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肿了怎么消肿快(骨折或手术后手肿)
门诊中每天都会有病人来咨询这样的问题:不管手术与否,不管上肢下肢,骨折后因为出血和局部炎性反应,都会反复的出现肿胀。尤其是下肢,哪怕是手术或骨折半年了,只要腿一下垂,没多久脚就肿了。
患者非常痛苦,不知道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
其实,为了消除骨折后上肢或下肢的肿胀,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抬高肢体,最好让骨折部位的水平位置等于,甚至高于心脏。抬高肢体,是消肿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肢体肿胀的“水”,不可能直接蒸发,只有流回心脏才能达到消肿的目的。因此临床上,医生都会交待患者把胳膊/脚抬高。
抬到多高合适呢?根据中学物理的U型管定律不难理解,为了让骨折部位的水流回心脏,所以骨折部位最好要高于心脏水平。
2、固定骨折,并制动。
骨折后,如果不进行有效果的固定,断开的骨头断端之间会不停的发生相对位移。不仅会引起患者剧烈疼痛,断裂的骨折尖端还会不停的损伤周围组织,引起出血并加重肿胀。即便是老百姓成为“骨裂”的裂缝性骨折,如果不进行固定,随着肢体的移动,原本没有完全断开的骨折断端,也会慢慢的越裂越大,直至完全断裂。
因此,不管是从骨折治疗本身来说,还是为了防止肿胀的进一步加重。对于骨折局部一定要固定。不管是手术放入钢板钉子的“内固定”,还是打石膏夹板的“外固定”,总之,一定要固定。
3、非骨折区加强运动。
这一点乍一看,好像和第2点相矛盾。实际上并不是。骨折的地方要固定不能动,但骨折旁边正常的关节加强活动,这样才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消肿。
因为肌肉的的收缩和舒张,会不停的挤压深部的血管,像一个“泵”,或者像“挤香肠”一样把血管里的静脉血慢慢泵回或挤压会心脏。
因此,骨折要固定,但骨折临近部位的肢体要加强活动,不仅有利于消肿,更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4、包扎不能过紧,要松紧适度。
骨折后,由于手术或打石膏夹板,一般都要绑点什么。包扎绑绷带,看似简单,实际也是个技术活。不仅要好看,更重要的是松紧适度。松了,达不到固定效果;紧了,就会影响血液循环。
那什么是松紧适度呢,这个一般需要专业骨科医生来判断。如果非要说一下,简单不精确的经验,就是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前提下,绷带能插进一根手指即可。
5、局部冷敷,不要热敷。在皮肤没有破口,且咨询过医生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冷敷以减轻肿胀。
6、药物(全身 局部)
我们确实有一些药物,可以通过全身应用和/或局部应用来达到进一步消肿的目的。
但是,必须提醒的是:药物只是最后一步【补充治疗】,并不是关键治疗。关键治疗是上诉5点。而且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不能自己擅自使用。
全身应用的药物有:甘露醇、七叶皂苷钠等
肿胀局部应用的药物:硫酸镁溶液。
总结下,对于普通大众,当骨折或手术以后,肢体发生肿胀时,只需要做到:抬高患肢、固定制动、适度运动、包扎别太紧、冷敷,即可。
了解更多有趣有用的医学科普知识,请关注骨科医生路遥。,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