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是走到哪里都有饭吃(真正的铁饭碗)
文丨圳论评论员 姚龙华
“公务员是金饭碗,事业编制是银饭碗,大型国企是铜饭碗,考上都是铁饭碗。”在考编圈,流行着这样一个“鄙视链”。近年来,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考编热”现象突出,“考碗族”随之出现。
顾名思义,“考碗族”是指当下到处参加编制考试,不考到“铁饭碗”不罢休的一群人。近年来,报名参加编制考试的人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学历普遍提高,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目前占绝大多数;二是年龄普遍偏低,很多是还没毕业或刚毕业的学生;三是为了成功“上岸”,坚持两三年一直在培训机构学习的人也不在少数。去年,影视演员刘昊然的名字出现在中国煤矿文工团2020年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中一度上了热搜,网友纷纷表示:“明星都去体制内了,我们更要努力‘上岸’。”
“考碗族”的出现,有个人的自我选择,有家人的软磨硬泡,也有时代的焦虑映射。首先,当前体制内越来越注重吸纳高素质专业人才,聚集了大量年轻精英,切切实实地推动了国家变革、改善了人民生活。不少人直言,进入体制内可以让自己有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能让自己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其次,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体制内的工作适不适合自己,但是在长辈眼中,体制内的工作相对稳定、体面,特别是在一些观念保守的地方,进入体制内被视为一种荣耀,其他工作都不算是“正式工作”,而只是“打工的”“打杂的”,因而千方百计劝服乃至逼迫自己的孩子考编。再者,经过一年多的疫情动荡,“就业难”问题的持续凸显,“996”引发的恐慌焦虑,让很多人的职业规划趋于混乱与失控,乃至心态开始发生变化。《2020年毕业生质量报告》显示,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本届毕业生在心态上趋向于追求稳定,在择业时更加偏向于选择体制内的工作。而一些被“996”式拼命工作裹挟的年轻人,也开始把考编当作自己退出当前内卷化竞争的方式。
自1993年公务员考试制度开始实施,报考人数一再创历史新高。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公务员招考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157.6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比上年增加了52万余人,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1:1,最热门的岗位更是“千里挑一”,竞争可用“惨烈”形容。为了端上“铁饭碗”,不少人逢考必报,到处赶场。无论是中央部委公务员,还是山沟沟的乡镇事业编,通通报了名再说。其中,不乏多年奋战的“考碗族”,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上岸”之前,是一场艰辛的泅渡。每一场考试背后,都是一片尸山血海。备考,除了疯狂刷题,许多人也试图在培训机构找到捷径。尽管公职类考试通过率本身较低,但在机构“不过包退”的宣传口径下,还是有大把的备考者掏腰包。千千万万个考生背后,少则几千元的大班课,高至数万元的特训班,培训机构发起的是一场“比例游戏”,只要报班的人数足够多,命中“上岸者”的不退费概率就会水涨船高。即使是没考过的“陪跑者”,培训机构也能从他们手中得到一笔笔稳定的短期无息借款。
有人说,体制内是一座围城。稍加了解便可知,现在体制内很少有朝九晚五不加班的工作,体制外有 “996”“007”,体制内则有“5 2”“白 黑”。同时,体制内虽然工作稳定,但是往往也仅仅只是稳定而已,也是很多人所说的“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归根到底,体制内的工作也仅仅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而只要是一份工作就不会天然地适合于所有人。更重要的是,最富创造力的年轻人如此趋之若鹜地去考公务员,都绞尽脑汁去吃财政饭,不创造生产力,这是不正常的。因此,盲目跟风,不顾一切、放弃一切去做一个“考碗族”,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有人说,“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确实,如果你有梦想、有追求,想要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任何行业、任何岗位都可以,前提是得有能力、肯吃苦。也许会有年长者认为,这只不过是年轻人没经历社会残酷的幼稚想法。可谁规定了,所谓的稳定、体面一定要靠牺牲年轻时的多样性、可能性去获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