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承恩(读巜明史一一一看)

在落下本文的名字前,一再告诫自已要讲究了再讲究,因为这个宦官与历朝历代的宦官有很多不同,有很大不同、或是有本质不同。

于是小心翼翼地查阅了“宦”的定义。

关于“宦”字出现得很早,一说始于西周金文,另有学者认为与出土的甲骨文有关,总之,这个字的出现和使用已经很久远了。

“宦”的本义为在帝王或贵族家里的奴仆,引申有官职,学习官吏的事务、做贵族的奴仆、太监等意思。本身是个中性词,不褒不贬,说明事物的状态或存在。但自明代后,“宦”以及“宦官”大多专指某一类群体,似乎带有一些贬意,特别是一些影视剧的创作曲解了“宦”的定义,抹黑了个中形象,给不明真相的观众引入了误区。

不然,我怎么敢用“大宦”二字称呼王承恩呢?

王承恩

“王承恩,太监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礼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阙,帝命王承恩提督京营。是时,事势已去,城陴守卒廖廖,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

这是《明史一列传》描述王承恩的一个画面,下面,让我沿着这个轨迹逐渐展开他。

王承恩(?一1644年),男,明末宦官,河北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万历朝入宫,归依曹化淳名下,受崇祯器重,后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

他的身世与王振、刘谨、魏忠贤相比要悲惨得多。

史载,王承恩自小父母双亡,沦为孤儿,后被亲戚收养,寄人篱下,可亲戚家世事艰难,无奈之下只好把他阉割后送入宫中。所以王承恩入宫后既没有飞黄腾达的梦想,也没立下宏愿,一展抱复,他的目的很简单,只为了基本的生存,求口饭食。一句话,身世简单,与很多苦出生的人大相径庭。

不过,《明史一列传》记载他着升司礼监秉笔太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这说明他能识文断字,颇具文化(魏忠贤是个例外)。因为他的主子崇祯皇帝对臣下要求极高,要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这是一个必须的条件,哪怕是离得最近的宦臣。由此推断,王承恩在入宫前要么读过私孰,要么进宫后作过培训。(因为明朝自朱瞻基后是默许宦官学习文化的)。

明朝王承恩(读巜明史一一一看)(1)

那么,王承恩如何走进崇祯的呢?

关于崇祯

崇祯父子三人,在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占了三席。他的祖父朱常洛当了十八年侯任太子,万历死后继任,在位仅一个月(28天),无意中却担纲了明朝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的主角,至今悬疑,仍旧无解。朱常洛原本子嗣不少,但因诸多因素到逝去前只剩下两个皇子一一一即朱由校、朱由检。

根据“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原则,崇祯的哥哥朱由校升至长兄,由此成为合法的继承人。1620年继位,时称天启。但朱由校因为身体孱弱,不幸溺水于湖中,从此一病不起,误食“甘露”后身亡,在位时间约七年。

朱由校在位期间有几个特点。

他最是依念奶妈客拉拉,让客拉拉成为在后宫权力不弱于皇后的强势女人;后来,魏忠贤结识了客拉拉,客拉拉踹开了与自已对食的魏朝,跟了魏忠贤,在客拉拉的帮助下,着任司礼监秉笔太监,成为执掌内廷第一人;另天启皇帝心思缜密,勤于工木,而且手艺高超,不逊于当世民间高手。

另外,他在继位的同时,封朱由检为信王,专门为他在宫外建了王府。这时候,朱由检才于离开宫廷,开府独立。换句话说,朱由检单独在宫外生活了七年。七年间,他对社会有所了解,知悉民间底层的疾苦,这和他日后大刀阔斧急于改变现状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最悲哀的一点,到逝前,朱由校没有子嗣,他这一脉突然断了香火。难道冥冥之中真有天意!

综上所述,朱由检又成了朱由校逝后唯一合法的继承人。这样,他们祖孙三人经营了明朝风雨飘摇的,两代三朝最后的二十四年。

展开王承恩。

曹化淳

《明史》记,王承恩曹化淳名下也。那么我们看看曹化淳是个什么样的人。

史载,曹化淳在天启年间被魏忠贤挤出内廷,告老还乡,说明他不再受天启皇帝重用。因为在内宫中服侍皇帝,需要有很高的情商和技巧。为人要机灵,眼明手快,猜得帝王心,看破不说破。魏忠贤连魏朝都可以击败,说明曹化淳已廉颇老矣。

内廷宦官队伍的竞争异常惨烈,因为他们之间的争斗很多是以牺性生命作为代价的。他们处于权力中心的最高层,互相缠斗,要么鸡犬升天,要么打入地狱,一波又一波,前仆后继。表面上看,不为宏图大志,但他们每天接触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执掌着左右天下的令旗,谁不贪恋呢?

