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的处世之道(颜回食不果腹早早去世)

鲁迅先生曾经在故事新编采薇中,把伯夷,叔齐描画成了恪守旧礼,可笑又可怜的遗老,是脾气太大的傻瓜。而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伯夷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人。

颜回的处世之道(颜回食不果腹早早去世)(1)

鲁迅先生,毛主席,他们所说的伯夷叔齐,究竟是什么人?能够让这两个人有这么大的评价,请听我慢慢说来,孤竹国是殷商的下属小国,孤竹国国君有三个儿子,在这三个儿子当中,他比较看重第三个儿子叔齐,希望能够将王位传给叔齐,在孤竹国国君死后,叔齐认为长幼有序,应该让他的大哥伯夷继承王位,而伯夷则认为,立叔齐为国王是父亲的遗愿,自己不能违背父亲的愿望,于是就离家出走,在伯夷走后,叔齐也不肯当国王,国人没有办法,只能立孤竹国国君的第二个儿子,这就是伯夷叔齐让国的故事。

颜回的处世之道(颜回食不果腹早早去世)(2)

伯夷叔齐两个兄弟,听说周文王姬昌善待老人,于是就想去投奔,但十分不巧的是,两个人赶到的时候,周文王已经死了,周武王带着父亲的牌位,带领人马正打算征讨商纣王,这件事在伯夷叔齐看来,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们认为,作为臣子讨伐国君,这是不仁义的,父亲死了而不下葬,更是大兴干戈,这是不孝的。伯夷叔齐的这一番指责,让周武王感觉很没有面子,也让周武王手下的人十分恼火,我们都要开打了,你们还跑来说这些丧气的话,这不是要诅咒我们吗,于是周武王的左右想要杀掉伯夷叔齐,幸亏姜太公阻止,说这是十分仁义的人,于是就放掉了伯夷叔齐,让他们离开。

颜回的处世之道(颜回食不果腹早早去世)(3)

而周武王伐纣十分顺利,天下改朝换代,伯夷叔齐认为,周朝是以臣子伐君,是不义之国,绝对不能吃周朝的粮食,于是就跑到山上挖野菜去,那个时候野菜虽然不少,但是,伯夷叔齐也经常食不果腹,最终两个人饿死了。

在我们今天看来,伯夷叔齐是有点傻,推迟让国,离家出走,武王伐纣在后来被认为是正义之举,两个人却不惜身家性命,上书强谏,他们兄弟两个认为周朝是以不义的手段取得了天下,竟然不吃这个国家的粮食,靠挖野菜充饥,最终饿死。

颜回的处世之道(颜回食不果腹早早去世)(4)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伯夷为了守孝道,能够放弃国家的王位,叔齐认为长幼有序,坚持不肯继承王位,他们都放弃了国家的王位,舍弃身家性命,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并且践行了自己的信念。

伯夷叔齐的让国精神,和不吃周朝粮食的高尚气节,是历代诗人反复咏诵,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司马光,刘伯温,顾炎武等都有相关作品传世,他们的精神早已经超越了,成为了气节风骨的象征。

颜回的处世之道(颜回食不果腹早早去世)(5)

而在《史记》当中,在短短讲述了伯夷叔齐的故事之后,司马迁毫不吝惜的将更多的心力,更多的笔墨用在了自己的感慨上:通常都说老天爷是十分公平的,经常帮助好人,但是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好人吗,可是为什么偏偏让他们饿死?在孔子的弟子中,颜回十分好学,最终,他是食不果腹,早早去世,老天爷就是这样报答善人的,而像盗跋这样的人,杀人如麻,却最终能够得以善终,这又是遵循了什么样的道德呢?而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说这就是天道,那么天道究竟是对还是错。

我想司马迁也一定很迷茫,他的内心深处一定经历了痛苦的挣扎,而这又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能够让他老人家想上一辈子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