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充电线最新消息 国产安卓都服软
如果没记错的话,之前咱也浅聊过充电协议混乱的事情。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在北京发起成立了「终端快速充电技术与标准推进委员会」。
via:央视新闻
工信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尽快构筑统一的以自主技术为主的快充标准体系。
67W、120W、200W,其实不一定通用
目前充电最快的量产机,无疑就是蓝厂早些时候发布的 iQOO 10 Pro。
200W 功率,10 分钟充满 4700mAh,妥妥站在充电圈食物链的顶端。
往下走,就是 realme 的 150W,小米的 120W,努比亚的 120W 等等。
但是,一个个高得离谱的数字背后,是各不通用的私有协议。
翻译一下,就算你用 A 厂商的 120W 充电头,插上 B 厂商支持 120W 的手机上,大概率跑不满 120W。
试想一个场景:
有位不太了解这方面知识的小白,手上有支持 120W 的小米 12 Pro,打算多买个充电头放在公司。
正好隔壁 iQOO 的充电头在打骨折,小白看同样是 120W,以为也能用。
吭哧吭哧就直接下单。
结果买回来才发现,iQOO 的这个头,速度比家里小米原装头慢 N 倍。
其中的原因就是两家私有协议不互通,不能激活满血的快充。
最后只能走通用的 PD 协议,至于小米 12 Pro 支持多少瓦 PD 充电嘛……
官方没有标注,问客服也回答不上来……
但我们从一些媒体对小米 12 Pro 的兼容性测试推断,它的 PD 功率可能在 20W 上下。
via:充电头网
其他机型其实也是这种套路。
像 iQOO 10 Pro,用第三方充电头充电时也只是 15W 上下。
via:充电头网
同样地,官方并不会公布实际 PD 充电速度。
至于常被我们嘲讽的苹果,其最高支持的 27W(iPhone 13 Pro Max),所用的正是最广泛的 PD 协议。
万一出门在外,手上又只有个 PD 快充头,大家就跟苹果变难兄难弟了。
有些甚至可能连苹果都比不上。
国家出手,推动自研公有协议
厂商建起快充私有协议的壁垒,除了秀肌肉,还为了赚钱。
就像 OPPO 早在 2019 年就开放了 VOOC 闪充专利授权,让各种充电宝、充电头厂商也能获得相关认证。
其中的套路其实跟苹果的 MFi 差不多,第三方配件厂生产销售有认证的产品,就要交一笔钱给专利持有者。
可这个壁垒,不仅限制了用户日常充电,还限制了用户换机。
这点很好理解,比如我现在用华为手机,想要换成最新的 OPPO 手机。
那我除了要考虑手机本身好不好,还要考虑之前为华为手机买的一大堆原厂充电头,在换成 OPPO 手机后,该怎样处理。
所以某程度上,这也对用户换品牌造成了一定阻碍。
另外还可能引发各种电子垃圾、浪费资源等问题,对环境造成污染。
正如开头所说,工信部成立相关协会,就是为了共同打造一个行业统一的充电标准。
各家厂商在自家私有快充上研究新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兼容一定的通用协议。
这样,即使用户在更换品牌时,也不用太担心换了之后降速严重的问题。
目前常见的公有协议
既然说到国家在推动自研公有充电协议,我们不妨看看,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公有协议有啥。
> PD 协议
前面一直提到的 PD,全称是 USB Power Delivery。
PD 协议由以非营利组织 USB 开发者论坛(USB-IF)发布,协会会员都是各个企业。
目前 PD 协议除了应用在手机上,还应用在像笔记本、相机、游戏机、显示器等各种设备上。
甚至最新的 PD 3.1 还支持 240W 功率,充两轮电动车都不是问题。
> QC 协议
QC 协议全称为 Quick Charge,是由高通带头做起的一项快充技术。
目前 QC 协议更新到第五代,也就是 QC 5.0,最高能够实现超过 100W 的充电功率。
QC 5.0 除了快,还支持双充/三充技术、自适应输入电压等等。
但是嘛,毕竟是高通家的技术,可用的设备数量相比 PD 还是少一丢丢。
不过也因为 PD 快充协议是兼容 QC 协议的,而且搭载高通处理器的手机也比较多。
所以 QC 协议在市面上还是比较普及滴。
> PE 协议
相比上述两个,由联发科推出的 PE 协议就显得很小众。
PE 协议全名 MTK Pump Express,由我们熟悉的「发哥」联发科推出。
不过,PE 标准的最后一次更新,已经是 4 年前(2018)。
就连当年最积极用 PE 标准的魅族,现在也已经拥抱了 PD 和 QC。
So……这里就忽略不说吧。
统一充电标准,是个好信号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问:
既然已经有这么完善的公有协议,为什么还要推行自研充电标准?
其实早在 2019 年,谷歌也要求过,所有安卓手机必须支持 PD 协议才能用 GMS 服务。
GMS 这玩意在国内可有可无,但想把手机卖到国外市场,缺不得。
但大多数厂商为了维护自己私有协议的利益,选择只把设备的 PD 充电喂到 10W、20W 左右的水平。
你要求我有,我意思意思就好了嘛。
So,这也看出国内充电标准协议的意义所在。
当然,相关组织还是刚刚起步,具体协议、标准还没有明确。
也不知道,相关标准会不会对进入中国的外国品牌生效。
如果有效的话,嘿嘿,苹果可能就要惨咯。
另外工信部的这个举动也传递一个很好的信号:
这种行业乱象,是该管管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