但从崇祯朝曹化淳重回朝廷,后三次请辞回乡来看,也许曹化淳已不再过多的贪恋权力。天启朝被贬回乡,虽是权力争斗的失败,同时也可以解读为规避魏忠贤与客氏的锋芒,或者说他早就想远离朝堂,归于乡野,去过平凡的日子了。

今天,我想大胆地为曹化淳正正身。

野史传,说曹化淳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城之际〝开城迎贼”,这分明不存在,完全是恶语中伤。因为闯王进京时,曹化淳已再一次离开朝堂,远离政治中心六年了,为何后世要对其恶语中伤?难道天下除了皇权就是东林和文臣的天下,为什么要对宦臣如此凉薄,他们也许是有生理上的残缺,但他们对帝王的忠诚并不谛于衣着光鲜的每一个朝臣。

崇祯逝后,曹化淳迈着坚毅的步伐,不远千里向清廷顺治皇帝上书,要求对崇祯收敛厚葬,难道这是在作秀?难道这也是“开城迎贼”的宦臣所为?曹化淳没有愧对大明朝,没有出卖崇祯皇帝,相反他的义举应该让那些不耻于宦臣的人感到羞耻。

之所以为曹化淳正身,一是还原历史的真相,二是为王承恩的出场作个铺垫。

曹化淳天启朝失宠,被魏忠贤取而代之,那么在他名下,深得提拨的王承恩是怎样一个人呢?

明朝王承恩(读巜明史一一一看)(2)

王承恩是卧底吗?

有人推测,自曹化淳第一次归之乡野后,魏忠贤号称九千九百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势薰天,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于是就推出了一种假设,安插司礼监二把手王承恩到信王府作为眼线,若一把锐利的尖刀插在崇祯的胸膛。

无论假设也好,推断也罢。个人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

当王承恩没问鼎权力最高峰,还没有执掌权柄的时候也许他就这样做了。

因为他失去曹化淳这个主子后,需得依附另一股势力,站在他所处的角度,除了魏忠贤外别无选择。历史上的宦官看似为国家、为皇权服务,实际上,他们首先是为顶头上司服务,很多时候,他们归附于某种势力,贪恋于某种权柄,看起来复杂,其实又很简单,向他发号施令的人仿佛就是他的天空,他的衣食父母,他只忠心于他,效忠于他。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态。封建社会除了家天下之外,不敢存有其它信仰,或许这种心态就是某种信养的萌芽。

这期间,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监视崇祯,因为他的一举一动关乎他和魏忠贤的命运。但天启皇帝死后,通过与崇祯皇帝的亲密接触,回头看魏忠贤的诡计他甚而觉得这完全是一种阴谋,威胁到了皇权。作为臣下的职责他不光要为魏忠贤服务,他更应忠诚于皇帝,因为,他的衣食住行是皇家赐与的,他是家天下的一员。

王承恩觉醒了,由此而转变。这本不是种错误,而是互换了、重新定义了忠诚。他不是倒向崇祯,而是以宦官,以一个奴仆的身份效忠于崇祯,为崇祯分忧,以家国天下计。

崇祯上任之后,以雷霆手段,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魏忠贤。

野史里关于魏忠贤和崇祯为登大统的博弈,个人觉得那是子虚乌有。纵观明朝十六位皇帝,不管历史如何评价,皇权始终被牢牢地掌握在他们手中。也许在某个特殊的时段皇权差点旁落,权力被掣肘,但历经的皇帝想尽各种办法加强了对皇权的巩固,所以才有宦官与朝臣此起彼伏的争斗,所以才有了锦衣卫、东厂和西厂。这是皇帝喜闻乐见的,看似乌烟瘴气,实则是一种成熟的政治操弄。

王承恩时代

崇祯收拾了魏忠贤一伙的“阉党”,下一股势力又走上了前台,那就是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弱朝臣。

为实现崇祯新政,提振寒门士子的信心,中兴大明朝,这个时候,崇祯要为曾受魏忠贤迫害的人翻案,所以他请回了归于乡野的曹化淳。

这对曹化淳洗清冤屈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这不是皇权的强加,而是崇祯对曹化淳能力、影响、人格的认同。因为在天启朝,面对朝廷争斗,崇祯只是一个局外人。很多事他并不了解,基于对曹化淳的破格使用,这个思路也许来自于王承恩,曹化淳感染了王承恩,王承恩把他视为恩师,视为朝中栋梁,他必须回报。无意中,王承恩成了崇祯最信任的人。

