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讲述活动(我身边的抗疫故事)
编者语:百名志愿者一起打开摄像头,在镜头前比出颗颗爱心,拍下这张线上抗疫案例督导及分享会的志愿者集体照。说起这张上海抗疫攻坚战时期的特殊照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永青心有感慨:“我参加的共同抗疫,心灵相守公益心理健康咨询项目,截止到目前,已经处理咨访个案超百例,覆盖人群有封控区居民、方舱医院内人群、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等。”
这个抗疫心理咨询团队大部分志愿者年龄都在30岁左右,在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中,抓紧时间接听电话,回复大家的提问,在倾听与沟通中,共同构筑强健的心理防护墙。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邀请相关领导一起,大家充分交流,相互鼓励和温暖,我们身后有各级党委政府做强大后盾,帮助一起解决和处理问题,距离不能阻隔相通的心灵,经过2个小时的会议分享后,志愿者们打开摄像头,在镜头前比出颗颗爱心。
经过大家全力以赴的攻坚战,上海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仍不能有丝毫侥幸松劲,要连续攻坚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风险。杨永青老师表示,守护好社区居民、一线抗疫人员群体心理健康,是每一位心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互相陪伴、彼此鼓励,大家坚定信心,共同守护好市民的心理健康,迎接日常的上海早日回到我们的身边。
三个接待组和一个回访组,
开通三路热线电话与线上预约
从3月初开始,我和社区志愿者们一起参加了黄浦区五里桥街封控社区的服务工作,开展了心理健康疏导及咨询。在4月1日凌晨1点多,我接到了电话,由黄浦区委政法委牵头协调区卫健委等单位招募具备心理咨询资质和相关工作经验的志愿者共同开展“共同抗疫心灵相守”公益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任务,面向全区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及咨询工作。
虽然我做过很多心理援助的工作,但这次志愿者招募及准备工作最大难处在于准备时间非常紧,让我感动的是仅仅在10个小时内,就有100多位报名者,其中有我的老师、学生、还有很多许久未联系的同学和同行们,这些志愿者们大部分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以及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工作者,他们主动承担起志愿团队分组、管理等工作,我们一起在两天内完成所有志愿者的擅长领域、综合能力、专业背景等相关资料的整理,编写完成《项目接待流程》,选出四位经验丰富的组长,分别组成三个接待组和一个回访组,开通三路热线电话与线上预约,并火线邀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潘桂花主任、上海瑞金康复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陈俊彦,他是2020年第一批参加武汉抗疫的最美逆行者等担任项目的指导专家。整支队伍于三天后正式交付,投入心理健康公益咨访工作。
项目在投入运行3天后,针对已接待的数十个案例进行汇总,我作为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决定在线上开展一次面向全员案例分享会,在强化培训接待流程同时与志愿者们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总结分享好经验、好做法,同时邀请黄浦区委政法委领导参加线上交流。他对志愿者的无私付出表达了衷心感谢。我们为志愿者们鼓励加油,与各方力量携手并肩,共同打赢上海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每一个人的点点微光,
可以凝聚成明亮的火炬
有一位青年因在酒店滞留而产生心理问题让我影响深刻,这位青年在上海参加培训后,他已购买月底返程的机票,但严重的疫情使其不得不滞留在酒店。在一次与爱人通话时的争吵,让他濒临崩溃,在110、120及时干预后,酒店的工作人员找到了我们,我在安抚对象的情绪后,与他做了不再进行自我伤害的约定,我们还联系到他在外地的家属,第一时间安排其来沪进行陪伴……在良好的沟通后,又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他和家人顺利地回到了家乡,对我们的咨询与协调工作表示了深切的感谢。
我还接到过一位在方舱医院的癌症病人的电话,她的声音充满焦虑,反复描述病症,一再要求出方舱。对于她的焦虑,我耐心地引导她:“我们现在需要一起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一起做些什么好吗?”一问一答之间,她语气逐渐缓和,情绪也慢慢的恢复平稳……
后来我又接到她的来电,从声音中就听出她的精神饱满多了,她告诉我,前几天已经出方舱医院,进入隔离医院治疗,真心感谢我们这个团队,在她情绪焦虑和低落的时候,真正地帮助到她。目前她核酸检测结果已转阴,等隔离期满就可以去化疗了。听了她的近况,我瞬间有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感觉。
在一线抗役的医护人员及社工,大家在持续紧张的工作中,也会感到疲惫。我们也接到过他们的来电咨询。我们以耐心的倾听与疏导,让大家调整心情,彼此鼓励,坚信这是一场集体战役,我们共同面对挑战,心理咨询工作者一直在大家身边,我们一起直面困难,同心守沪。针对这些抗疫时期的案例,我们会定期召开案例督导会,秉承专业、关爱及做好自我保护的原则,耐心地与志愿者队员进行分享与讨论,我们相信每一个人的点点微光,可以凝聚成火炬!
有爱有智的心理援助,
建设良好的心理韧性来有效应对
其实不管是“上班族”还是“上学族”,多多少少都受到这波疫情的影响,使我们原本生活、学习、社交等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改变就是我们的行为模式。而疫情终将过去,我们的生活也会恢复日常,我们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慢慢地恢复到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中,让我们就从基本的生活安排开始,早上起来,先做运动,因为正常上班(上学),是有运动量的,比如要挤地铁、要开车,而现在居家没有消耗量,因此需要去唤醒身体的机能,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网课),“该喝咖啡的喝咖啡,该喝下午茶的喝下午茶,把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回来,逐步恢复到常态化的工作(学习)上。”
这段时间居家办公和学习,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降低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那我们就把家进行一下简单的场景分区,比如卧室就是用来睡觉的,客厅作为我们学习区、工作区,阳台就是锻炼休息区。同时,我们也可以做计划,因为聚焦当下的计划,也是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让我们用纸和笔,实实在在地写下计划,让目标明确化、可执行化,重拾对未来的生活信心和期许。
在我们人生长旅中,疫情只是一段时间,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但不会改变我们长久的规划。在我们人生经历中,会遭遇各种突发状况,会产生焦虑、不安、恐慌、紧张等情绪,这是一种应急的心理状态,我们要接纳自己在社会情境发生改变时,给我们带来的应激反应,因为适应往往比逃避更有效。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有良好的心理韧性和心理适应性,有爱有智的心理援助帮助我们在遇到这种突发状况的时候,及时去调整、适应,进而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
作者:杨永青(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王雪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