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志愿者精神(从青年突击队到青年志愿者)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年伴随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形成了多样化、有特色的“青年群体”本文选取不同时代的有代表性的青年群体,包括青年突击队、学雷锋青年、上山下乡知青、万元户青年、特区青年、青年岗位能手、海归青年、云养青年、青年志愿者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一是中国社会变迁对于青年群体的演变影响深远;二是青年群体的活跃特点容易形成“标签”效应;三是青年群体发展具有越来越突出的内在丰富性;四是把握青年群体发展轨迹有助于引领成长成才;五是要引领青年成为新时代发展“先行先试”的群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科学把握青年群体的变化轨迹、发展特点,从而为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当代青年志愿者精神?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当代青年志愿者精神(从青年突击队到青年志愿者)

当代青年志愿者精神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年伴随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形成了多样化、有特色的“青年群体”。本文选取不同时代的有代表性的青年群体,包括青年突击队、学雷锋青年、上山下乡知青、万元户青年、特区青年、青年岗位能手、海归青年、云养青年、青年志愿者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一是中国社会变迁对于青年群体的演变影响深远;二是青年群体的活跃特点容易形成“标签”效应;三是青年群体发展具有越来越突出的内在丰富性;四是把握青年群体发展轨迹有助于引领成长成才;五是要引领青年成为新时代发展“先行先试”的群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科学把握青年群体的变化轨迹、发展特点,从而为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青年是社会最活跃的力量,也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青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也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对青年寄予厚望,曾经说道:“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在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为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奋斗的时期,青年也受到关注和重视。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并且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需要青年一代充分发挥作用,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接续奋斗”[3]。可见,各个年代的青年群体都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先锋队,并且在不同时代体现出独特的群体特征和群体价值。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笔者采取群体“标签”研究的方法,对于不同时期青年的突出特征及其社会价值进行深入分析,获得有益的启示。

一、研究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青年发展研究、青年群体研究、青年价值研究、青年工作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1978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的历史时刻,“青年的变化走在了社会变化的前列:生活方式迅速世俗化,知青返城就业艰难,青少年犯罪持续增长,特别是观念开始转变,各种思潮风起云涌”[4]。这时候,共青团中央成立研究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建立“青少年研究室”,出版《青年研究》杂志。随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成立,出版《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建立,学院的《团校学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现《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出版。这些学术机构与团体,既重视近现代以来的青年运动史研究,也重视新中国成立后的青年发展历程研究,更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变化及其价值研究。其中,对于不同类型青年群体的演变,以及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黄志坚的《青年学新论》对于1915年以来的青年研究进行简要的梳理,提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青年的全面发展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青年研究的方式也因此而从单一、封闭转向开放”[5]。这时,从传统对于同一历史时期单一青年群体主导,转变为同一时期多种青年群体涌现的趋势,获得社会的认可。沈杰主编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提出“中国青年发展进程的特征从根本上仍然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特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观点。

“纵观1949年以来中国青年发展的轨迹,可以划分为这样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的20世纪70年代末;第二阶段则从改革开放伊始至今”[6]。专家学者的侧重点是放在改革开放以来的青年群体发展及其社会影响力发挥。李春玲等著《青年与社会变迁:中国和俄罗斯的比较研究》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革命青年’被定义为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改革开放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青年研究兴起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青年研究相对冷静与沉寂的时期......2000年以后,青年研究进入多元化和冷静上升的时期”[7]。这项研究的关注点,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于青年群体在各个特定时期的变化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袁贵礼在《中国青年的世代与第六代青年的诞生》中提出,“第一代青年就是生活在辛亥革命至‘一二·九’运动前夜的青年。第二代青年在‘一二·九’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谢幕。第三代青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夜。第四代青年是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一代人。第五代是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末的青年。第六代是进入21世纪后崭露头角的新生代青年”[8]。这就从“大历史”“长镜头”的角度,对于不同世代的青年群体做出描述和价值评判。

我们收集和借鉴各学者对于不同历史时期青年群体的研究成果,结合每个时代为青年群体贴的“标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青年群体进行分析,概括其发展特点,揭示其历史价值,作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青年研究参考。从词源上看,“标签”原来是粘贴于实物上面,用于表明物品的品名、重量、体积、用途等信息的简要标牌,后来延伸为社会标签,就特指一些群体类型、人物类型,表明其特征和价值。我们归纳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富有“标签”特色的青年群体,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群体,包括青年突击队、学雷锋青年、上山下乡知青、万元户青年、特区青年、青年岗位能手、海归青年、云养青年、青年志愿者等九大群体进行分析,供学界同仁交流。

