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原文和译文(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2022.11.19

1.原文 ●第二十五章 ●

有物混[hún]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 [liáo] 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wú]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shì],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译文

有一个东西浑然一体,在天地之前就产生了。它无声无形,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存在,永远不会改变。循环往复运行永不停息,可以作为万物的本源。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勉强把它命名为“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大叫做消逝,消逝叫做遥远,遥远叫做返回。因此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万物之间有四大,而王居其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效法自然。

3.体悟

“道”无处不在,万事万物的运行离不开道,它自古就有,它寂然无声,廖而无形,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永不停止,道是万物的总源头。

《传习录》中有一段王阳明和弟子薛侃的非常有名的“侃去花间草”对话。说的是王阳明与弟子薛侃在锄花间之草时,因去草、留花而引发何为善恶以及善恶之标准的一番讨论。薛侃说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的问题,王阳明直言“未培未去耳”,并说“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这段对话用花和草打个比方,它们哪里有善恶的分别。你种花,喜欢花,长了些杂草,你就会生厌恶心,然后把草拔掉,觉得是草障碍了你种花这件事情。如果草的价值大,那花又是多余的。这些善恶观,是从人自身的喜好出发,天地万物总是生生不息,事物本身没有善恶好坏,因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道也一样,不以人的喜好善恶而自然而然的存在着,运行着,循环往复着。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原文和译文(道德经第二十五章)(1)

万事万物是平等的,所以人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不要用人的私心去评价事物的好坏。在与人交往中,去除那些功利心,不因为你是高官厚富豪就愿意接近你,也不因为你贫穷落魄而远离你,能做到平等看待境遇不一样的人,这需要我们有一个慈悲心,大爱之心。我们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热爱自然,顺应自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