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30个(文化常识总结)

文化常识总结【八卦怎么和狗仔队扯上关系的】,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文化常识30个?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文化常识30个(文化常识总结)

文化常识30个

文化常识总结

【八卦怎么和狗仔队扯上关系的】

对于“狗仔队”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现在在娱乐新闻上,各种关于明星的隐私或者负面新闻,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狗仔队。而八卦是中国古代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具有精深的文化内涵在里面,二者之间怎么扯上关系的呢?

关于八卦如何演变成现在大家所理解的意义,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在粤语当中,“八卦”的意思就是到处说是非、饶舌。那些娱乐新闻和狗仔队为了吸引读者,到处挖掘明星的隐私广而告之,所以,这样挖出来的新闻被称为“八卦新闻”。另一种说法和“八卦杂志”称号的由来有关,它是以报道明星私生活内容为主,“八卦”一词,甚至从名词衍生出形容词和动词。

为什么要叫八卦呢?《易经》中曾说:“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香港八卦杂志的创办人认为,世界上纷纷扰扰的小道消息,其中大多是源自于男(阳)女(阴)间的恩怨情仇,好比阴阳衍生出八卦一般,故名八卦杂志。

其实在古代,八卦指的是乾卦、坤卦、坎卦、离卦、震卦、艮卦、巽卦、兑卦。并且,每一卦则表示一定事物,八卦又相互组合,得到了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的六十四卦。发展到现在,和娱乐新闻扯上关系,估计是古人想不到的吧。

【古代所谓山珍海味指什么】

山珍海味,是产自山野和海洋的名贵珍稀食品,是食物中的精品的部分,熊掌、燕窝、鱼翅、海参等,在古人食谱上常充主角。

熊掌。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煮好的熊蟠,酥烂滑润,自有其耐人寻味处。扒熊掌是古食谱上的名菜。

驼峰。以骆驼的肉峰作原料,可以蒸食或烤食。杜甫《丽人行》诗云“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就是以驼峰和银鳞这两道菜做例子来描绘唐玄宗和杨贵妃饮食生活的精美。

鹿尾,古人视为珍食。明清两代北京宴饮,最重鹿尾。《红楼梦》写庄头乌进孝向贾府交年租年礼,所开单子的第一宗是大鹿(全鹿)三十只。鹿尾、鹿舌、鹿筋、鹿肉、鹿血、鹿鞭既是美食,又是大补剂品。

燕窝。金丝燕在闽粤海滨悬崖上筑起的巢叫燕窝,这是金丝燕吞食鱼虾、海藻经胃液消化后吐出的黏液筑成的,供人食用,营养丰富。

鱼翅、海参。鱼翅是加工干制后的鲨鱼鳍,海参是海里一种棘皮动物。古代隆重的喜庆筵席以鱼翅、海参作为主菜,称为翅子席(鱼翅席)和海参席。

鲥鱼。春夏之交,一年一次的鲥鱼上市。鲥鱼生活在海洋中,春季到长江、钱塘江产卵,大的三尺,是我国鱼中美味。

我国古时著名的山珍海味,尚有鱼肚、鱼唇、干贝、对虾、野鸡崽子、凫脯、哈士蟆(黑龙江林蛙)、猴头蘑、银耳等。至于宫廷食谱的“龙肝凤髓”之类,不过是极言帝王饮食的名贵珍异罢了。“龙肝”是用白马的肝脏代替的,凤髓是锦鸡骨髓充当的。

【为什么牛肉在古代有造反的象征】

在如今人们的饭桌上,牛肉作为一道美味早已是屡见不鲜,但是,在我国古代,牛肉却是一种代表着造反精神的食物,这其中有怎样的由来呢?

在中国文化中,牛一直是勤劳的象征。只是在后来的生活实践中,当人们知道牛的力气巨大后,开始让它有了各种不同的应用,从农耕、交通甚至军事方面,都能找到牛的身影。比如战国时代的齐国还使用火牛阵打败燕国,三国时代蜀伐魏的栈道运输也曾用到牛。在很早以前,中国人是吃牛肉的,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牛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后来演变成国家的战略物资,不允许私自宰杀。

在看《水浒传》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场景,梁山好汉一到酒馆饭店,往往会来一句:“小二,来二斤切好的熟牛肉!”其实这个是夸张手法,因为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各朝都有法律明文规定保护耕牛,如有供应牛肉的都是黑店。在秦汉时有法律规定:盗牛、屠牛者斩,食牛者罚;隋唐时期规定:屠牛者判一年。到了宋代,更是严格立法禁止杀牛,在酒店吃牛肉,要么这是家黑店,要么就是老板要冒着被世人鄙夷和被官府抓走的危险,偷偷杀牛让你吃牛肉。因为宋代法律明文规定:“今后应有盗官私马牛杂畜而杀之,或因仇嫌憎嫉而潜行屠杀者,请并为盗杀。如盗杀马牛,头首处死,从者减一等”,“如有盗割牛鼻,盗斫牛脚者,首处死,从减一等,创合可用者,并减一等”,“故杀官私马牛者,请决脊杖二十,随处配役一年放。杀自己马牛及故杀官私驼骡驴者,并决脊杖十七”。在宋真宗时期,他曾经下诏规定:“自今屠耕牛及盗杀牛,罪不至死者,并系狱以闻,当从重断。”

正是由于是当时的一种违禁物品,因此,在一些歌颂造反精神的文学作品当中,吃牛肉就成了一种造反的象征。

【“咏絮之女”为什么被用来形容女子有才】

在一些古典文学当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女子非常聪明有才华时,旁人会由衷称赞她,您真是“咏絮之女”。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用这样的称呼来形容女子有才呢?

