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的中篇小说有(小说精读铁凝意外)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孙春梅

笔名沙鸥,克山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中外交流》等国家级刊物公开发表多篇论文,多次担任金太阳教辅丛书的副主编、新课标大语文教辅丛书的编委,作品散见于“新课标大语文”等公众平台。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杨文慧 / 责编:左佐

审校:张婷/ 美编:马云

铁凝的中篇小说有(小说精读铁凝意外)(1)

【编者寄语】

作家铁凝,出身于艺术世家,父亲是画家,母亲是声乐教授。自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她就表现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艺术才华,并逐渐形成柔婉而清新,质朴而流畅的语言风格。功成名就的她始终认为,能把自己最好的作品不断地拿出来给读者才是最快乐的,“我想一个作家要是很有本领,穿越了人生的很多麻烦、苦难、哀伤、欢乐、忧愁、痛苦等等之后,你能够达到一种很单纯的境界,那是穿越了复杂之后的单纯,也是非常美好的。我想这是我没有达到,也是我一直希望追求的境界”。正因如此,在她的作品总有一个又一个不同的闪光点,吸引并启迪着人们,如短篇小说《意外》,主要记述淳朴善良的山村人“千里”迢迢照了一张“全家福”,最后却得到照相馆寄来的一张陌生女子照片,而这个照片却被挂在墙上,陌生人变为“军嫂”身份;整体语言朴实而不失柔婉清新,以一种少女审美的眼光,来传达出对于现实生活的主观感觉,质朴与无奈间的纠结,现实与时代间的差距,情节与情节间的突转,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情韵悠长。

【文本研读】(注:>>>处为文章精析)

意外

>>>设置悬念,“意外”无论是指料想不到,意料之外,还是指意料之外的不幸之事,都吸引着读者。

铁凝

台儿沟很少有人家挂照片,也很少有人出去照相。公社没有照相馆,去趟县城,跋山涉水来回五百里。谁家要是挂张照片,顿时满屋生辉,半个村子也不免热闹几天。

>>>情节序幕:照相背景,村人偶有挂照片,满屋生辉。

山杏的哥哥来了封信,向家里要张“全家福”。信中特别提到,最想念妹妹山杏。他在南方一个小岛上当兵已经两年,走的时候山杏才八岁。(插叙哥哥最念山杏的原因,这又为后文山杏惦记照相的情节做铺垫。)

接到哥哥的信,山杏整天催爹妈去县城照相。现在,摘完了核桃,又摘完了柿子,爹对山杏说:“明天咱们就上路。”

>>>情节开端:照相缘由,山杏哥哥向家里要张“全家福”。

山杏一晚上也没睡好。睁开眼看看,妈正弯着腰烙饼;又睁开眼看看,妈还弯着腰烙饼;再睁开眼看看,一摞白面饼高高地堆在桌上。她想,这不就是过年吗?过年家里也没烙过这么多白面饼。

天不亮,山杏就穿上过年时的新罩衣,又叫妈给她拿出哥哥寄来的新塑料凉鞋。妈说:“咱不,照相可不能露脚趾头。不如穿我做的扎花鞋。”(对比手法,对于穿新鞋一事,母女俩有着不同的看法,表现山杏对美与新的追求,而母亲更加保守一些。)山杏打整着自己,妈也打整着自己。山杏还从墙上摘下那块落满灰尘的小镜子,前前后后让妈照。直到爹在门口等得不耐烦了,妈才挎起了沉甸甸的篮子。(细节描写小镜子“落满灰尘”,足见山杏家的生活尚处在为物质而奔忙的生存状态;“沉甸甸”呼应前文妈妈烙饼的情节,给“五百里”的路程增加了生命力与体验感。)

>>>情节发展:照相前,山杏全家准备工作就绪。

他们搭了五十里汽车,走了二百里山路,喝凉水、住小店,吃了多半篮子干饼,第三天才来到县城。山杏一心想着妈在路上嘱咐过她的话:“听人说,照相馆的灯比太阳还亮,到那时候再亮也不能眨眼,一眨眼就照成瞎子了。”(夸张手法,二百五十里路耗时三天,“吃了多半篮子干饼”,一家人才到县城,“照相馆的灯比太阳还亮”,都表明一家人对照相之事的谨慎与期待,展现出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磨合”;“听人说”从侧面反映山村人的消息闭塞与物质贫乏。)

