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4条建议给家长(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网络游戏认知与态度研究”的报告。报告显示,近8成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已经成为被中小学生普遍接受的一种娱乐方式。而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孩子沉迷游戏行为与亲子关系密切相关。亲子关系越差,越易导致孩子形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看待孩子与网络游戏之间的关系?怎样引导孩子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一起来听一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的建议吧↓↓↓
中小学生对网络、网络游戏、玩网络游戏的人群等大多持积极看法,这说明网络游戏已经成为被中小学生普遍接受的一种娱乐方式,更有超过半数学生态度鲜明地表示喜欢网络游戏。这意味着成年人必须用接纳的心态对待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喜爱,要认识到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当代少年儿童快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年人应从儿童权利的角度看待青少年与网络游戏的接触。
只有“乐孩子们所乐,忧孩子们所忧”,才能在关系和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接纳并不意味着放纵,成年人还需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与管理,培育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与休闲素养,使“00后”从小养成良好的休闲娱乐方式。
一
维护儿童权利
“去功利化”看待网络游戏
认识到玩网络游戏是儿童的权利,就要理性地看待网络游戏,而不应将中小学生的娱乐活动功利化。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小学生更喜欢竞技类的游戏,最不喜欢的是教育类游戏,这说明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好玩才是硬道理。竞技类游戏刺激、好玩,包含着竞争、策略、操作等要素,使人们在紧张的游戏对抗中思维能力、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团队精神等得到多方面锻炼,从而获得快乐,释放压力。而教育类游戏大多是为着某种明确的教育目的而开发的游戏,虽然游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但是往往更重教育性。然而,人类游戏的最根本目的是娱乐。因此,成年人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快乐需求,不要让孩子的休闲时间过于功利化。当我们想让孩子的休闲生活“有意义”时,要先让他们玩得“有意思”。
功利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成年人经常用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能玩游戏的标准,成绩好爱玩多久玩多久,成绩不好就不许玩游戏。这些都是成年人忽视儿童权利,把儿童娱乐时间功利化的表现。成年人不应把成绩作为亲子沟通或孩子是否能接触网络游戏的砝码。家长对孩子接触网络游戏的引导与监管,要保持一定的原则,建议家长们既要允许孩子接触网络游戏,又要和孩子一起商量确立玩游戏的规则与时间,使孩子从小养成理智健康的娱乐习惯。
二
构建积极的朋辈关系
帮助孩子提升自我价值感
中小学生大多是从同龄人那里获得游戏信息,最支持中小学生玩网络游戏的群体也是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这样的同辈群体。这说明在游戏这一话题上,同辈群体之间的影响非常强大。网络游戏也是青少年进行同辈交往的谈资,中小学生有时是在与同学或朋友谈论游戏中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有的中小学生甚至为了得到同伴认同而去玩网络游戏。在青少年时期,获得归属感和友谊是他们成长的重要任务。在与朋友交往的得意和失意中,少年的幸福感、友谊、归属感逐渐得以形成。如果少年时期未能成功地建立亲密友谊,他们就会体验到痛苦的孤独感,自我价值感也会随之降低。这说明,一个对网络游戏具有正确认知的朋辈群体和积极友善的朋辈关系,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关键的。
因此,当家长或老师看到、听到孩子在与朋友们交流网络游戏话题时,应坦然面对,不要暴跳如雷,因为这是孩子们之间在“确认眼神儿”,是他们建立友谊的基础话题。家长应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尤其是与那些具有正能量的小伙伴交往。成年人也要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些同龄人交往的平台和机会,允许孩子们有自己的小天地、小秘密。例如,可以依托学生兴趣社团、社区青年汇等组织,在老师和专业人士的引导下,帮助广大中小学生构建积极向上、良性互动的朋辈关系,从而互相帮助、互相提醒,避免错误的网络游戏认知。
三
结合“兴奋点”
把网络游戏作为亲子沟通重要话题
网络游戏是孩子的“兴奋点”,但却是成年人的“痛点”。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家长却对游戏闪烁其词或闭口不提,甚至提起网络游戏就生气发火,那么无疑与孩子之间少了一部分重要的沟通内容。
如果家长只重视与孩子进行成绩、名次等方面的沟通,忽视了孩子的快乐、友谊、情绪等问题,这种沟通就会成为“伪沟通”——也就是说,家长滔滔不绝与孩子聊了半天,而孩子并不认为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他们只感觉是在被教训。中国有句古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沟通质量好,孩子在网上的娱乐活动也会更愿意听取家长的意见。如果沟通质量不好,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两代人对彼此的关系都会感到“疼痛”。因此,成年人应结合孩子的兴奋点,把网络游戏作为亲子沟通的重要话题。成年人也应认识到,喜欢网络游戏是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一代青少年基本的休闲需求,无论成年人支持与不支持,喜欢与不喜欢,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天生亲近感“就在那里”。与其激烈反对,不如因势利导,把网络游戏作为亲子共娱、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一个桥梁,与孩子在游戏中度过有意义的亲子时光。
四
陪伴是最好的管理
何不把网络游戏作为亲子共娱的活动
当前,家长们对孩子玩网络游戏的主要监管方法是控制时间、费用、设备等,而告诉孩子一些网络游戏信息、与孩子一起玩网络游戏的家长非常少。由此可见,成年人对孩子与网络游戏的接触,规定、监督、限制远远高于对孩子的支持与陪伴。
网络游戏是中小学生娱乐的重要内容,家长们不仅要对孩子的游戏时长、花费等娱乐习惯进行管理,还要把游戏作为亲子陪伴的重要活动,不妨与孩子一起玩玩网络游戏。如果孩子愿意与家长一起玩网络游戏,说明这是家长的“福分”,说明在这个家庭里孩子与父母是亲近的,亲子关系是比较和谐的。家长如果只监管不陪伴,既缺少了两代人沟通的话题,也易与孩子形成隔阂。陪伴是最好的管理,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玩玩游戏,既是很好的亲子项目,又可以在与孩子的玩乐中了解孩子的兴趣、交友、情绪等问题,从而引导孩子合理娱乐。
五
提升教育智慧
构建和谐民主的亲子关系
其实,家庭教养模式对中小学生接触网络游戏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例如,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对网络的认识更理性,忽视型和专制型家庭里的孩子玩游戏时间更长、花费更多,沉迷网络的比例更高。这是因为,亲子关系好的家庭,父母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也能更好地听从父母的建议,在网络游戏时长、花费、类型上都能更理智。而且,民主型家庭长大的孩子,更自信更独立,成长中遇到问题也能更积极地请求家长帮助,而不至于把网络游戏作为逃避成长问题的“避风港”。
因此,建议家长们多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与孩子和谐相处,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构建和谐民主的亲子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休闲习惯,既享受娱乐的权利又不伤害身心健康与成长发展。
作者 | 孙宏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
来源 |据《光明日报》《法制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