曹化淳年事已高,待平反完前期冤案后,因厌倦政治争斗三次请辞回乡,最后获得批准,得以善终(还乡时问大约在1637一1638年)。王承恩继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陪伴着孤独的崇祯。

这时候关外的努尔哈赤虎视眈眈,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崇祯励精图治,想重振旗鼓,但国家千疮百孔,他已不能完全掌握于手心了。关于崇祯的执政在这里不再多讲,我们继续王承恩。

明朝的“批红”和“票拟”制度太特别了,等同于两个内阁。

内阁大臣把军国大事拟定意见后,呈报皇帝御览称为票拟,待皇帝批准,司礼监盖章生效后称为“票拟”。司礼监有时代行皇帝职责,往往执行着最高权力。

在崇祯朝之前票拟一般经过内阁大臣深思熟虑后才下笔,很少被驳回。而崇祯朝被剥回的时候颇多,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崇祯精力旺盛,不信谗言,说明王承恩坚决维护崇祯的皇权,贯彻他的旨意。也许有些读者不理解这种说法,因为所谓批红权掌握在司礼监掌印太监或秉笔太监手里,他代表的是另一个虚拟内阁,而不仅仅是人们所想象的盖章图鸦。但王承恩从不觊觎,只听皇帝旨意。

另外,关于辽东等各种战报也是由司礼监转呈皇帝的。

在这个过程中,王承恩废寝忘室,不作片刻停留,第一时间奏请崇祯。崇祯接到战报后,马不停蹄地与内阁商拟,经常召开各项军事会议,了解各军、各部、各地动态。这一切得益于王承恩,他和之前的司礼监太监有很大不同,尽管他对朝局和时局有自已的分析和判断,但他从不拿主意,始终站在崇祯身边,做一个忠诚的奴仆,对崇祯唯命是从。

所以崇祯朝的司礼监看似权力不大,实则和前朝相比,在职责范围内有着质的飞跃。因为他以服从的姿态践行着皇权,犹如战场上的勇士积极冲锋、一往无前。这样一来,王承恩机械行事,在朝廷中说一不二,树立了很高的威望。商议大事前,朝臣与将军总想探听他的意见,因为他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朝议时他又缄默不语,给朝臣留足面子,让将军事半功倍。

总之,王承恩是个睿智通达的人,但他绝不趋炎附势,左右逢源。

明朝王承恩(读巜明史一一一看)(3)

“大宦”王承恩

〝……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帝召承恩,令亟整内官,备亲征。夜分,内城陷。无将曙,帝崩于寿皇亭,福王时,谥忠愍。本朝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侧”。

《明史》乃清朝张廷玉等编修。

让我们简短回忆一下,1644年三日十八日那个早晨。

李自成带领大军兵临北京城下,随后架云梯向西直、平则、德胜三个城门方向进攻。由于崇祯已无大将可用,责成王承恩提督京都百姓、守卫、士兵奋死抵抗,保卫北京。

城墙上人影依稀,但他看见起义军攀上城墙,马上组织有限的力量击发火炮,打死打伤多人,潇洒的指挥着战斗。其间,崇祯急召他入宫,命他组织内臣,打算亲自上城墙战斗。

可是来不及了,由于敌我战力悬殊,黄昏后,李自成大军攻破城门,直达内廷,北京陷落,明朝灭亡。

这一天,前朝旧臣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大厦已倾各路人马作鸟兽散。午时,李自成杀进皇宫,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

这个封赏没有人能够领取,也没有人会被满门抄斩,诛灭九族。

明朝王承恩(读巜明史一一一看)(4)

李自成

李自成低估了崇祯和王承恩。

三月十九日的早晨,君仆两个人来到煤山。这个大宦仍然像每个早朝一样,服侍他的主人上吊于寿皇亭的那颗歪脖子槐树上。等一切收拾停当,然后他选择了另一颗海棠树上吊自杀,与他的主子一道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三月二十一日,两个人的尸首被发现,崇祯被装入柳木棺内,四月四日李自成将其埋葬。王承恩被葬在思陵旁。后来,清朝的康熙皇帝对他的忠诚很是推崇,亲自为他竖碑立传。

历史就是这么可笑,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江山最后一个功臣却是一个肢体不全的宦官。

“大宦”王承恩,历史不会耻笑你,不会嘲讽你,相反,后来的人们只会记得你的高尚。因为你用你的忠诚诠释了大义,你把你的生命奉献给了国家。

明朝王承恩(读巜明史一一一看)(5)

王承恩墓碑

文献资料《明史》

巜明史.列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