进了照相馆,一个烫着卷发的姑娘把他们领进一间黑屋。哗的一下,一屋子灯都亮了——

有高楼,有大厦,有鲜花,有木马……山杏的眼都不够用了。忽然间她被人拉住胳膊塞在了爹妈中间,原来照相就要开始了。烫发姑娘躲在一只木匣子后面顶起块黑布,左比划,右比划,这使山杏又想起妈在路上嘱咐过她的话。她扭头看看妈,妈已瞪起了眼睛顾不得看她;她又扭头看看爹,爹也正大睁着眼睛向前看。山杏转回头,也赶紧把眼睛瞪得圆圆的。(排比手法,突出山杏被新事物深深吸引的状态;细节动作描写--“拉”“塞”、睁大眼睛,既照应前文母亲路上的交代,又为后为得到照片时确认信息做铺垫。)木匣子里“咔嚓”了一声,一屋子灯也跟着灭了。他们又摸黑走出屋子。

>>>情节高潮:照相时,山杏全家跋山涉水,终于照完“全家福”。

半个月后,山杏爹从大队部拿回一个照相馆寄来的信封。山杏赶紧抢着撕开口,里面果然有张照片。谁知,上面没有大睁着眼睛的山杏,也没有睁大了眼的爹妈。照片上就一个人,一个正冲她们全家微笑的姑娘:额前的卷发像云彩,弯弯的眼睛像月牙儿,比照相馆那个卷头发的还好看。(反衬手法,此处照片中的姑娘微笑好看,与前文山杏一家人照相时瞪眼等紧张的氛围形成反差。)山杏和爹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话来。(动作、心理描写,照应前文,“果然”印证照相后必然得到照片;暗中扣题,“谁知”出乎意料的收到一张陌生微笑女子的照片,面对此景,他们只是互相看着,五味杂陈让“谁也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山杏家的墙上挂出了这张照片,照片上的姑娘冲所有来参观的人微笑着。有人问起这是谁,爹妈吞吞吐吐不说话,山杏说,那是她未来的嫂子。(山杏撒谎,是把照相看作过年一样重要,接到的虽然不是“全家福”,但可以和有照片的人家媲美;山村虽然艰苦闭塞,但挡不住山杏追逐美好、憧憬幸福的步伐。)

山杏知道撒谎不好,但又觉得,不管怎么说,从此,她家也可以和那些有照片的人家比美了。

>>>情节结局:照相后,山杏全家意外得到照片,却蓬荜生辉。

>>>卒章显志,“意外”的含义浮出水面:山杏全家人历经“千难万险”照的相,寄回的照片却是别人的;山杏依然把其挂墙上,让村人欣赏与羡慕;情节突转,既照应开头,揭示题旨,表现出山村之人对现代生活的向往和新的追求。

文本二:

我的写作是从短篇小说开始的,我对短篇小说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短篇小说锻炼了我思维的弹性跳跃和用笔的节制,短篇小说使我的精神沉着,也留给我的心灵更多的畅想余地。(直接抒情,偏执的喜爱短篇小说,是因为“锻炼了我思维的弹性跳跃和用笔的节制”,使我精神沉着、心灵开阔。)我从不认为写作短篇是营造长篇的过渡和准备,我甚至老是妄想以我的实践来证明短篇小说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时代的物欲和功利色彩愈加鲜明的关头,即使在短篇小说常常作为陪衬和偿还“感情文债”的今天,我仍然愿意“奋不顾身”地以短篇小说的方式磨砺自己的心灵和笔。短篇小说有点像体操项目中的吊环和平衡木,吊环和平衡木给运动员提供的条件较之其他项目更为苛刻,但那些不凡的健将却能在极为有限的场地翻跃、腾飞,创造出观众意想不到的潇洒和美。短篇小说是一种挑战,它就像吊环和平衡木对于运动员那样,不给你犯错误的机会,也让你没有改正错误的可能。因此短篇小说也是一种诱惑。(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写出短篇小说具有“吊环和平衡木”一样的限制性与挑战性、诱惑性:既有苛刻的客观限制,又有创造出超乎想象的“潇洒和美”。)我甚至不断以一位美国作家的话给短篇小说助威,他说他终生喜欢短篇小说,因为“人生本不是一部长篇,而是一连串的短篇”。我亦在一些文字里表述过我对于短篇小说的看重,我说:“我看重的是好的短篇给予人的那种猝不及防之感;在滞缓、恒久的巨大背景前后,正是不同的人在上演着同一剧目的不同片段,走马灯似的。好的短篇正在于它能够把这些片段弄得叫人无言以对,精彩得叫你猝不及防。因为世界上本不存在一气呵成的人生,我们看到的他人和自己,其实都是自己和他人的片段。或许再精彩的小说,你读过之后愣愣神儿,也会说一句:不过如此。”(引用论证,“精彩得叫你猝不及防”偏执喜爱短篇小说的写作,“磨砺自己的心灵和笔”;比喻论证,人生是一连串的短篇,用经典片段成就短篇小说的精彩,互相诠释,别有深意。)

