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讲古沉江月(潮州的潮故事王朔还曾笑称)

背靠延绵青翠的凤凰山,脚下是韩江、黄冈河滋养的土地,放眼望去,东海和南海“握手”相交……于是,“在潮之州,潮水往复”。以此为内涵,潮州得名,留给后世无数自由浪漫的遐想。很多年后的今天,地处广东省东端一隅的潮州,尽管当地人自嘲是生在“省尾国角”,但他们却将日子过得红火“张扬”,独有着一方丰富迷人的潮州文化。

潮汕讲古沉江月(潮州的潮故事王朔还曾笑称)(1)

秦帝国以前,潮州一带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集居地,史称“闽越”或“百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中原,多次进兵岭南,最终平定南越,此时的潮州地界属于南海郡。秦亡汉兴,被划归揭阳县;晋代开始设立义安郡,辖有四县,郡治设在海阳,也就是今天的潮州市;再后来,隋文帝撤郡设州,潮州一名便沿用至今。   直到唐朝,这里都还是天高水远,流放罪臣的首选之地,鳄患、水患更是常态,扰得百姓不宁,民生凋敝。此时,远在长安的韩愈因为上书《论佛骨表》,勇谏佛之妖言惑众,惹得天子大怒,将他罚贬为潮州刺史。韩愈被迫离开长安,潮州却迎来了它的“天选之人”。   韩愈到达潮州后,先是鼓舞民心,修建堤坝,既防鳄鱼“越界”,还挡住了水患、保护了农田,一举两得;后来又严废奴制,释放奴婢,下令禁止以百姓或夷人为奴;最后拿出几乎全部积蓄,恢复州学,兴办乡校,广招地方子弟,教授儒家经典。韩愈不是以一人之力挽回局面的“救世主”,但他的施政方针已为潮州人所学习继承。韩渡、韩江、韩山……这里的“江山”都被冠以韩姓。   圣贤的传奇之外,潮州人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潮州人大多是由备受战乱之苦的古代中原人南迁而来,惯于使用原来的语言、保持原来的生活习俗,所以潮州话中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特征,当地也遗留着许多中原古俗。到了清代,潮州府下辖八邑,称为“潮州八阳”,即如今的潮汕地区,潮州话也就成为了潮汕话,是潮汕及海内外潮人的共同母语。作家王朔还曾笑称:“秦始皇讲一口潮汕话。”潮语古韵盎然,用来朗诵唐诗宋词,比用普通话更加平仄分明、朗朗上口。正所谓“句句古风习习,声声文气凛凛”,包括潮剧、潮州歌册、潮州歌谣在内,都将数千年前的古音传唱至今。   潮州临河滨海,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潮商亦在此间崛起:成千上万艘红头船,承载着潮汕人的梦想漂洋过海,驰骋五洲。靠着“走死地如鹜”的开拓精神,潮商不仅在明清时期跻身中国三大商帮之列,更在其他商帮已式微的今日依旧领军商界。   一个“潮”字,既可以理解为“新潮”,也可以理解为专属于潮州的古意,它并包着潮州人性格中的锐意创新和千年传承的历史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潮州,去了解独特的“潮”味,探索中国最“潮”的故事。#潮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