二、1949—2019中国特色青年群体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青年群体的产生和变化,都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创新的进程密切相关。我们详细分析青年代表性群体的崛起及其特征,就能够折射社会变迁的轨迹,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1.青年突击队

新中国成立后,在经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公私合营等运动之后,就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团组织大力发动团员青年投身生产建设、努力建功立业。这一时期,“青年突击队”就是表现最为突出并引起社会关注和赞赏的青年群体。“青年突击队,这种形式始见于1954年北京苏联展览馆的建筑工地上,是为适应冬季紧张施工而出现的。后来在团中央‘重点建设、逐步推广’方针的指引下,先后在各地建立和发展了各种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从生产需要出发,组织青年在急、难、险、重、新的任务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9]。从建筑工地上诞生的“青年突击队”形式,由于特别能够体现青年的热情、奉献、主动精神、创造活力,很快就拓展到工业、商业、科技、学校、农村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山新平乡第九合作社青年突击队的按语中,提到青年‘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四最精神’,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亮丽特色”[10]。从此,“四最精神”就成为激励“青年突击队”成员以及广大团员青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大胆创造、勇于探索的“指路明灯”。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青年突击队”在激励团员青年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促进青年在进取拼搏中展示才华、提高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学雷锋青年

在新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一直是引导广大青年关心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观念意识,涌现出许多值得学习的典型人物,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雷锋同志。他从一个农村的孩子,成长为工厂工人、部队战士,他做哪一项工作都像“革命的螺丝钉”坚韧不拔、坚持不懈;他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乐于助人、帮贫助困。“雷锋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成为新中国青年精神的重要元素。“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在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11]。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几十年来,雷锋同志在广大青年心中的形象,经历了“好战士、好榜样、好公民”的内涵丰富过程[12]。20世纪60—70年代,团员青年都崇尚“雷锋同志是毛主席的好战士”,向雷锋同志学习较多集中在服从命令、遵守纪律、执行任务、勇往直前。所以,在积极参与各项建设、热心帮助城乡群众的时候,特别突出“阶级立场”,紧绷“阶级斗争”的弦。那时的“学雷锋运动”附加了较强的政治色彩。20世纪80—90年代,团员青年都尊敬“雷锋同志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积极学习雷锋同志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爱国爱党、忠于职守的忠诚精神,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探索创新、做出业绩。特别是以“雷锋精神”应对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自私自利”“个人计较”“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等负面影响。21世纪以来,团员青年认同“雷锋同志是我们国家的好公民”,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不断丰富“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从爱国守法、敬业爱岗、爱心奉献、严于律己等方面拓展“雷锋精神”的社会影响力。

3.上山下乡知青

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个不断引起关注、不断讨论深入的话题。“知青”群体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赋予不同的政治与社会含义。“上山下乡”是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文件提出来的,也引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持续浪潮。在“文革”以前,上山下乡知青一方面是解决城市就业问题,面向农村提供知识青年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促进知识青年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全面认识中国国情。早期的“上山下乡”形式,既有“志愿垦荒团”等集体前往“北大荒”、云南、江西等地的青年群体;也有邢燕子等个体前往农村扎根服务和发展的青年群体。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上山下乡”就附加了更多的政治色彩,包括众多城市学生成为“下乡知青”,部分“红卫兵”群体转化成为“下乡知青”,包括“黑五类”家庭子女成为“下乡知青”等等。这期间,由于“命令式”“一刀切”造成“上山下乡”知青群体的各种问题,引起社会的争议。然而,在这种“运动”的环境中,也磨炼和造就了“不畏艰难”“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不断奋发”的知青群体。他们既没有屈服于极“左”的权威,也没有颓废失望;而是在深入农村、贴近农民的过程中,深化对中国的认识,确立人生的志向。同志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说道:“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13]。因此,一批优秀的上山下乡知青通过在农村的接触和积累,为后来参与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创新积累了经验。

