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为什么睡觉会睡到床尾(你为什么会认床)
脑洞科普·第三十期
生活中,总有一些让你脑洞大开的冷知识,比如,辣是痛觉不是味觉、胃可以扩大为自身体积的6倍、人一紧张就想上厕所……
你的脑海里还有哪些百思不得其解的念头?
《生命时报》全新推出“脑洞科普”栏目,帮你填上这些奇妙脑洞。
去外地出差、旅行需要过夜时,你会不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有些人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容易睡不好,这种现象有人称作“认床”。
睡眠医学研究中,将这种在新环境中第一晚难以入睡的现象,称作“首夜效应”。
为什么有些人会“认床”?听听睡眠专家是怎么说的↓↓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专科医师
睡眠障碍门诊副主任医师 张卫华
你的大脑正在“守夜”
美国布朗大学认知语言与心理研究科学副教授佐佐木柚香及其同事的研究团队,为揭示“认床之谜”,曾做过一个测试。
研究中,对35名平时睡眠正常的参试者,在实验室的就寝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观察。
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大脑成像技术,监测了参试者大脑在睡眠过程中的活动情况。
结果发现,在实验室睡觉的第一个晚上,参试者大脑左半球在深睡阶段(慢波睡眠)比大脑右半球更加活跃,这种差异类似海洋哺乳动物睡眠过程中,只“关闭”半个大脑的现象,而大脑两半球活动差异越大,就越难以入睡。
研究人员在参试者耳边播放尖锐声音,左右脑半球对这些声音的应答也截然不同:相对“清醒”的左脑半球的振幅反应更为激烈,这意味着它的警觉程度更高。
不过,从第二晚开始,参试者熟悉就寝环境后,其大脑左右半球活动差异变小,睡得比第一晚更沉了。
当我们置身新环境时,大脑的某一区域更加警觉,就像“守夜人”一样,一旦出现危险,就会立即唤醒睡眠者,这或许是重要的生存策略。
过分“认床”需警惕情绪焦虑
上面的试验,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一般人的“首夜效应”机制。但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具体表现,却可以是多样的。
比如 ,有一部分人在新环境的第一晚睡眠,甚至会睡得更香,这一现象也被称为“反首夜效应”。
有些人的首夜效应,则会表现得更为强烈,几乎每一次面对新的睡眠环境,都会因心情紧张而难以入眠。这样的“认床”,就是睡眠焦虑的一种表现。
有认床习惯的人,通常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比其他人更敏感。到了晚上,这部分人也更容易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刺激,难以入睡。
如果这些人不断地进行“我认床”的自我暗示,这种现象很可能会逐渐加重,形成对新睡眠环境的条件反射,表现为以下特点:
只要确定要在新环境中入睡,如出差的前一天,就开始担心能不能入睡,为“万一”不能入睡而焦虑;这种焦虑紧张会不断加重,并在新环境第一晚睡眠时间达到高峰;最终这种焦虑紧张往往会导致“果然”不能入睡,从而“验证”了自己的担心,成为下一次担心焦虑“证据”。
8件事帮你睡一个舒服觉
如果觉着“认床”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扰,不妨试试以下几招,或许可以让你睡得踏实一些。
1. 卧室光线宜暗,建议拉上窗帘。
2. 卧室宜凉爽,但不要寒冷,对大部分人来说,18.3摄氏度是理想温度。
3. 在计划卧床睡眠至少一小时之前,停止活跃的脑力活动。
4. 晚餐后禁喝咖啡、茶、酒及抽烟。
5. 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如果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仍睡不着,就起床做些温和的活动,等困了再上床。
6. 睡前做温和及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热水泡脚、泡热水澡、肌肉松弛及呼吸运动,睡前2小时不要做剧烈活动。
7. 避免在卧室看电视、打电话、讨论事情。
8. 有规律及充满活力的生活,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脑洞说:
建议有“认床”习惯的人,不要过于在意,把它当做是自己的一个特点就好了。
如果对即将在新环境中入睡时常感到不安,建议尽早到睡眠医学科就诊。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982216301749
本期作者:郑荣华
话题征集
欢迎来到【脑洞科普】,生命君邀你一起大开脑洞。
下期你希望我们探索哪个“健康黑洞”?快来评论区留言吧,生命君有问必答!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