培养“环境场”。

所谓“环境场”,就是我们心中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

比如:到了餐厅就会想吃饭、到了卧室就会想睡觉。

空间如此,人也是如此。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不读书,你身边人的三观,就是你的三观。

可见,生活环境对你的影响是多么大。

因此,想要改变自己,首先就要改变你交往的人和生活的环境。

昨天早上,不知道为什么平时睡到7点多才醒的我,5点半就醒了。

本来想再睡会儿,打开朋友圈看到好几个好友都已经起来读书了。

顿时,我也不好意思再睡了。

麻溜地起床洗漱,开始看书。

如果你想读书,就在家里布置一间书房或一个书桌,这里只能用来读书,不能做其他的。

久而久之,你走进这里,就会本能地想读书。

同时,你还可以参加线上社群,把微信好友慢慢变成爱读书的人,以激励自己坚持读书。

只要你想改变,就一定能找到方法。

养成的10个好习惯带来的变化(扒开行为习惯的外衣)(8)

写在最后

可能有人会说“《65种微习惯》里有那么多习惯,我用哪个好呢?”

我想说的是,根据你自己的现状和需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平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边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庸,一边又做不到改变。

长期陷入自责、悔恨的情绪内耗中,除了会让你原地踏步,其他什么作用都没有。

相信我,只要你还有一点点想改变的想法,这本《65种微习惯》都能帮到你。

别犹豫,赶紧去看吧!

-END-

作者介绍:

你好,我是《榨书》:榨干书的内容,让自己快速成长

学会《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你就学会了提升亲密关系的秘诀

2022年第14周丨人生就要尽可能多地去做尝试,这样才能有备选方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