的确不过如此,人生本来如此。重要的在于你毕竟被那猝不及防的精彩迷惑过,不过如此的人生,是不可以没有片刻的迷惑,片刻的忘情的,甚至于片刻的受骗。

当我写作长篇小说时,我经常想到的两个字是“命运”;当我写作中篇小说时,我经常想到的两个字是“故事”;当我写作短篇小说时,我想得最多的两个字是“景象”。(排比行文,上一段末的“片刻的……”短语排比,这一段的“当我……”分句排比,为论证造势,高潮迭起;概括精当,见解独到,各拟一词给不同的小说定位,构建出含蓄蕴藉的艺术世界,给人很深的印象。)

我并不想强迫读者一定接受我以短篇的形式表述出的那些人生景象,我只愿意琢磨,我该以何样的本领把我心中的一万种景象呈现给我的读者。

>>>首尾呼应,偏执喜爱短篇小说,她却只想以万种景象呈现给读者,谦逊与奋进,令人敬佩不已。

选自《我看短篇小说》

作者:铁凝

【知识建构】

//语境差效应//

语境差是指在同一交际界域,各语境因素间表现出来的不平衡。语言环境因某些因素偏离了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和表达规范造成语符层面规定语域的偏离,因而产生的积极的修辞效果就是语境差效应。如本文是一部非常简短精悍的短篇小说,其中向读者展示的语境差效应韵味无穷。

有的语境差是客观的人文差异所致,是创作语境与读解语境的龃龉,犹如置身不同时空的两个人的对话,相互间必然充满误解。语境差即各语境因素间表现出来的差异,它可以存现于作品中各语境因素之间,也可以存现于作品人物与读者语境之间,还可以存现于创作语境与读解语境之间。

语境差不是现成的,它是一种活动,有了交际才有语境差。因此代表主体间交际的对话体最易表现语境差。从祝氏所指出的四种语境差我们可以归纳成两种语境差:

一种是天然的语境差。不同主体有着语言、时空、经验、知识等主客观方面的天然差异,这是无法避免的。人们通过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去客服这些天然的差异而达成共识;也可能永隔不同的语境,望洋兴叹,我们称之为天然语境差。其中一是客观的天然语境差。因为交际过程中信息的耗损和冗余是主体意愿之外的、无法避免的。二是主观的天然语境差,由于主体知识等因素的差异造成的语境差。三是语言的一种巧合,其实也可以归为客观的天然语境差。

另一种是人为的、有意的。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表现为写作者有意为之,以达成反讽或幽默等的艺术效果。

从语境差的角度,本文中语境因素之间存在众多的差异关系,揭示作品内人物城乡之间、村民之间、山杏与母亲及家人之间的语境差,作品中新旧过渡期的人物与现今读者间的语境差,作者铁凝以“少女情怀审美”来创作与解读者之间的语境差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一方面是时代的因素,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但随着这一审美效应体现在语境系统内的自我调节,不平衡就此又转化为平衡,并生成美学信息--对美与新的生活及事物的追求,即在语境差异的表象下,隐含着内在共同追求的和谐,引发共情共鸣,从而将极大的审美情趣展现出来,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