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每天都带雨伞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

阿呆在地上捡到一把粉色的小雨伞,撑开一看,哇,漂亮极了!正高兴的时候,小兔子走了过来,好漂亮的小雨伞啊,小兔子也想加入,阿呆大方邀请小兔子一起撑伞。

小狐狸、小猪、小河马,还有小象都纷纷要求加入,这下好了,大家一个一个叠罗汉,开心的撑着伞过独木桥,就在这时候,桥对面跳过来一只小青蛙,一不小心,扑通!……

翱子老师的这本《小雨伞》是一本儿童无字互动绘本,文字的部分留白,也正因为这样,对本书的解读也能延伸出很多不同的观点。

今天,就带来粲然老师的一篇文章,和大家聊聊《小雨伞》这本书。

一个每天都带雨伞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1)

真正高级的童书总是充满勇气,愿意向孩子坦承世界真相与人心大道。《小雨伞》就是这样一本童书。

第一道密钥,“热闹”

这本小书打开童心的第一道密钥,是“热闹”。这是一个“套盒式”层层发现、层层惊喜、层层突转的故事。

小鸟发现精美的红雨伞,他撑着小雨伞在路上走;小兔子发现了撑着红雨伞的小鸟,她加入了“撑伞团队”;小狐狸发现了撑着红雨伞的小鸟和小兔子,加入了“撑伞团队”;小猪发现了撑着红雨伞的小鸟、小兔子和小狐狸,加入了“撑伞团队”;河马、小象也来了,伞太小、人太多,“撑伞队伍”挤成一团,层层叠叠、摇摇晃晃地过木桥……

一个每天都带雨伞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2)

突然!跳出一只青蛙!大家大吃一惊,全部掉进桥下的小河里。落魄的小动物们坐在伞里,逆流而上。又突然!河边屋子里有个小姑娘认出了自己的雨伞。大家上了岸,撑着伞坐在大桌子边,开开心心地聚餐。——瞧,如果画布是戏台,小雨伞就像一根红线,牵出人物百态,事件跌宕,每个转折和突变都会让孩子或屏住呼吸,或哈哈大笑。

第二道密钥,对“物权”的理解

这本小书打开童心的第二道密钥,是对“物权”的理解。我拿到的玩具就属于我吗?必须和朋友们一起分享玩具吗?和朋友们一起分享的玩具,就会有人没玩够,也会有人享受过多,这样的游戏还会有快乐吗?怎样才能愉快地共享?

一个每天都带雨伞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3)

“我拿到的玩具就属于我吗?”

怎么处理“物权”关系,对刚刚进入同龄社交的1—3岁孩子来说,是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小雨伞》温柔地引导孩子一步步正视这一普世的“成长困境”。独自在雨中撑着伞,是一个人的惊喜;而挤进三个人的伞,就显得捉襟见肘,没有余地;再有小伙伴要“共享雨伞”,就得人扛人。

被踩在最下面的小动物为了加入团队,好脾气地笑着,但实际上,小雨伞面积太小,早已不能遮庇它;站在最上面的小动物满脸得意,但实际上,它之所以身在高处并不是因为什么了不起的功劳,仅仅由于大家都抢着体验“小红伞”。

孩子终究会发现,这个社会所谓“高下”之分,有时只是源于某个事物、某种资源的归属和分配。怎样处理“物权”,怎样快乐“共享”——读过《小雨伞》的孩子,一定会有更深刻、更清晰的理解。

第三道密钥,对“亲密关系”的阐释

这本小书打开童心的第三道密钥,是对“亲密关系”的阐释。精美的红雨伞在风雨中带给主人庇护。它究竟属于谁?

一个每天都带雨伞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4)

善于观察的孩子很容易从作者精心绘制的拼贴画里找到与之呼应的蛛丝马迹。在生命无常的风雨中,每个人都在寻找恒定的庇护,或是对某种物品的拥有,或是对某个群体的趋附。但这样的行为真能让所有人感到安全和开心吗?

盲目寻找庇护的社会,终究造成稀缺资源的剧烈抢夺和一味从众的心态。《小雨伞》以巧妙的环衬,温柔引导孩子去寻找,去对应:每个人都有独具一格的、属于自己的雨伞。在困难重重又美好无比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也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安定之所。

祝所有孩子在风雨中都保持好自己的所有才能,并寻获自己的小雨伞。

一个每天都带雨伞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5)

《小雨伞》

文、图:翱子

适合4岁以上亲子共读

一个每天都带雨伞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