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太守刘宽后裔(南阳太守刘宽宅心仁厚)

平时,我们常形容某个人宽宏大量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东汉时期南阳太守刘宽就是这样的人。

河南南阳太守刘宽后裔(南阳太守刘宽宅心仁厚)(1)

刘宽(120年~185年),字文饶,弘农华阴潼乡人,系汉初朱虚侯刘章第十三世孙。他的父亲叫刘崎,在汉顺帝时,官至“三公”之一的司徒。刘宽虽出身宦门,但受纯朴和顺的家风熏陶,自幼养成安贫乐道的习惯,反对奢华,崇尚朴素,看轻名利,重礼谦让。

河南南阳太守刘宽后裔(南阳太守刘宽宅心仁厚)(2)

刘宽少时与同窗好友把儒家经典镌刻在家里的砖墙上,朝夕研读,学问精进。同时对星官、算历等也很有研究,时人称为通儒。及壮,设馆授徒。言谈之中,常露青云不坠之志。

刘宽为人处世以和为贵,淳仁宽厚。刘宽喜欢出游,有一个农民丢失了一头牛,看到刘宽乘坐的牛车,认为拉车的牛很像自己丢失的牛,就误以为是他家的,要求刘宽归还他。刘宽一言不发,牛被农民牵走,他自己下车走路回家。过了一些日子,那个农民的牛又回来了,他知道错怪了刘宽,因此登门还牛谢罪,还向刘宽叩头认错说:“很惭愧错怪了先生,随便你怎么处罚我。”刘宽说:“动物有相似的,事情有错误的,这是很正常的,现在你又归还了我的牛,有什么必要赔礼道歉?”州里的人很佩服刘宽的宽容。 由于刘宽德行好,汉桓帝时,大将军把他录用为下属官吏,经过五次升职后,成为司徒长史。延熹三年,他官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

刘宽在南阳当官时,性格温仁宽厚,碰到紧急情况,从不对下级官吏和民众批评指责,不发脾气、耍威风。他认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下级有过错,只用蒲鞭罚之,蒲鞭打人并不疼痛,只是表示警告一下,不用重刑处罚。如果有功劳与成绩,他都推给下级领功领赏。如果有灾异事件,或者工作出现了什么过错,他都揽责,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致。后来,“刘宽责民,蒲鞭示辱”的典故为历代文人所引用,明代进入启蒙教材《幼学琼林》。 每次视察地方时,他都召集一些教育官员与知识分子在一起谈论学术知识,相当于东汉时期的道德论坛。对年纪大的人嘘寒问暖,对年纪小的人教育他们要孝顺父母,遵守人伦道德。在他的影响下,南阳的社会风气大有好转。汉灵帝时,委任刘宽为太中大夫,后来他的官职又转为光禄勋,是九卿官员之一,后任太尉。太尉是“三公”高官之一,主管国家军事。汉灵帝颇爱学才艺、学知识,常安排刘宽为他讲课。刘宽有一次作醉酒熟睡状,皇帝问道:“太尉醉了吗?”刘宽回答说:“臣不敢醉,但是自己任重责大,忧心如醉。”汉灵帝很欣赏他、敬重他。 刘宽生活简朴,只是喜欢喝口小酒,有次他请客喝酒,安排下人到市集商店买酒。他和客人等了很久,这位下人却大醉而归。等得不耐烦的客人忍受不了,就骂这位下人:“畜产”。刘宽派人看护喝醉了的下人,他说:“明明是个人,却被骂为畜生产的,太过分了,被侮辱到这个程度,我害怕他自杀,你们一定看护好他。” 刘宽的夫人为了试探他是不是真的宅心仁厚,在他准备上朝开会穿得衣冠整齐的时候,暗派侍婢奉肉汤与他撞个满怀,故意把汤汁翻污他上朝的衣服。刘宽不但没有责骂,反而关切地问奴婢:“肉汤烫伤了你的手没有?”其性格与肚量如此,内外都称刘宽为长者。 中平二年,刘宽去世,享年66岁。灵帝闻讯,痛哭流涕,派右中郎将张良持节临吊,赠车骑将军印绶,典礼有加。灵帝仍觉意犹未尽,又派五官中郎将何夔持节,谥封“昭烈侯”。刘宽出殡当日,公卿百僚缙绅,际会如云。他的儿子刘松继承他的爵位,官至宗正。

全媒体记者 史春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