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海岸线变化特点(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动态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生态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载体和基本保障,生态系统完整稳定、自然资源丰富充盈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随着世界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的急剧发展以及强大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人类对资源的掠夺、生态的破坏以及对空间的占有都达到了空前规模,生态赤字日益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强调必须将生态环境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本要素,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本是指能够在现在或未来提供产品流或服务流的自然收益和自然资源贮藏,也是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服务的总称,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空间载体和物质基础,是影响人类福祉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1988年大卫·皮尔斯(David Pearce)首先提出自然资本的概念,认为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以自然资本存量服务为重要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将具有极大的现实性和操作性此外,他还指出自然资本分为流量资本和存量资本两类,流量资本是指可再生资源流以及生态服务的年际供给,存量资本是不可再生资源流的累积储备,在流量资本不足时将被消耗近年来,生态经济学家普遍将存量资本是否稳定作为判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基本依据,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黄河下游河道海岸线变化特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黄河下游河道海岸线变化特点(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动态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黄河下游河道海岸线变化特点

生态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载体和基本保障,生态系统完整稳定、自然资源丰富充盈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随着世界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的急剧发展以及强大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人类对资源的掠夺、生态的破坏以及对空间的占有都达到了空前规模,生态赤字日益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强调必须将生态环境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本要素,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本是指能够在现在或未来提供产品流或服务流的自然收益和自然资源贮藏,也是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服务的总称,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空间载体和物质基础,是影响人类福祉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1988年大卫·皮尔斯(David Pearce)首先提出自然资本的概念,认为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以自然资本存量服务为重要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将具有极大的现实性和操作性。此外,他还指出自然资本分为流量资本和存量资本两类,流量资本是指可再生资源流以及生态服务的年际供给,存量资本是不可再生资源流的累积储备,在流量资本不足时将被消耗。近年来,生态经济学家普遍将存量资本是否稳定作为判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基本依据。

2015年2月9日,由德稻集团环保金融研究院(IGI)主办的未来新经济峰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了《自然资本未来新经济上海宣言》,将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作为同等重要的投资领域,发布中国首个自然资产负债表《三亚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综合来看,自然资本尤其是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某些关键资本是维持生态环境良好运行、支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在当前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背景下,自然资本已成为影响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子,维持自然资本存量的最小阈值成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条件,如何科学准确的测算自然资本禀赋并评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尤为重要。黄河三角洲地处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地带,多种类的生态系统交错分布,是世界上典型的河口生态系统。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型地域的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本已敏感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加严峻,因此选取生态脆弱区“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域,探索其自然资本的动态演变规律、驱动因素与优化路径,对推动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与参考价值,也为统筹推进生态脆弱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随着自然资本研究的不断深入,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与核算评估逐渐成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和研究内容。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里斯(Rees)于1992年提出生态足迹概念,其学生瓦克纳格尔(Wackernagel)对其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将生产性的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等作为能够形成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自然资本供给,将人口、经济通过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对资源环境的占用,以此表征对自然资本的需求,再根据自然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判断人类对自然资本利用的可持续性,由于生态足迹方法架构清晰、易于操作,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认同。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如何研究自然资本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研究区域方面,主要集中于全球、国家和省域尺度。例如,在全球尺度上,尼科卢奇(Niccolucci)分析了1961-2000年全球40年生态足迹深度和广度的时空演化格局。在国家尺度上,方恺等根据1999-2008年10年间G20国家的资源环境数据,探索了G20国家自然资本的时序演变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从国家层面对区域自然资本进行核算;在省域尺度上,高子轶和秦超分别对陕西省自然资本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综合动态研究。(2)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涉及能值分析、三维生态足迹、地理数学指数模型、人类发展指数、GIS空间分析等。例如,陈亮借助能值法对北京市的自然资本存量和自然资本的可持续能力开展评估;方恺等采用三维生态足迹法分析中国自然资本的省级格局差异;林文祺等利用CITYgreen模型对北京昌平区自然资本进行定量化评估;由此看来,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是开展此类研究使用的重要方法之一。(3)在影响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区域内部要素和区际关系要素两个方面,体现了研究因素的区域性和开放性,区域内部要素主要是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等人类活动,也涉及到消费结构、技术创新、交通扩张和资源环境禀赋条件等,区际关系因素主要涉及对外贸易、FDI等全球化因素。例如,黄玉荣等运用IPAT方程模型研究了人口数量、人均消费或人均生产与经济水平等因素对中国自然资本动态演变的影响。(3)在研究对策方面,大致包括自然资本的供给能力优化和消费需求能力优化。例如,林娅等认为需要深化自然资本的相关研究,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等生产过程视角提升自然资本水平;段晓峰、许学工等认为自然资本是城市研究的关键,绿色空间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本,应该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视角加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另外,在研究对策方面也涉及从发展观念、消费结构、企业行为、技术革新和制度优化等视角提升自然资本供给能力。

