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脾胃不和易口臭)

你有没有想过,在你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给朋友说话时,朋友却一边捂着鼻子,一边心里想:啥时候说完?你有口臭啊。

对于你说的内容,别人可能一句都没听进去。而这一切的根源,可能仅仅是你的脾胃出问题了。

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脾胃不和易口臭)(1)

这就要聊聊郁热上蒸是怎么回事了。

郁热上蒸,让人想起蒸馒头。

蒸馒头的时候,上面盖住,这是所谓郁,将热气郁积在里。水在馒头下方沸腾不停,这是所谓热。郁 热,会致水蒸气上行,而蒸用的水慢慢变少。馒头则因得到水蒸气的熏蒸而发泡变大变熟。

而胃呢,常被比作一口锅,这口锅如果过热,不仅胃中的津液会被蒸发,热气同样会上行,经过肺及口腔咽喉。但口腔咽喉又不是馒头,怎禁得热气熏蒸呢?

所以口臭,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咽干口苦,都可因郁热上蒸而发生。且胃中因热,而有胃灼热痛。胃之津少,其下一站肠道的津液也受影响变少,引起肠燥便秘。

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脾胃不和易口臭)(2)

那么这个胃热是怎么产生的呢?

邪热犯胃,或是肥甘厚味,或是肝胆之火蔓延到邻居胃,都可令胃消化的动力不足,食物积聚在胃而发酵化热。

中成药养阴口香合剂,清胃泻火,滋阴生津,行气消积。正可用于胃热津亏,阴虚郁热上蒸所致的口臭,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咽干口苦,胃灼热痛,肠燥便秘。

本方源自宋代官修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甘露饮。所谓甘露,古有“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的说法,是一种清凉芬芳的感受。

养阴口香合剂在甘露饮的基础上减去熟地,增加了龙胆草、蓝布正、麦冬、黄精,并配以现代清新口气常用的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枸橼酸(又名柠檬酸)这类配料,同样可令口中清凉芬芳,且因是成药,服用起来更方便。

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脾胃不和易口臭)(3)

组成:石斛(鲜)、朱砂根、茵陈、龙胆、黄芩、蓝布正、麦冬、天冬、枇杷叶、黄精、生地黄、枳壳。辅料为:苯甲酸、枸橼酸、羟苯乙酯、蔗糖、薄荷脑。

方中石斛甘寒,是养胃阴生津的。黄精甘平,既补肾之精气,又健脾润肺生津液。

二味合力,护住胃之本体,并考虑到肾为胃之关,肾关利则胃气转。

朱砂根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是治扁桃体炎,急性咽峡炎等喉道疾病的良药,解除胃热上行引起的咽喉问题。

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脾胃不和易口臭)(4)

茵陈、龙胆草、黄芩均清热燥湿,且茵陈除了是治黄疸佳药,还可除大小肠之热。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黄芩尤能清肺热。

三味各自发力,从肠道、肝胆这些外围解除胃热问题,有如战场上的友军。

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脾胃不和易口臭)(5)

清热燥湿之后,胃中津液不足怎么办。肺喜润,肺津液不足怎么办?

天冬和麦冬也清热,但力度却没有上三味的大,且还有甘补生津之功。所以二味联手,是生津增液、滋阴润燥的代表,肺阴胃阴都能养。尤其天冬上润肺,下滋肾阴,将生津增液贯通上下。

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脾胃不和易口臭)(6)

枇杷叶也是肺胃的好朋友,以苦而微寒之性,能把肺中的杂质清除,且能让胃中不守规矩的气机降下来,并以利尿之功将杂质赶出去,起到打扫战场的作用。

蓝布正是一味冷背中药了,为蔷薇科植物路边青或柔毛路边青的干燥全草。上治咽喉病,下治肠道病,且有益气健脾,补血养阴的补虚之效,起到建设城池的作用。

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脾胃不和易口臭)(7)

苦辛酸而温的枳壳在方中的作用不小,可让脾胃气机动起来,不仅与前述诸味之寒形成互补,更能如风一般卷去胃中垃圾积滞,从根源上消除滋生胃热的可能。

生地黄凉血平肝益肾,为全方清胃之热提供后台支持。多味合力,鸣金收兵。

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脾胃不和易口臭)(8)

本方以舌苔黄腻为辨证。

市面上的香口产品不少,如果用了效果差强人意,而又确是因胃热而起,不妨试试这味中成药呢。

再聊点与本方无关,与病症有关的治疗方式。

关于口苦,小柴胡颗粒也可治口苦,而小柴胡颗粒除了和胃,还能疏肝,所以肝与胃这两个邻居,出了问题常常是共治的关系。

而对于口干来说,也不要忘了乌梅哦,乌梅的生津止渴功效那可是大名鼎鼎,夏天天热伤津,所以乌梅类饮料尤其是酸梅汤受欢迎呢。

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脾胃不和易口臭)(9)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中成药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

我是@内分泌科吕主任 大家有问题都可以留言,我看到后会及时回复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