其实,说起“咏絮之女”,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在《世说新语》当中,记录了这么一件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大意是说:一个大寒的时节,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之后,大雪纷纷而下,太傅就问:“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大哥的长子谢朗说:“这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其他子侄辈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但都没有令太傅满意的。这时,他大哥的女儿说道:“不如把这比作柳絮凭借着风而满天飞舞。”太傅听后,高兴得笑了起来,认为这个比喻再恰当不过。

这里面将雪比作柳絮的女子,就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由于谢道韫才学过人,甚是聪慧,且勇敢果断,品味高雅,为东晋女诗人。《晋书》本传说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因此,“咏絮之女”的由来,除了根据谢道韫的“未若柳絮迎风起”的典故简化而来之外,还由于谢道韫非常有才华,就成了才女的代名词,后人就经常用“咏絮之女”这个词来形容有才的女子。

【桑梓为什么指代家乡】

在汉语中,“桑梓”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代称“故乡”。这一用法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因为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在其《南都赋》一文中就已经开始用“桑梓”指代故乡:“永世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归里焉。”那么,在我国为数众多的树种中,人们为什么偏偏会选中桑、梓这两种树来指称故乡呢?

原来,在我国古代桑、梓是与人们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两种树。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果可以食用和酿酒,树干及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叶、果、枝、根、皮皆可以入药。而梓树的嫩叶可食,皮是一种中药(梓白皮),木材轻软耐朽,能制作家具、乐器。此外,梓树是一种速生树种,在古代还常被作为薪炭用材。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衣、食、住、行、用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代的人们经常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人们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往往心怀敬意。如《诗·小雅·小弁》中有句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

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家庭的墓地也多依桑林而建,子孙也经常在死去的先辈墓前栽种梓树。如《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前曾对使者说过这样的话:“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这一点从汉末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的“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肃恭”这句话中也可以得到印证。这是因为在古人的心目中,分枝再生能力极强的桑树和生长快速、材质优良的梓树都是生命之树,人们将它们视为灵木。

由于以上原因,因各种原因漂泊在外、客居他乡的人们在见到这两种树木时往往会顿生念亲之意、恭敬之心、思乡之情。久而久之,桑树和梓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历代文人墨客以“桑梓”指代故乡的诗文数不胜数。如三国时期的女诗人蔡琰的《胡笳十八拍》(一说为托名之作)即有句云:“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现代革命烈士黄治峰在刚参加革命后不久曾改写过一首月性和尚脍炙人口的诗,诗中亦用“桑梓”这个词来代指故乡:“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哪肯还。埋骨岂需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

【为什么说“先干为敬”】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社交场合尤其是晚宴、午宴之时,听到一句社交辞令,那就是“先干为敬”。可能很多人不清楚这个词的由来,以为这是现代人的发明,其实不然,“先干为敬”的劝酒方式是从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甚至说得上是源远流长。

说起“先干为敬”这个词的由来,需要先了解一下古人在酒席上的座次礼节。在古代,人们一般居住在有堂有室的房屋结构中,堂在室的前面,要比室大,在堂室之间有一堵墙相隔,墙外属于堂的范围,墙内则是室的范围。堂上是古人议事、行礼、交际之所在,人们不在里边居住。而在举行某些礼节活动时,在室内,以东方为尊,也就是说酒席上最尊贵的人面东而坐;在堂上则以南方为尊,最尊贵的客人南向而坐。人们按照这种尊卑长幼排序坐好之后,酒席就可以开始了。

在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这种礼俗起源很悠久,主人先饮,意思是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也要饮酒以回敬主人,是为“酢”,亦称“报”。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己必先饮以倡之,是为“酬”。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是为“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

这样的礼俗慢慢延伸下来,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先喝为敬”。即使在现代,人们在酒宴上,也都是为了劝客人喝酒,自己先喝一杯,这也许就是中国酒文化的具体体现吧。

除此之外,喝酒时自己先将敬酒喝完,对方再喝,可以体现出三点:一是表示男人的豪爽气概,二是表示尊重对方,三是约定俗成。知道了这些,也可以避免我们在酒桌上失掉礼数。

【你知道“一字千金”都有哪些故事吗】

在历史上,关于“一字千金”的佳话向来有很多,有的是关于风流才子的,有的是政客用来笼络人心的手段,不管怎样,这样的故事足以让我们从中体会古人的文采风流。

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大才子王勃的。话说王勃从京都来到南昌时,诗人的生活比较穷困,常为生计而奔波。这年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在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