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老人与海最后一段话(海明威与老人与海)

想必每一位喜欢阅读的朋友都看过《老人与海》,书中有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古巴老渔夫,为了追求远大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个人奋斗,为每一位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考。

海明威老人与海最后一段话(海明威与老人与海)(1)

一、海明威与《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正是这部小说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并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的故事很简单,描写的是一个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是那鱼实在太大了,独自一个人根本无法拉上来,老人的小船反而被大马林鱼拖着在海里游荡了三天,最后鱼精疲力尽,老人胜利了。但是,在老人回来的路途中,却遭到了鲨鱼的攻击,而补到的大马羚鱼,最后也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这部小说全文仅仅两万六千多字,严格的说,是一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可是它的水平却是无与伦比的。海明威利用冰山原理,只写出了表面的一部分,而看不到的部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寓意。

小说中圣地亚哥的原型人物,就生活在哈瓦那郊区的小渔村,名叫格雷戈里奥·富恩斯特,他在海明威的“比拉尔号”的游艇上工作,并且与海明威是很好的朋友。正是他贫困的生活,还有在加勒比海上经历过风暴等,给了海明威创作的素材与灵感,完成了他这一辈子的最好作品。

小说中的大马林鱼其实就是原型人物一直在努力捕获生活的大鱼,他面对种种失败却从不气馁,依然坚强的活着。艰苦的生活让原型人物养成了与人和善的人生态度,为人宽容,性格开朗,安居乐业。小说中的圣地亚哥,不仅仅是个普通的劳动者,而是被海明威赋予了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塑造成了一个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屡战屡败却越战越强的硬汉子。

而海明威自己也是一个硬汉,他塑造的也正是自己。海明威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他从小就练拳击,打垒球,喜欢斗牛运动,并亲自上过斗牛场,还非常喜欢钓鱼,骑马,滑雪,打猎等危险运动。他还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西班牙内战,一生中多次负伤。并在1941年来到亚洲,拜见了蒋介石和周恩来。1942年海明威自告奋勇,驾驶舆情在古巴沿海巡逻,为美国军方搜集德国潜艇活动情报。著名的诺曼底登陆也少不了他的身影,他率领的游击队最先在法国巴黎凯旋门一带与德军交战,比正规军更早的进入了巴黎。后来他离开欧洲回到美国,又选择了风景秀丽的古巴,这才有了他和福恩特斯的珍贵友谊。

海明威老人与海最后一段话(海明威与老人与海)(2)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如此评价自己的作品《老人与海》。

二、圣地亚哥是个什么样的硬汉

1、他是一个超越世俗价值的忘我硬汉

虽然小说中的圣地亚哥与原型富恩斯特有点相似的,但也有不同。书中的圣地亚哥只是一个单纯的捕鱼人,他不像现实生活中的富恩斯特要计算捕鱼的经济成本,即使是他一个人,他也能日复一日虽无收获还坚持,他会愿意为了维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涉险。

虽然最后圣地亚哥获得的只有一个鱼头鱼尾和脊骨,但是在他的内心里,他希望得到自己偶像马吉奥的认同和赞赏,可以说他在物质上是超越了世俗的价值观,但是在精神世界的追求还是比较严苛的。

同样,在《老人与海》的创作上,海明威也是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作者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圣地亚哥的大马林鱼一样,尽管被鲨鱼洗劫,可最后的灵魂鱼骨还在自己的手里。这种奋不顾身的勇敢精神和辉煌人生正是很多人追求的,也是作者在艰苦的生活里所追求的。

2、他是一个追求自我实现的硬汉

西方文学中塑造了很多在逆境中拼搏成长的硬汉形象,比如在《罗宾逊漂流记》的鲁滨逊,而圣地亚哥可以说是硬汉形象塑造方面的巅峰存在。

海明威老人与海最后一段话(海明威与老人与海)(3)

古巴的海岸

《老人与海》中写道:“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白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是小说中想要揭示的人生哲理。固然,没人人的身上都是有缺陷的,但是有的人屈服于缺陷,一事无成,继续堕落下去;而有的人却勇于直面各方面的缺陷,并不屈从,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战胜缺陷,成为一个属于自己的胜利者。就像海明威一样身上负伤多处,但还是活下来了,也像圣地亚哥,经过风浪汹涌、鲨鱼围攻,他最后还是把大马林鱼带了回来。

关于硬汉的描写其实在小说开头就开始了,即“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圣地亚哥长期孤独的一个人生活着,但是他却为能够自由自在的徜徉在天地间而自得其乐。有人就批评说圣地亚哥其实是一个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的逃避着,根本就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个十足的失败者。