4.万元户青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最先引起社会关注和产生较大影响的就是“万元户”青年群体。“‘万元户’作为青年自主经济的先行者,他们的成功印证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致富的强烈渴望,折射了人们财富观念的深刻变化。从此,经历了太久的‘越穷越光荣’的中国青年,开始走向了‘致富光荣’的新轨道”[14]。其实,“万元户”仅仅是一个象征,它代表一切改革开放初期敢于率先“联产承包”“包产到户”“计件工资”“个体营业”而致富的青年群体。一方面,在传统观念仍然具有较强影响,对于“不讲革命讲挣钱”采取鄙视态度的社会环境中,这些率先追求致富的青年境遇困难,不论是农村承包、企业承包还是个体户、私营人员,都感觉自己是不入主流群体的“另类”,受到排斥和贬低;另一方面,经济变革的悄然来临,让金钱在社会的作用日趋重要,这些“万元户”青年率先拥有致富的机会,不论是“兼职”“炒更”“经商”“包干”,都让人刮目相看,内心羡慕。因此,那个时代对于“万元户”青年表面上的鄙视和内心的羡慕,都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投射。但是,一批批坚持不懈的“万元户”青年,不受社会干扰,不断探索发展。一部分成为后来的“青年企业家”,运用最初的一万元、几万元的“第一桶金”,创办工厂、商店,成为市场经济时代的佼佼者;一部分成为后来的“青年股市人”,用最初原始积累的资金投入“深圳证券市场”“上海证券市场”,在风云变幻的股票市场中起伏跌宕,经历着特殊的人生;一部分成为后来的“青年公益人”“青年慈善家”,将最初的资金在投资、证券、股市、房产等获利之后,用来支持社会服务,建立公益慈善基金等等,参与社会福利建设。当改革开放40年后,拥有亿万资产、千万资产的青年逐渐增多,“万元户”青年成为“过去的记忆”“老旧的形象”。然而,那个年代“万元户”青年勇于走出体制、走向市场,掘得“第一桶金”,开启市场竞争,其历史作用和价值不可遗忘。

5.特区青年

“特区青年”这一群体是改革开放的特殊产物,是富有纪念价值的时代映像。今日回顾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有许多波澜壮阔的故事,有许多热情澎湃的口号。但是,其直接起因非常现实而难堪。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不久,深圳的前身宝安县连续出现“逃港”浪潮,当时流传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室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15]。这事层层汇报到邓小平同志那里,老人家提出转变思路,既然群众逃港是因为那边生活好,我们就在宝安(深圳)建一个特区,尝试把经济搞起来、把生活搞好嘛。这样,惊动全国、闻名世界的“中国经济特区”就创办起来,百万乃至千万的中国各地青年奔向深圳特区,渴望有地方发挥才能、有机会发家致富,构成“特区青年”的时代群像。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深圳特区团委书记廖军文同志撰文介绍,“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接壤,有的地方仅一河之隔,有的地方是共用一条街(中英街)。深港两地交往十分频繁,来往于两地的人每天达3万以上。由于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四大窗口’(即知识、技术、管理和对外政策窗口)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地提高,青年更是直接受益者”[16]。概括起来,“特区青年”包括四类青年:一是勇于改革的青年管理者。当时,由于原宝安县仅仅是穷乡僻壤,缺乏建设与管理人才,中央和广东省委就从北京市、广州市、惠阳等地区抽调一批中青年干部,参与特区建设。但是,一两年后许多干部申请调回原来的城市,留下一小部分坚守岗位,就成为特区建设的“开荒牛”。二是来自全国各城市的“创业者”青年,这些青年不满于内地的保守和僵化,充满干劲和活力,希望在深圳特区获得创新、创造、创业的机会。三是外国及港澳,特别是香港过来的“创业者”青年,抓住“三来一补”“外资企业”合作机会,前来谋求发展。四是大量的外来务工青年,他们是“淘金者”也是“创造者”。从动机上看,这些百万乃至千万的外来务工青年群体,是为了“谋生”“挣钱”,但是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艰苦工作,创造了经济特区的辉煌。所以,不论是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的青年,还是浦东新区、天津滨海开发区的青年,还是如今雄安新区建设的青年,都是富有特殊经历和价值的青年群体,在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做出卓越的贡献。