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类型区域的自然资本开展了扎实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自然资本相关研究对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而现有研究对于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本利用与优化的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生态脆弱区作为特殊的生态环境类型区域之一,其自身由于地理环境的本底条件十分脆弱,对外部条件改变反应异常敏感,因此区域内自然资本流量利用能力较低。当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的需求大于自然资本存量的最低限额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最大阈值时,往往会造成生态脆弱区的人地系统紊乱,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本的演变特征,对识别生态脆弱区人地系统演变规律和影响机理,维持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平衡以及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对于自然资本驱动因素涉及较少,缺乏对自然资本综合全面的认识,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因此,以黄河三角洲为典型研究区域,构建了自然资本动态演变驱动机制框架,丰富和完善了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本相关研究内容。

山东师范大学程钰教授带领山东省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研究创新团队,研究运用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研究生态脆弱型地区黄河三角洲自然资本动态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该成果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年29卷第3期发表。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2.96hm2上升至2015年的11.23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不明显,生态服务供给不足问题凸显,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由2000年的2.32hm2上升至2015年的10.65hm2,年均增长率达到10.69%,“人”对“地”的索取越来越多,经济社会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也越来越强。(2)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大致呈下降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本流量占用呈现下降趋势。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大致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4.95增加至2015年的19.37,代表着需要近20个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资本原始流量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需要。当前自然资本流量已经不能满足区域发展需要,必须动用区域资本存量或者从区域外调取自然资本。林地生态足迹一直处于自然原长,并未消耗其自然资本存量,而其他水域、耕地和草地逐渐消耗自然资本存量,草地自然资本存量消耗最快。生态足迹深度和广度的剪刀差一直保持在2.72以上,且两者的反向动态演变趋势明显,进一步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3)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变动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等,其中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和土地利用等要素指标与人均生态足迹变动呈正相关,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生态足迹呈正相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生态足迹呈负相关。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脆弱性特点和自然资本动态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为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7%左右。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历史基础,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示范片区、资源转型发展示范片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片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片区建设,加快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绿色生态工业为重点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开展“沿黄”和“沿海”生态经济带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2)强化国土空间管理,提升空间集聚效益。对接融入环渤海、京津冀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特点,控制沿海岸线的盐碱地和滩涂资源开发,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特定区域适度发展低消耗、可循环和少排放的生态工业。积极推广国土空间集约、节约和循环技术,强化生态红线区域的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提升资源环境的供给能力。

(3)树立生态价值观念,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推进落实资源环境产权核定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的评估体系。从“政府-企业-公众”视角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牢固树立生态经济理念,着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健全区域自然资源核算制度,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和后果严惩制度。逐步探索建立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空间精准治理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程度。

(4)强化生态补偿修复,提高资源承载能力。加强黄河三角洲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海洋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林地、重要湿地、黄河及境内主要水系保护力度,形成黄河三角洲“绿核”,打造“东方湿地之城”。实施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升工程,完善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补偿管理、核算与评估办法,建立“自然补偿-经济补偿-社会补偿”生态补偿体系,将生态补偿和生态红线划定结合,推进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生态建设,提高区域资源环境供给能力。

研究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资本动态测算、影响机制和优化提升等开展了扎实系统的分析,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研究尚属首次,为生态脆弱型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在理论层面,建立了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系,推进了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问题诊断和实现机制研究。研究通过黄河三角洲这一典型案例区域实证研究,建立了“要素规律-结构特征-空间差异”的三维自然资本动态演变规律研究体系。根据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等影响因素对自然资本的规模、结构和效率的影响过程与机理分析,系统建立了涵盖供给需求、投入产出等机制的自然资本影响机制的整体框架体系,达到国内同类研究中的先进水平。在实践层面,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揭示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动态演变机理,形成基于“价值观念-生态经济-动能转换-国土空间-生态制度”多个维度的自然资本提升对策体系。黄河三角洲作为世界上典型的河口生态系统,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研究价值,但是由于其特殊的脆弱型生态环境叠加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黄河三角洲面临严峻的挑战。研究充分调研黄河三角洲资源环境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厘清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揭示了其深层次机理,建立了多个维度的优化提升对策,为山东黄河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决策建议。

研究具有以下创新点:一是科学评估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禀赋与可持续性类型。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有关生物资源数据、全球生态足迹核算方法指南和国内同类地区相关研究,研究符合黄河三角洲区域实际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建立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数据库,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系统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动态演变规律,并分析自然资本存量、流量异质性。二是系统建立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动态演变的影响机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研究方法,识别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黄河三角洲地区动态演变的影响因素,建立自然资本动态演变的驱动机制框架。三是提出切实可行的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永续利用对策。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脆弱性特点、自然资本动态演变特征与影响机制,从发展生态经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强化国土空间管理、提升空间集聚效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强化生态补偿修复等方面提出实现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自然资本永续利用的对策建议,助力山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