这是批评的人没有体会过那种孤独带了痛苦,圣地亚哥不依赖于其他人,也不恐惧孤独,这种独立自主的性格,其实是一个自我实现者独特的人生闪光点。而且圣地亚哥的心灵也是强大的,要是换做是一般人通过八十多天的时间而一无所获,消极的情绪早就占据了整个大脑,更别提说是过悠然自得的生活了。

而能够对自身的肉体和精神有灵活把控的能力,也是一种独特的品质,可以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中不放弃自己,时刻充满信心。圣地亚哥就是这样的人,他经历了三天三夜的艰苦战斗之后,最终还是把大马林鱼带上了返回的路线。

在小说中还出现过一个陪着圣地亚哥的小男孩马诺林,但是他看到圣地亚哥一无所获而离开了,到新的穿上之后就捕的了三条鱼。虽然马诺林是个孩子,但是经过这两个人比较,就更显示出坚持、不畏困难的可贵。

海明威老人与海最后一段话(海明威与老人与海)(4)

老人与海

3、他是一个丝毫不动摇内心志向的硬汉

在海明威的内心里,他还记得战场上的一切,他能庆幸的活下来,也背负着无法言喻的压力吧!从表面上《老人与海》只是在讲述一个渔民捕鱼的故事,但是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却不容小觑。

人并不是生来被打败的,及时面对大自然狂鲨的追击和威胁,圣地亚哥还是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面对,及时自己失败了,但是在他的心里大马林鱼还在自己手里,自己并没有输。

“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他们像海水一样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这是一段描写桑提亚哥的原文,极其生动,虽然他的身上有很多地方比起正常人都不再有优势,但是唯独那双眼睛像海水一样蓝,充满着坚毅和希望。

而在与鲨鱼搏斗的描写中,圣地亚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作为一个正常人而言,他也有过对自己的怀疑,他在想是不是在没有了回敬船长的机会。但是经过四次的煎熬之后,他承认自己被打败了。

不过这一切不算什么,因为圣地亚哥仍然健在,其斗志在瞬间回升,先前的失败对于圣地亚哥来说只是失去,而还不是失败。海明威就是借助对圣地亚哥权衡前后的时起时落的心理变化细节的描写,才将这类富有代表性的硬汉形象标线的更为逼真而令人动容。

三、《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

海明威老人与海最后一段话(海明威与老人与海)(5)

海明威和卡斯特罗

在小说里,圣地亚哥称呼自己捕获的大马林鱼为兄弟,但鱼拖着船在大海里漂流的时候,圣地亚哥还在赞叹它的出色、奇特、高尚和强大的力量,他在怜悯鱼的命运,后悔自己当了一名渔夫,并且自嘲自己作为聪明的人类,居然对鱼做出了欺骗的勾当和诡计。

显然,在老人的心里如何对待大马林鱼是矛盾的,对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方式也是持怀疑态度,现在的只追求成功、征服和利益,但是在矛盾之后,圣地亚哥还是不得不向社会准则低头,杀死了大马林鱼,而自己的心得碎了。

在圣地亚哥的梦想里,自然界应该是人类的朋友。兄弟,甚至是母亲,这从 他的睡梦中就能够反应出来。他常梦见自己和狮子在一起,不是猎杀和被猎杀的关系,而是和伙伴、兄弟一样嬉戏。

“他不在梦见风暴,不在梦见角力,不在梦见他的妻子。他如今只梦见一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他们在暮色里像小猫一般戏耍着,他爱它们,如同爱这孩子一样。他从没梦见过这孩子。”在圣地亚哥的梦里,自然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全部,而在海明威的心里,也想逃离现实的尴尬,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在自然中自然的逝去。


1961年7月2日,一代文豪欧內斯·海明威在爱国爱达荷州的寓所中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62岁。至于他为什么自杀一直以来都是个谜,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海明威并不是因为人格障碍或者抑郁症自杀的,而是死于FBI严密监视下的恐怖地狱般的生活。监视的原因是怀疑海明威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有不一般的关系。

海明威老人与海最后一段话(海明威与老人与海)(6)

海明威铜像

海明威就像他笔下的硬汉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战斗和抗争,也在无时无刻享受着胜利和光辉。他借桑提亚哥的口喊出了自己的宣言:“你可以把我打败,但你不能把我摧毁。”而能摧毁自己的只有他自己,但海明威扣动扳机的那一刹那,他奏响了自己生命绝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