6.青年岗位能手

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改革深化和社会转型,共青团中央提出了“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青年突击队”“青年新长征突击手”的优良传统,开展了“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共青团在企业广泛开展的‘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在推动企业生产发展和效益提高的同时,也为千百万青工岗位成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7]。延续至今的“青年号手”活动,就是指“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是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率先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以“窗口单位”为代表,通过激励青年群体的文明服务、勤奋工作、创造业绩,为全社会发挥表率作用。“青年岗位能手”是激励团员青年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忘我劳动、创新创造,为国家和单位做出奉献,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嘉奖。我们比较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手”与20世纪90年代的“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发现既有相同的传承,也有不同的创新。相同之处是鼓励团员青年为国家做奉献、为集体做贡献,发奋进取、拼搏奋斗;不同之处是新时期更重视发挥团员青年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的评选中增加许多发挥青年特长、体现创造才能的元素,让团员青年充分发挥个性、充分体现特长,在为国家和集体做出贡献之时,也获得个人成长成才的机会。

7.海归青年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就出现“出国热”“留学潮”,许多青年在“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就千方百计出国出境,到欧美国家,到东南亚国家,到香港和澳门等地,学习新的知识、体验新的生活。经过一段时期,“出国”和“留学”的青年学成以后,就引来了“海归”青年的回国热潮。“海归”青年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起关注,逐渐成为新时期中国青年的一个特色群体,主要是到外国留学,毕业后返回中国工作的青年。《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2011—2017年,人才归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尽管20~29岁的年轻人依旧是海归人才的主力军,但这部分人群占海归人才总体的比例已经从2013年的79.7%下降到2017年的52.2%。与此同时,30~40岁海归的占比从2013年的16.5%,激增至2017年的30.6%。特别是从2015年以来,30~40岁的成熟人才回国比例有极为明显的攀升。这一群体多在海外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回国后多担任企业的高级职位,挑起业务的大梁”[18]。我们追踪海归青年群体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到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海归青年,少数佼佼者进入高校、科研机构之外,较多进入外资企业、跨国企业工作,因为这些体制灵活、收入较高的岗位吸引他们。第二阶段是21世纪初期的海归青年,较多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一方面国家体制改革对于吸纳海外留学人才有更好的政策,另一方面公务员收入提高加上工作稳定具有吸引力。第三阶段是近年来的海归青年,就业渠道和岗位都与国内毕业的学生在同一起点竞争,越来越不具有特殊性,必须依靠学识和能力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是,从大多数海归青年看,其出国留学和生活的经历,让他们在判断社会发展、评价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心态,可以对其他青年群体提供有益的比较和借鉴。

8.云养青年

“云养青年”是网络社会诞生的新群体。中国青年对于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的认知,也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倡导和民间热衷,掀起关注和了解信息社会的热潮。美国学者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刚刚翻译出版就被抢购一空,一时间“洛阳纸贵”。但是,由于当时的计算机设备昂贵和技术繁杂,导致很多青年“望而生畏”。20世纪90年代后期,计算机的更新迭代,特别是手提电脑(移动电脑)的出现,让更广大青年搜寻信息、使用信息都日趋便捷,对于网络社会、信息时代的热情重新燃起。进入21世纪,移动电话(手机)的广泛使用,以及手机上网的灵活方便,让网络社会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青年一代真正成为“网络一代”。张耀铭、张路曦在《互联网驱动的青年与社会变革》一文中提出,“在这个历史节点,我们见证了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加速过渡,我们见证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推动,我们见证了青年人站在互联网风口‘带着鼠标起飞’的壮丽场景”[19]。这个时候,出现了“计算机青年”“网络青年”“云养青年”等不同称谓,标识既有交叉又有区别的青年群体。“计算机青年”延续新技术的思维,指掌握计算机技术并改变生活状态的青年群体;“网络青年”是指习惯于“虚拟世界”,通过网络信息构建交往交流渠道,构筑个人生活空间的青年群体。“云养青年”则是在计算机和网络的背景下,通过新工作、新创作获得生存空间的青年群体。

“‘云养青年’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含义。广义的‘云养青年’就是指所有依靠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文化带来的社会环境滋养的青年群体,既包括依靠一般性的‘直播青年’‘抖音青年’‘快手青年’,也包括以技术、创意为主的青年。但是,狭义的‘云养青年’主要是自身依靠网络文化创意、网络游戏创意、网络技术创新等滋养的青年群体”[20]。从新职业角度,可以将“云养青年”与“单位青年”“企业青年”“社团青年”进行比较,揭示其自主发展、创意谋生的新兴状态。

