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1)

作者|伊姐,本文来源于公众号“伊姐看电影”(ID:eemovie)。

爱需要的不是杀伐决断的狠心,而是敢岁月静好的安心。

阿娇到底结婚没,一直是娱乐圈的谜,周末,她结婚证流出,这才算真正官宣了,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她和赖弘国是相差八岁的姐弟恋。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2)

最近有一档新的教育体验节目《爸妈学前班》,邀请四对夫妻一起奔赴英国参加“父母训练营”,这是阿娇和赖弘国婚后第一次合体的综艺秀。

四对夫妻中,唯一没有孩子的,就是阿娇夫妇。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3)

能作为“噱头”,因为关于阿娇的婚姻话题性很高。

  • 结婚前,大家关心她是否能觅得如意郎君;

  • 结婚时,大家担心她遇人不淑,所托非人;

  • 结婚后,大家关注她“闪恋闪婚”的幸福到底行不行。

节目播出后,网上很多人开腔对阿娇老公赞誉有加,暖男、贴心、宠爱、会照顾人,三好男人的标签瞬间挂在身上。

而阿娇却被吐槽“太作”,冷漠、零互动、不爱说话表达。

热脸贴冷屁股的强烈反差中,总有人说:“阿娇,遇到这样的老公你就知足吧,别作了!”

但再回头看节目,我的疑虑却是——

一纸婚约,阿娇真的幸福了吗?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4)

讲真,看过节目,第一感觉就是这俩人相处方式怪怪的,不能用好与坏来形容,但看着就是三个字:不自在。

按理结婚才不到半年,婚前恋爱也不到半年,新婚燕尔,相处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应该尚在“甜蜜期”。

可镜头前的俩人,甜蜜指数还不及一些“老夫老妻”。

但又完全没有“老夫老妻“不必客套的那种默契,所以有时候真的显得很“尬”。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5)

从机场出来,俩人就没什么沟通。赖弘国一人推着行李,阿娇一路双手抱肩,面无表情。

抵达驻地后,发现行李要拿到二楼,阿娇一脸不可能,赖弘国独自一人把行李搬上楼,阿娇什么都不带的跟着上楼,之后就在二楼眼瞅着老公搬上搬下,没有帮忙。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6)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7)

搬完行李进到房间,又是一次次莫名其妙的沉默。阿娇不说话,赖弘国就安静坐在对面。后来赖弘国建议出去“吹吹夏天的风”,镜头前才终于出现阿娇的笑脸。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8)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9)

但赖弘国指着花园里座椅说”坐在那好浪漫”的时候,我听着还是很尴尬,反正日常没见过哪对夫妻跟对方说话像博物馆解说员一样试着告诉对方“坐在那好浪漫”。

第一天的测试游戏环节,关于养育孩子和原生家庭的一些问题。

也可能唯独阿娇夫妇没有孩子,多少代入感不强,可以理解。

但相比其他夫妻的互动和一些自然而然的小动作,俩人同框时的cp感确实少了些。

  • 比如,刘璇夫妇在教育和家庭上有巨大差异,但俩人互相揶揄开个玩笑,很自然;

  • 陈龙和章龄之有两个孩子,育儿困扰比较多,遇到一些问题,彼此有心照不宣的对视,和很日常的“吐槽”;

  • 百克力会做饭,做大盘鸡招呼张杨果儿打下手,被吐槽“大厨都不刷碗不切菜”,也特别像平常夫妻俩的日常画风。

而阿娇和赖弘国,全程几乎没什么交流。赖弘国的表达听起来都是解释和维护。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10)

比如,解释为什么拿行李阿娇不高兴,是因为刚拍完戏直接飞英国,很累很辛苦。

比如,尽力表现对阿娇的日常呵护,在主持人问到“会不会每天夸孩子超过三次”的时候,他会说“我每天夸老婆五次”,一旁的阿娇呵呵哒。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11)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12)

我不揣测阿娇老公的殷勤和温暖究竟诚意多少,因为镜头前动作变形、行为滤镜,都会有,但人的下意识动作和习惯暴露的问题,是真实的。

比如,阿娇习惯性双手抱臂。

在心理学上,这是不自信和没有安全感的下意识动作。

阿娇走出机场的时候,没拿行李的双手不是搂着老公,而是双手抱臂;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13)

阿娇在房间里沉默不语的时候,也会双手抱臂;

与“室友”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打完招呼,还是双手抱臂,有点不知所措。

测试游戏环节,也基本上抱臂站在那里。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14)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15)

有网友质疑:跟其他不熟的朋友慢热很正常,但对已经结婚的老公也不熟吗?

