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性格会变的原因(人老了会有十大心理)
老年人,随着客观环境和年龄的不断变化,身体机能也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人的心理状况也会有明显的改变。根据观察,人老了以后,会有一些比较具有老年人特点的心理变化过程。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十大心理”:
1.失落寂寞心理。尤其是在老同志退休以后表现的比较明显。当本人与集体切割以后,都会有一种人走茶凉,患得患失,孤独寂寞的感觉。一般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自然就会消除此种不适应的感觉的。这属于退休综合症的一种,很容易克服的。
2.争强好胜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一般在65岁以前,认为自己还很年轻,有一种不服老的劲头,可依然从事一些重要的体力和脑力工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也逐渐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的。差不多的时候,也会自觉地与工作岗位脱钩的。平时遇事,也都不再争强好胜了。
3.怀旧自恋心理。每个老年人在离开工作岗位以后,都会不同程度地经常回忆起来过去的一些人和事,有一种怀旧自恋的情结。这种怀旧,有高光亮丽的时刻,每每提起,就会有一种幸福快乐的感觉。有时,你也会想起那些峥嵘岁月里不开心的事情来的。偶尔想起,到也无妨,属于自然。但是,如果你经常想到过去那些不愉快事情的话,情绪低落,充满负能量,就应该主动地去看心理医生了。
4.自卑焦虑心理。人老了,体力和记忆力都大不如从前了,和年轻人比,各方面已经“奥特”了,就是落伍了。如果干什么,不再得心应手了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自卑和焦躁的情绪产生。着急上火,焦虑抑郁,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也会影响情绪,不利于健康养老,安度晚年的。
5.尊重保护心理。人虽然老了,但往往是,越来越有希望被人尊重的需要了,再也不想自己的个性受到任何损伤了。所以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平时喜欢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遇事习惯于死要面子,却是活遭罪,生怕别人瞧不起,给脸子看。越是这样,往往越是与人格格不入,容易产生一些生活上的不愉快。老年人应当引以为戒。
6.安逸惰性心理。人老退休以后,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该享受养老生活了,开始了轻松安逸,自由自在,清静无为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惰性心理,就会越来越不喜欢运动了。所以,有的老年人已经感觉到了自己越来越懒了的问题。感到,消磨时光,混吃等死的状态,无聊无奈,已经开始准备改变这种躺平的模式了。
7.胆小怕事心理。人服老以后,开始行事谨小慎微,谨慎从事,尽量回避矛盾,远离是非之地了。遇事基本上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了。过去,还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情,更是退避三舍,有意躲开了。和家里妻小,亲朋好友,也开始有所知道忍让包容,有些怯懦了。已经不再对人对事看不惯,生闲气,懂得知道平安是福的道理了。
8.牵挂顾及心理。人老了,就会越来越牵挂顾及自己儿女们的将来生活了。特别是越来越注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了。平时省吃俭用,舍不得花钱,一心想给孩子们攒点,多留点遗产了。平时,也不时地对他们给予一些必要的补贴。特别是开始担心孩子们的未来生活了,处处替他们着想,有些操心不禁老的感觉了。
9.自私自利心理。也有一些老人,比较自私,生怕儿女们啃老,把他们的老本掏空。根本不顾及孩子们如何,而是想到自己舒舒服服养老就行。这样的老年人一般喜欢独处,不喜欢被人干扰。对儿女态度也比较蛮横,对他们经常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属于一种大伙都惹不起,不好照顾陪伴的老人。但这样的老人,一般晚年过的还是比较安稳自在的。
10.依赖保命心理。随着人越来越老了,许多老年人都把自己的未来都寄托在了老伴和孩子们身上。老伴老伴,老了得有个伴,有病时候得有个人照顾。所以,很多老人知道可是珍惜自和爱护己的老伴了,知冷知热了。知道老了得有个照应,还要多活几年,活得好一些。将来,还得依靠孩子们给自己养老送终,而且都希望自己最后走得没有痛苦。而单身老人,更多的是怕没有依靠,孤独终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