9.青年志愿者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引人注目的青年群体之一就是“青年志愿者”。这是在继承“学雷锋、做好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社会需求,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团员青年创造的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新形式、新途径。1983年,北京市大栅栏街道的党团员、青年开展“综合包户”,开启志愿服务的序幕;1987年广州青年志愿者创办“手拉手”热线服务;1989年天津市新兴街道建立第一个社区志愿者团队;1990年深圳市成立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志愿者社团—“深圳义工联”。在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共青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掀起了广泛覆盖、影响深远的“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李克强同志在《广泛持久地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中指出:“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从根本上讲,有助于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广大青年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同时可以受到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也可以锻炼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技能”[21]。笔者长期追踪调查发现,“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从最初一些地区爱心人士的探索,到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再到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事业,并且纳入国家发展的新战略”[22]。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的高尚事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年一直是志愿服务发展中最活跃、最突出的群体。一是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性,为志愿服务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推出更多适应城乡群众需求,有助于扶贫助困服务的项目,真正做到

“志愿服务暖人心”。二是充分发挥青年的爱心,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不论是大型赛会服务,还是“西部计划”服务,或者“援外志愿服务”,青年都是最先参与、最先奉献,最先做出成绩,为国争光、为民谋利。三是充分发挥青年的学习热情,在志愿服务中实践、体验和成长,通过志愿服务培养青年人才,造就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大军。

三、几点启示

回顾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青年发展和群体变化,经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青年突击队、学雷锋青年到万元户青年、云养青年、青年志愿者等等,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青年代表性群体,每个时代都赋予青年群体不同的使命和任务。我们从中获得以下启示:

1.社会历史变迁对于青年群体的演变影响深远

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20年代,青年群体的变迁都打上非常鲜明的时代烙印。在“文革”结束的时候,一些青年以偏概全,将极“左”思潮看作是全部政治,希望远离政治、回避政治,出现了“三信危机的一代”等说法。但是,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广,青年从党和国家的政策中获得好处、得到实惠,就重新感受到社会主义发展的魅力。所以,新中国社会各个时期的变迁,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福利的变化,都对青年群体演变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2.青年群体的活跃特点容易形成“标签”效应

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各个年龄群体都有变化,都有特殊的印记。但是,青年作为社会最活跃的群体,作为社会的“晴雨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成为社会的风向标。所以,往往用对青年群体的概括,透视社会的变化。这样,青年群体最容易被“标签化”,包括其他人为青年“贴标签”,也包括青年的

“自我标签”。所以,在探讨社会群体发展变化的时候,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不同类型的青年群体,值得深入研究分析。

3.青年群体发展具有越来越突出的内在丰富性

与共和国成立初期或者“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青年群体相比较,当代青年群体的发展更加具有内在的丰富性。这一方面是得益于从“封闭”到“开放”。在计划经济、自我封闭的时代,青年获得的信息和资源都非常有限,对于群体的理解和认同也渠道单一,有很强的单一政治色彩。改革开放以后,青年在了解主流价值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外国时尚文化,对于青年群体的内在因素就不断增多认知、不断增强需求,促进了群体的内在丰富性。另一方面是得益于信息时代、网络社会。青年不再受到“等级”“权威”的限制而无法获得多元信息,而是通过广泛多样的网络途径、信息渠道获得各种认知资源。甚至一些青年可以通过“翻墙”直接获得外国网络、自媒体的信息。这样,不论是云养青年群体还是青年志愿者群体,都不是单一的自我认同,而是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并且具有持续更新和发展的机制。

4.把握青年群体发展轨迹有助于引领青年成长成才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年群体的变化,以及代表性群体的剖析,可以发现吸引青年参与、改善青年素质、促进青年发展、助力青年成才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当今时代的青年岗位能手、海归青年、云养青年、青年志愿者等群体,其成员可以是交叉互动的。一个优秀的海归青年,可能是突出的科技领域青年岗位能手,也可能是网络社会活跃的云养青年,同时还可能是富有爱心奉献的青年志愿者。这样,青年在岗位成长、创新成长、网络成才、公益成才等方面,都可能获得收益。因此,应该把握青年群体的变化轨迹、发展特点,从而为新时代的青年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5.要引领青年成为新时代发展“先行先试”的群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青年是最有生机活力、追求创新变化的群体。一方面,将青年的创造性、探索性特点充分发挥,在新时代的各项事业中增添新元素、新动力,就能够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将青年的新需求、新愿望作为社会发展的动机,就能够发掘更多的源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尤其是在探索经济产业转型、社会治理创新的进程中,青年率先参与、率先尝试的各种经验,就能够为其他年龄群体提供参考借鉴,促成新发展方式的实现。

谭建光: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团校教授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