  • 幸福不是一纸婚约的保险,甚至不是爱人单方面付出可以完成的感受,幸福需要自我的认同和成就。

我始终觉得,她内心的“不安全感”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哪怕身边多了一个赖弘国。

阿娇成长于单亲家庭,一岁多父亲就去世,母亲改嫁,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她。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16)

从小到大辗转寄居在不同人家,小学阶段就换了六所学校,很难交到朋友,也没有快乐的童年生活。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17)

长大后为了赚钱养家才当艺人,进入娱乐圈。阿娇早就说过,很清楚自己不适合这个圈子,入行完全为了家人,希望他们过得更好。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18)

儿时落在心里的自卑,对爱和温暖的渴望,也一直影响着她的情感走向。

和陈冠希在一起的那些年,逆来顺受,为爱付出,包括那次事件,之后阿娇说虽然不是她愿意做的事情,但不想爱人不开心。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19)

安全感的缺失,让她在爱里怕“失去”。

之后和韩国艺人谈恋爱,也是为爱而生的姿态。为了跑去韩国看男友,放下手边工作,甘愿赔偿违约金。

分手后,阿娇上综艺节目时还恨嫁地表示“想结婚,但根本没人说要娶我”。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20)

最后遇见赖弘国,男方乱七八糟情史和婚史被扒,阿娇还站出来力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

一场梦寐以求的婚姻,让人感慨这个想当新娘的姑娘终于如愿以偿,可我觉得她始终没有真正从那些阴霾里走出来。

一方面是原生家庭成长经历的撕扯;另一方面是外界环境的“不放过”。

阿娇复工后有一次直播,留言区还是络绎不绝地冒出陈冠希的字样,镜头前的阿娇无奈地低头刷着手机。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21)

《爸妈学前班》里阿娇和刘璇聊天说,自己家帮忙照顾家务的阿姨都用了二十多年,没换过人,如果阿姨不做了,也不敢再找其他人。

在节目里,有一个心理测试,先写下自己最爱的人,然后逐一划掉,赖弘国留下了阿娇,而阿娇留下了表姐——“因为我跟赖弘国只认识了一年…但我从小跟表姐相依为命。”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22)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23)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24)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25)

对于曾经受伤的人,这是一种防御机制,要赢得她们的信任,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证明。

这种不安全和不信任感,很难消融。

结果的差别,境遇的不同,与个人家庭、成长环境、个人修行,包括三观养成,都有很大关系。

当然,还包括选择的那个男人,在关键时刻行不行。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26)

一个无所谓当“天后”,只想做“新娘”的女人,需要的不是杀伐决断的狠心,而是敢岁月静好的安心。

所以,但愿镜头后赖弘国的好,不是别人羡慕的那种温存,而是——

  • 真正理解这个女人内心的不安,偶尔的胆怯和自卑,给予她肯定和安稳,给她细水长流的坚定,给她人间烟火的庸俗温暖。

爱不只是七夕节送到拍摄组超夸张的大束鲜花。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赖弘国可以给阿娇最好的东西。

至于阿娇,我倒宁愿她在感情里能真的学会“作”:

因为一定程度的“作”,意味着安全感、自尊感,以及松弛和自如,这是健康爱情里应该有的东西。

过往爱情里她只知飞蛾扑火,不懂周旋往来如何正确去爱;当有一天她能放胆自在“作”一“作”的时候,大概她和她的爱情都会真正好起来。

阿娇,祝福你,经历万千后,要幸福啊。

niwo全新打造高效沟通课程,运用心理学帮助你提高沟通能力,

让工作事半功倍、家庭和谐幸福。

主讲老师:董如峰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27)

niwo最受欢迎心理导师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临床心理学学士、美国NGH注册催眠师

英国剑桥经理人协会认证企业培训师

摩根大通、FESCO等多家企业

特约心理专家及特聘心理顾问

节系统课

将用心理学知识,多年丰富的咨询经验

通过“学”和“练”

帮助你看到、读到、明白对方

基于了解

更有慈悲、有爱、有格局!

扫码报名

作者|伊姐(周桂伊)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伊姐看电影”(ID:eeemovie)

14岁出版小说集,18岁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33岁出版畅销书《认知差:你比人生赢家差在哪》。专访明星十余年,爱电影的妈妈,分享光影中的感悟,关于育儿、关于婚姻、关于爱。

· 如需转载/互推/商务合作

请发送“合作”至后台 ·

欢迎来稿自荐和推荐精彩的文章至

ann.zhang@niwolife

阿娇婚后首次回港(阿娇婚后首秀令人感慨)(28)

点击报名niwo成长学院高效沟通法课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