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的戏曲(昆曲留声机②走出国门)

开栏语:

从战国的蟠螭纹铜镜到唐代的巩县窑青花瓷,从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到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从历史中走来,它们身披时代荣光,自带江苏文化意象,也是文明互鉴的桥梁。

江苏Now国际传播中心与南京博物院、苏州昆剧院联合推出《中西对话·看江苏》策划,包含《文物会说话》《昆曲留声机》栏目,新华日报、对外华文媒体、海外社交平台、JiangsuNow英文频道、交汇点新闻和JiangsuNow公众号等平台同步传播。

走出国门的戏曲(昆曲留声机②走出国门)(1)

今天,《昆曲留声机》带你跨越山海,饱览曾在美国密歇根剧院上演的改编创新版《琵琶记·蔡伯喈》。

“云骢踏乱杨絮飞,搅愁绪,百缕千丝,叵耐人前不便叹唏嘘……”《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创作的戏曲经典,被誉为“南戏之祖”,早于14世纪中叶便常演于舞台,经久不衰。2019年,经改编创新后的《琵琶记·蔡伯喈》走出国门,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献演,一部戏、一台音乐、一场讲座,昆曲东方写意的美学特征、曲牌的音乐性等在西方学界留下声音,水磨昆腔连接起东方西方。

走出国门的戏曲(昆曲留声机②走出国门)(2)

201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学系教授林萃青受邀来昆山杜克大学讲授昆曲,林萃青在密歇根大学从事东方音乐研究,并从音乐的角度研究昆曲,作为华裔教授,林萃青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充满自信并始终保持关注。在昆山杜克大学讲学期间,他观看了《琵琶记·蔡伯喈》在昆山保利剧院的专场演出,演出结束后林萃青非常振奋,与时任苏州昆剧院院长的蔡少华交流时,林萃青表示想在密歇根大学办一场昆曲演出,从学术研究的高度展示昆曲,邀请苏州昆剧院把《琵琶记·蔡伯喈》带到美国。

一部戏、一台音乐、一场跟昆曲相关的音乐讲座,林萃青与蔡少华一拍即合,商定了在密歇根大学的呈现内容。

蔡少华谈道,《琵琶记·蔡伯喈》虽然是新改编的戏,创排坚持昆曲本质美学,坚持以传承为核心,优美、深刻的表演生动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所以才会被选中。

走出国门的戏曲(昆曲留声机②走出国门)(3)

2019年4月11日,江苏省苏州昆剧院22名工作人员带着乐器和道具抵达底特律机场,4月13日,在密歇根剧院为密大师生献演了《琵琶记·蔡伯喈》。让演员们惊喜的是,拥有1500个座位的密歇根剧院座无虚席。整个剧院里的观众屏息凝神,极其优异的声场空间里,600年历史的水磨昆腔以一种优雅纯粹的方式展示给西方观众。

戏中的道白通俗易懂,曲辞诗意盎然,尤其是赵五娘边弹边唱的“琵琶吟”,曲调结合评弹与吴音的音乐特色,柔婉动人,演员们的身段优美而易懂,是寻常生活的艺术表达,诗意唯美的昆曲唱词配上保留原著意味的英文翻译出现在屏幕,可谓珠联璧合,每一个观众都沉浸在《琵琶记·蔡伯喈》所营造的昆曲世界中。

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在出口等着演员卸妆,想与演员再进行更多的交流。

外国观众们纷纷说,他们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这个古老艺术所呈现的艺术姿态,让他们感到非常惊奇。演员的表情和姿势也非常有表现力。这种艺术形式的方方面面,包括服装、妆容都精彩得超乎想象。

周雪峰是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对于让西方观众能通过戏曲了解蔡伯喈这个角色,他认为并不容易,“《琵琶记·蔡伯喈》讲的是关于忠、孝等中国伦理的传奇故事,不同于《牡丹亭》那样讲爱情容易引发共情。蔡伯喈是个很苦闷和纠结的角色,他有了妻子赵五娘,却在皇权的逼迫下不得不娶牛丞相的女儿牛小姐为妻,不能回乡见父母认发妻,心里很矛盾。他是一个中性的角色,是大部分人的样子,既有对名利的渴望,内心也有善良的底色。我极力去靠近人物,但西方观众是否能理解蔡伯喈这个人物我并不那么确定。”

对于周雪峰的担心,观众们给出了答案,一位美国女学生说,之前对昆曲了解并不多,但到第四折《听曲》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赵五娘隔着帘子吟唱“琵琶吟”,蔡伯喈隔帘听曲,听出是自己的故事后,纠结要不要掀开帘子,与结发妻子赵五娘相认,向牛小姐承认错误……这一幕演的太细腻了。《琵琶记·蔡伯喈》的主人公感觉很真实,人性是相通的,主人公的纠结让人想到哈姆雷特,《琵琶记·蔡伯喈》的悲剧底色也让人想到莎士比亚的悲剧,只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一般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剧,而《琵琶记·蔡伯喈》中主人公高中状元,娶了相府小姐,而自己的父母却饿死在家乡,只能在忏悔中度过一生,这样的中国式悲剧更悲凉。

《琵琶记·蔡伯喈》在美国的演出,林萃青用“惊艳”二字来形容切身感受,他也是《琵琶记·蔡伯喈》的翻译者,他认为好的昆曲英文译本是向世界展示昆曲之美的重要桥梁。

蔡少华说,昆曲走出去,如何走进西方的主流社会并留下“声音”,让西方人对以昆曲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具有更深的了解,这是我们每次做昆曲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时需要思考的。

谈到去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交流演出,蔡少华认为,这场具有专业性、比较性与示范性的演出让西方学界对昆曲的内容、东方写意诗化的美学特征、音乐性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昆曲不仅仅是《牡丹亭》《长生殿》,从荡气回肠的爱情到家国情怀再到中国古代的忠孝伦理,戏剧内容丰富。昆曲东方写意诗化精致典雅的美学特征,通过不同的行当和人物塑造反映出来。昆曲音乐曲牌丰富,根据不同的曲牌特点,用音乐呈现欢快、悲伤,形式上,不同于西洋音乐的立体感,东方音乐具有线条感,能给人带来遥远的想象空间,但音乐深处是流动和相通的。”蔡少华说。

“讲好江苏故事和中国故事,昆曲的对外传播是一个极佳的窗口。”周雪峰认为,昆曲的价值体现在语言、文学、音乐、声腔、舞蹈、表演、砌末、妆容等多个领域,昆曲走向世界,今后也将继续从语言(好的翻译文本),文学探讨的人性与命运,再到人类共通的音乐等方面打磨,这样即使戏曲艺术存在着地域和文化隔阂,昆曲中的艺术共性也能引发跨文化的共情,姑苏水磨调也将继续连接起东西方文化。

策划:沈峥嵘

文字:付岩岩

编辑:张可祎(实习生)

海报:李荣华(实习生)

剪辑:高鑫

海媒:刘浏

鸣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