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1)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第一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

本单元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课文1《北京的春节》:本文主要讲述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课文要采用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2)

课文2《腊八粥》:了解小说借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学习字词,积累叠词,了解小说背景。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3)

课文3《古诗三首》:本课三首古诗词分别描写了不同地方的风俗。重点是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三首诗词的大意,读懂诗词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读通、背诵这三首诗词。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4)

课文4*《藏戏》:主要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5)

第二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外国文学名著”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体会人物的心态变化,感知人物的形象;培养学生阅读和想象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旧音响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课文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本课分为梗概和节选两部分,梗概部分主要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事情,节选部分主要描写了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和心态的变化,以及是如何克服困难的。重点是默读梗概,用小标题列出事情,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并联系自身实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6)

课文6*《骑鹅旅行记(节选)》:本课为节选片段,主要描写的是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的经历。重点是默读节选片段,了解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展开想象,猜猜小说中其他故事的神奇之处。读读原著。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7)

课文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本课为节选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重点是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8)

第三单元是“习作单元”。本组教材中的两篇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最为感人的地方,就是情感的浓厚和真情的流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读,富有个性地悟,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去朗读、去倾听,感悟作者的情感及对人生的思索。

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课文8《匆匆》: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9)

课文9《那个星期天》:本文记叙了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突出表现了孩子期待已久而又落空失望的心理过程,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操劳家务的辛劳。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10)

第四单元围绕“高尚品格”这一专题写的。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故事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本单元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课文10《古诗三首》: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还需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11)

课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整篇文章显得紧凑。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12)

课文12《为人民服务》:本文毛泽东写的一篇议论文,学习议论文主要表达方式──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能举出“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在深入读文、理解的基础上,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13)

课文13※《金色的鱼钩》: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14)

第五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又爱思考的人”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表里的生物》《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他们那时多有趣啊》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尝试写科幻故事。

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课文14《文言文二则》

《学弈》:用两人同学下棋,却产生不同的结果,揭示学贵专心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通过两小儿辩斗,孔子未能决,从而揭示出为人应该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15)

课文15《表里的生物》:本课作者小时候的“我”听到父亲怀表发出的声音从而产生好奇心理,想一探究竟,最后用想象产生了充满童真童趣的想法。重点是追随文中“我”的因好奇不断追问父亲的心里想法和行为,感受到“我”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并且具有童真童趣的孩子,体会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16)

课文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课分别用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方法阐述了三个事例,用这三个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是理解说明事例的方法,用具体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本课也是本单元重要的语文要素。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17)

课文17*《他们那时多有趣啊》:本课以科幻的方式写出了未来世界里一种学习的方式,从而引导出现在的读者即我们对现在与未来生活的思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会科幻文章的魅力。

语文人教版六下16课思维导图简易(统编版语文六年级)(18)

打印版领取方式

回复:思维导图即可获取全部资源

文章底部回复【我已经领到了

可以让文件保存更长时间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