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卜旬含义(甲骨学堂安与安阳)

原标题:《甲骨学堂》安与安阳,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甲骨文卜旬含义?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甲骨文卜旬含义(甲骨学堂安与安阳)

甲骨文卜旬含义

原标题:《甲骨学堂》安与安阳

今天的《甲骨学堂》给大家讲述一下咱安阳“安”字的含义。

安字的甲骨文写法,好像一个安静贤淑的女子端坐于房屋之中的样子。也就是家中有女。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兴宅、娶亲,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事件,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顺利兴宅、娶亲,便能安居乐业,反之内心则焦虑不宁。古人称娶亲成家、专心度日为“安”;称生活富足、内心愉快安定为“宁”,“安”是“宁”的基础,“宁”是“安”的高级境界,所以我们现在常把安和宁放在一起表示美好之意。

了解过“安“字以后,您是否发现,我们家乡安阳的名字,其实挺美好的,那么安阳从什么时候开始叫安阳呢?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名称变更呢?接下来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早在盘庚迁殷之前,安阳当时叫做北蒙,直到公元前1300年,盘庚将商代都城迁到这里开始,才叫做大邑商。到了战国时期,《史记》中第一次提到安阳,这是安阳两字首次出现在历史当中。

公元580年,邺城被焚,当时相州、魏郡、邺县周边的居民及相关机构迁至安阳,从此安阳代替邺城,成为了这一地区的中心,所以安阳当时也称为邺城。

从北魏开始一直到唐宋的几百年间,安阳称为相州。

金代,相州升为彰德府,而彰德府的名字,沿用了700多年,到1913年,彰德府被废除,设立了安阳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设立了安阳市,安阳的名字就用到了今天。

通过简单的介绍,您发现了,安阳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次名称变更,安阳二字,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一直到建国之后,又重新改为安阳,那么安字是美好之意,安阳这个名字又是什么含义呢?

其实关于安阳二字的由来,有很多说法,我们一般称山南水北为阳,有人说安阳是因为南边有汤河、淇河,固为阳。也有人说在安阳北边有寿安山,所以称阳。两种说法都有依据,但却都没有定论。可以肯定的是,安阳的“安“字是美好的含义,而“阳”字肯定与安阳地区的山或水有关。把城市放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安宁祥和之处,这也许就是安阳二字最完美的解释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